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瞄准产业发展人才短板问题,创新提出实施“江门市产业工程师集聚计划”,以五个“聚力”打造人才培养新品牌,壮大高素质工程师队伍。目前,已初步构建产业工程师“引、育、评、留”人才培养体系,自2021年以来,全市累计新增产业工程师4631人,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进一步融合。
一是聚力摸清人才底数。首次开展全市产业工程师课题调研,面向1659家企业和601位产业工程师开展问卷调查并实地调研走访108家企业,形成《江门市“产业工程师集聚计划”调查研究报告》,优化完善产业工程师集聚计划实施方案,围绕“精准引、定向培、创新评、平台留”找准破题方向,推动产业工程师人才引育工作更精准有力。着力打造人才培育新品牌,设计了产业工程师集聚计划logo,制定了产业工程师地图。
二是聚力拓展人才引进渠道。通过举办产业工程师直播带岗、城市专场推介会等形式,开展“江门市产业工程师”精准引才系列品牌活动。2022年以来共开展了6场专场招聘活动,83家企业共提供超900个优质岗位,累计吸引超50万人次线上观看,成功引进各类型产业工程师约500人。实施工程领域博士博士后高端引领行动,成功引进超110名工程类博士博士后。创新开发9条人才研学路线,通过组织高校学生来江交流、实习、产学研合作等方式,着力培育产业工程师“青苗”。
三是聚力推动人才技术提升。举办首场产业工程师知识更新工程高级研修班,来自全市八大战略性产业集群和15条重点产业链企业的60多名工程师及技术骨干代表参加培训;推荐27人参加省举办的高级研修班。打造乡村工匠(新会陈皮)产业工程师全链条培育模式,开展3期精品研修培训活动,累计20万人次线上观看。成立全省首个乡村工匠联盟,开展乡村工匠首席工程师推荐评选。首次筹办产业工程师发展论坛活动,邀请国内产业“大咖”为我市产业工程师人才授课。
四是聚力优化人才评价方式。大力实施职称“牵引”工程,2022年申报工程系列专业职称人数达3375人,是上年度申报人数的2.13倍,其中,通过绿色通道方式申报中级职称人数是过去两年总和的3.2倍。巩固乡村工匠职称改革试点成果,累计1393人取得乡村工匠职称,约占全省总量的四分之一。
五是聚力促进创新协同和技术攻关。创新柔性引才和产学研融合模式,连续两年举办产业工程师暨博士博士后揭榜创新赛,截至2022年12月9日,共征集到30个项目形成技术攻关榜单,涵盖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现代农业与食品等多领域,承诺研发经费总额超1.78亿元,项目需求面向全国公开发榜,在“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广东发布”微信公众号和南方+等媒体上发布63篇次,共收到解决方案48个,意向签约项目14个。同时,积极筹建“江门市产业工程师联盟”、“江门-高校博士后创新联盟”,搭建技术攻关、项目对接,成果转化和信息交流、资源共享的平台,推动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政府建立联合培养工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