五年来广东新改建农村公路约2.88万公里
“四好农村路”铺就乡村振兴路
据省交通运输厅介绍,2015年至2019年,我省共新改建农村公路约2.88万公里,完成农村公路建设投资726.68亿元。农村公路等级公路比例从92%提高到97%,路面铺装率从64%提高到84%,农村公路四、五类桥梁占比从2.9%降低到1.6%。至2019年底,全省农村公路通车里程约18.3万公里。目前,全省1134个乡(镇)、19412个建制村均已通行客车,实现了乡镇通客车率、建制村通客车率两个100%。其中,2019年新增通客车建制村929个,超额完成交通运输部下达任务。全省基本形成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节点、建制村为网点,遍布农村、连接城乡的农村公路交通网络。
政策引领??出台农村公路条例筑牢发展基础
全面奔小康,关键在农村;农村奔小康,基础在交通。
2012年以来,广东交通运输系统明确将“四好农村路”建设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头号工作来抓,通过一系列政策引领筑牢农村公路的发展基础。
为促进我省农村公路发展,打破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交通瓶颈,提高农村公路工作的法治化水平,2019年5月,《广东省农村公路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出台,建设农村公路,广东省正式有了更明晰的法律保障。《条例》进一步厘清广东省农村公路建设的部门职责,细化建设技术标准,强化资金保障,提出将农村公路的建设养护资金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并要求县道、乡道建设分别不低于三级、四级的公路技术标准,为我省推进城乡道路建设提供法律依据。
此外,广东省还陆续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的实施意见》《广东省农村公路发展规划》《广东省“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行动纲要》等政策文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广东农村公路顶层政策体系。
为加快“四好农村路”建设进度,压实工作成效,省政府将“四好农村路”建设纳入乡村振兴发展战略进行考核,制定《广东省“四好农村路”督导考评实施细则》,打通农村公路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的通道。
“通过政策引领,广东农村公路的建设工作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把农村公路作为最大的‘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抓手,一以贯之、久久为功。”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示范引导??全省各地积极探索形成可复制经验
广东通过加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力度,涌现出一批以农村公路促进特色产业和乡村旅游发展、带动农村群众脱贫致富的生动事例。截至目前,我省已有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市增城区、佛山市三水区、韶关市乐昌市、河源市紫金县、梅州市梅县区、梅州市蕉岭县、梅州市兴宁市、惠州市惠阳区、惠州市惠东县、惠州市博罗县、汕尾市陆河县、江门市蓬江区、肇庆市四会市、清远市阳山县等15个县区被评为广东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其中,广州市增城区、惠州市惠东县和惠阳区、佛山市三水区、河源市紫金县、汕尾市陆河县、韶关市乐昌市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区)。
惠州市将“四好农村路”建设列为市人大重点议案办理。惠阳区通过优化农村路网盘活农村资源,打造连片村庄观光旅游项目,带动现代农村农业发展。惠东县结合红色旅游、蓝色海洋经济、绿色农业产业,因地制宜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
广州市大力推进农村公路“路长制”,搭建由区长任总路长、地方公路管理总站站长任县道路长,各镇、街的镇长、主任担任该镇街的乡道路长,各村民委员会主任担任村道路长的“四级”路长体系,改变以往由单一公路管理机构管理农村公路的状态。
江门蓬江区通过“红色+四好农村路”结对帮扶的方式,围绕“四好农村路”的标准和要求,设置党建促“四好农村路”建设的“红色指数”,定人、定责、定岗,摸清建设关键节点和难点,编制工作计划表和考核指标,做到指数上墙,通过量化考核,共同推进党建促“四好农村路”建设,打造群众满意的美丽乡村公路。
韶关乐昌市为破解农村公路项目零碎分散、建设周期长、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创新实施了项目包管理模式,通过统一业主单位、捆绑打包项目、强化监管责任落实等三项措施,提升了“四好农村路”建设质量和效率。
按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目标要求,适应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梅州市结合“四好农村路”谋划推动特色小镇、特色小城镇及旅游景区、客家特色民居、名人故居、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绿色农业休闲区等的建设,建成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绿色廊道和公路服务区、驿站,进一步提升了公路路容路貌。近年来涌现出梅县区、蕉岭县、兴宁市等示范地区。
精准扶贫??2277个省定贫困村交通脱贫成效明显
广东“四好农村路”的建设始终与精准扶贫紧密结合。省交通运输厅制定出台《推进交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三年攻坚实施方案》《推进2277个省定贫困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村道建设实施方案》,指导各地扎实推进交通精准扶贫各项工作。
此外,通过统筹现有交通资金,优先落实2277个省定贫困村交通精准扶贫项目资金,对通20户以上的自然村公路路面硬化项目按照18万元/公里给予补助。
全面创建“四好农村路”,不仅有效解决了群众行路难问题,更有力地带动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产业兴旺。“四好农村路”催生了一条条公路产业带,促进了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为村民致富插上了翅膀。
至2019年底,全省2277个省定贫困村完成村道硬化约5954公里,实现200人以上自然村和75%的20户以上的自然村均至少有一条硬化路可通达。
公路好,助力农村农民富。沿着清远市阳山县的“四好农村路”,阳山鸡、梅花猪、东山腐竹、七拱米、各类瓜果蔬菜等阳山特产可直达珠三角市场,累计带动群众增收900多万元。
路网通,助长农村旅游旺。广州市增城区通过高标准建设“四好农村路”,把派潭镇5A级白水寨风景名胜区、仙姑故里、二龙山风景区、少数民族畲族村、民宿、美丽乡村等增城的“珍珠”串联起来连片发展。
运输畅,助推农业产业兴。随着“四好农村路”的建设,“仙进奉荔枝现代农业产业园”“迟菜心现代农业产业园”“创鲜番石榴农业公园”等产业项目在广州市增城区快速发展。有便捷的农村公路通达,石滩镇“勤发市场”、中新镇“福和砂糖桔专业批发市场”等农产品集散地可通过农村公路通往区内主干道。汕尾市陆河县则着力推动道路沥青化、沿途景观化、田园产业化、村庄景区化,同时鼓励镇、村发挥资源禀赋优势,吸引企业、乡贤等注资合作。如南告村引进社会资本建设客家民宿,乡贤返乡投资兴业,进一步助推了县域产业振兴。
■访谈
五方面工作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
到2020年农村公路列养率达100%
“十三五”期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包括“四好农村路”在内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服务水平提高和转型发展的黄金时期。
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李静表示,我们的目标是,2020年底前实现县、乡镇农村公路机构(含乡镇人民政府明确的农村公路工作机构)设置率达到100%;农村公路等级公路比率达到98%,路面铺装率达到80%,三级及以上等级公路通达乡镇、农业园区、3A级旅游景点;农村公路列养率达到100%。
李静介绍,为实现上述目标,全省交通系统主要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是加大建设力度,建成高质量农村公路网。实施通行改造工程,实施园、区通达路线改造工程及交通量在2000标准车当量/日以上的县乡道路段改造工程约1578公里。实施通畅改造工程,2020年,我省将继续加大“四好农村路”建设力度,推进实施“三通一防”工程,全省计划推进实施通产业园、农业园和3A以上旅游景区路线和县道路段改造工程约3000公里;改造砂土路3000公里、等外路约2300公里;完成通200人以上自然村村道路面硬化6200公里,2277个省定贫困村通20户以上、200人以下自然村村道路面硬化577公里,总体实现全省200人以上的自然村通硬化路;完成危桥改造100座。
二是强化行业管理,提升综合效益。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必须齐抓共管,方能取得良好效果。农村公路建设中,大力推行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包工程管理,加强工程质量安全管控,提高农村公路安全质量水平。加快完善农村管理养护体制机制,农村公路管理机构运行经费及人员基本支出纳入一般公共财政预算的比列达到100%。市县公路机构统筹负责国省道和农村公路建设管理等工作。农村公路养护中,推动加快建立适合地方特点的养护管理制度体系,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农村公路运营中,鼓励农村客运与其他业态融合,通过创新经营模式,大力推进农村客运公司化、规模化经营;推动建立财政保障机制和运价政策,确保农村客运“开得通、留得住、有效益”;整合农村公路服务站、客运站、客运班线资源,强化县乡村三级物流网络建设,切实服务乡村经济社会发展。
三是突出示范引领,带动全面提升。创建“四好农村路”省级和全国示范县,是提升“四好农村路”建设水平的重要载体和有力抓手。我们要积极推广示范县的典型经验,学习示范县的好做法,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做到比有目标、学有行动、赶有措施、创有成果。各市要积极鼓励和引导各县区政府,研究出台支持政策,加大“四好农村路”扶持力度,形成良好的带动作用。
四是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强大合力。全省各部门按照职责,强化要素支持和制度供给,做好协同配合,形成“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合力。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积极配合同级发展改革、财政、机构编制、自然资源、公安、应急管理等部门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认真落实实施意见的各项要求,合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
五是加强监督考核,推动责任落实。围绕“四好农村路”建设的目标任务,健全以路况、大中修里程、养护资金、机构能力建设等为主的农村公路绩效考评机制,开展省级监督、市级督查、县级检查、乡镇自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推动责任和任务落实。建立农村公路项目库,运用信息化手段对入库项目实施精准科学管理。
李静表示,公路交通事业承载着服务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托,肩负着我省全面实现小康的美好梦想。广东将全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助力乡村振兴,为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交通运输保障。
■样本
广州市增城区:
全力做好“农村公路+乡村振兴=全面小康”这道题
增城区把创建“四好农村路”纳入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科学规划建设“四好农村路”,提速农村进入全面小康步伐。
科学规划路网,广州市增城区把农村公路建设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公路紧盯产业发展,坚持做到产业规划发展到哪里,农村公路就连接到哪里,让“小小农村路”托起“乡村振兴大舞台”。通过高标准建设旅游公路,把派潭镇5A级白水寨风景名胜区、仙姑故里、二龙山风景区、少数民族畲族村、民宿、美丽乡村等增城的“珍珠”串联起来连片发展。“仙进奉荔枝现代农业产业园”、“迟菜心现代农业产业园”、“创鲜番石榴农业公园”等产业项目均有便捷的农村公路通达,周边道路标志、标线、导向指示牌清晰、安全畅顺。石滩镇“勤发市场”、中新镇“福和砂糖桔专业批发市场”等农产品集散地可通过农村公路通往区内主干道。
惠州市惠东县:
“交通+X”融合 农村公路成农村经济坚实支撑
惠东县先后投入约38亿元,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1677.6公里,实现100%乡镇通三级以上公路、100%行政村通客车、100%自然村通硬化路的目标,并在探索“交通+X”融合发展上取得一定成效。
在“交通+革命老区、红色小镇”等“红色”产业提质发展上实现示范引领,农村公路建设成为造就老区振兴和脱贫攻坚的强大引擎。在“交通+生态产业、现代农业”等“绿色”产业优质发展上实现做大做强,农村公路建设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强力保障。在“交通+滨海旅游、海洋产业”等“蓝色”产业强质发展上实现品牌效应,农村公路建设成为惠东发展海洋生态经济的坚实支撑。
佛山市三水区:
专项投入与社会捐赠结合 多层次建设农村公路
近年来,三水区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手,积极创新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运营新模式,将一条条农村路建到了一户户村民的家门口。
通过市、区、镇、村四级资金共同投入,在2016—2018年,三水区财政投入14.66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21.67公里、村道29公里;投入640多万元完成县、乡、村道安全生命防护工程;投入3300万元进一步完善全区道路交通安全设施。三水区大胆创新,推出“民生微实事”,自2014年至今,区、镇专项资金投入与社会捐赠相结合,加强以改善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以及“四好农村路”建设为主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共推出960多个项目,投入资金1.69亿元;对200人以下的村民小组路面硬化进行精准帮扶建设,整体上形成网络完善、结构合理、安全便捷的农村公路交通网络。
河源市紫金县:
“全域化”建设农村公路 着力打造路畅质优的农村路网
2016年以来,紫金完成凤安新村大道等3条县乡公路升级改造34.9公里、村道路面硬化220公里、危桥改造12座、窄路基路面拓宽270公里和公路安全隐患治理128公里。
同时,立足县域产业布局和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需要,大力推进白溪旅游公路、榕林至宝洞公路、四联至上濑公路等产业路、旅游路建设。眼下,农村公路的快速发展为紫金农业产业发展、脱贫奔康提供了坚实的交通基础保障,助推形成了以茶叶、春甜桔、红肉蜜柚、有机蔬菜、蓝塘土猪等特色产品为主的产业格局,并成为紫金县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的重要保障,让美丽宜居乡村串联成片。
同时,紫金始终突出客货一体,“便民化”运营农村公路,不断提升城乡交通运输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完成了蓝塘综合服务站升级改造,新建候车亭59个,开行农村客运班线35条,配置农客车辆60辆(新能源客车26辆)。
惠州市惠阳区:
公路环状化 串联一村一策发展乡村特色游
惠阳区全面深化“四好农村路”建设,全区农村公路路网结构明显优化,质量明显提升,管养明显细化,服务明显改善。截至2018年底,建成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达2312公里,其中县道64公里,乡道858公里,村道1390公里,每百平方公里农村公路密度达252.5公里,位居全省前列。
惠阳区通过打造通畅舒美的乡村公路,推动建设和谐秀美乡村,有效带动乡村旅游产业快速发展。良井镇矮光、时化、大白、松元、黄洞等村联片打造农业观光旅游项目,以现代农业、釆摘、蔬菜、花卉、休闲漫行、民宿等模式,在乡道Y709沿线周边片区引进碧桂园等多家大型企业,打造了“凤悦·良井原乡”、景原生态观光园、翡翠湖休闲谷等一批民俗文化旅游项目,周边3250多户、8000多名群众共同参与,目前每年能吸引10多万名游客,促使片区内群众每年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依托秋长绿道,把叶挺将军纪念园及周边乡村打造成一个集红色文化、华侨文化、客家文化、田园休憩区、生态保护区、骑行观光带等于一体的产业区域。
汕尾市陆河县:
建一条公路造一片美景 兴一带产业富一方百姓
汕尾市陆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四好农村路”创建工作,以“建一条公路、造一片美景、兴一带产业、富一方百姓”的理念,明确工作任务,细化工作措施。
通过制定《陆河县公路网规划(2017—2035年)》,陆河加快构建与干线公路相连、镇镇相通、村村相接的农村公路网络,积极推进绿色交通建设,大力开展“生态农业+旅游+通行政村主干道”的提质改造。
同时,陆河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客运体系,通过开通赶场车、隔日车、学生班、县内包车、电话预约等响应式运输服务,着力解决居民出行难、出行贵等问题。目前,陆河已建成农村客运候车亭97个,开通或延伸农村客运公交线路24条,投入零排放新能源电动公交车100辆,实现农村客运村村通全覆盖。
韶关市乐昌市:
探索推行捆绑打包项目包管理模式提升效率
2017年,乐昌市启动“四好农村路”建设筹备工作,2018年,在政府财政困难的情况下,多方筹措了3000多万元用于“四好农村路”的建设工作;2019年,建立了以县级公共财政为主的资金筹措机制,优先保障农村公路建管养运资金到位。
为解决项目分散、前期耗时长等问题,乐昌市积极探索,并在2017年农村公路硬底化、2018年窄路基路面拓宽和安全生命防护工程中尝试使用了捆绑打包的项目包管理模式,通过统一建设单位、建立项目包、捆绑打包开展前期工作、统筹安排工期、严控工程建设质量,压缩了工作周期、节约了工作成本、强化了项目管理、保障了项目质量。截至2019年4月,乐昌市采用项目包管理模式建设的农村公路里程达到1300公里,统筹推进的项目资金总额已超过2亿元。
(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