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合同成交额是衡量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性指标,是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今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市委“1+6+3”工作部署,大力推动“科技引领”工程落地见效,进一步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交易力度,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在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同比下降的大环境下,我市该项指标实现逆势增长,全市技术合同登记合同成交额17.65亿元,同比增长91.68%。
一、贯通研发与产业:技术交易完成关键一跃。
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以来,我市大力推进江门双碳实验室建设,聚力打造江门“科技王牌军”,区域战略科技力量取得新突破,重大科技平台科技创新的源头作用日益凸显。目前,江门双碳实验室已吸引深圳航天工研院、国能集团、中创新航、ABB(江门)、美达锦纶等科研机构和科技企业加盟,形成一批科研成果,其中二氧化碳农业大规模利用等项目已与我市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从2022年技术合同认定登记项目的技术领域来看,增长最快的是与双碳相关的环境保护与资源综合利用领域的登记合同,合同成交额总计6.06亿元,占全市合同成交额34.41%。此外,省科学院江门产研院、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江门检测院等科技创新平台研发及引进的技术交易项目达100多项,覆盖了从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产业发展的科创链条,完成了从原始创新的基础研究到产业应用的关键一跃,发掘了科研成果的内在经济价值,充分发挥了科技平台衔接产业的“自我造血”功能。
二、连结科技与经济:技术赋能产业释放内生动力。
去年以来,我市积极实施高企树标提质行动,遴选出创新标兵50强和创新尖兵20强,通过制作企业创新画像,精准提升高企创新能力,高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主力军作用越来明显,目前全市高企存量超2600家,总量排全省第六。2022年,我市认定登记技术合同的技术领域包括先进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城市建设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涵盖我市8大产业集群和15条产业链,其中高企“创新标兵”的技术合同成交额总计超9亿元,占全市合同成交额51.2%,合同成交额5000万元以上的高企逾10家。与此同时,我市积极实施“揭榜挂帅”制组织重大科技专项,凝练出高端装备、新材料等领域16项关键核心技术并面向全国完成揭榜,加快产业技术联合攻关,有望解决一批制约我市产业链发展的核心技术难题,进一步激发技术创新动力。此外,我市以加快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为重点,引入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在江门建设分中心,进一步拓展与社会创新资源在技术服务对接、科研创新合作及产业数字化等领域合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创新提供算力支撑,推动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不断增强。
三、优化政策与生态:成果转化体系激发创新活力。
2022年,我市全力抓好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实施,出台了《江门“科技引领”工程三年行动方案》,草拟了《江门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办法》,聚焦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推动技术合同登记关联的技术交易补助、税收政策、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奖励等政策落实见效,有效提升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积极性,促进科技成果高水平创造和高效率转化。大力支持社会力量设立“无限创新”江门科学技术奖,搭建优秀科技成果展示、推广、转化平台,促进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在江门集聚,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积极性。全力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以加强技术交易推动创新资源要素的双向流动。2022年1-9月,我市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为35.43亿元,全省排名第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