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水库安全运行管理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围绕国务院和省加强水库除险加固和运行管护工作的部署要求,坚决扛起主体责任,聚焦水库“体检、除险、管养”三环节,实现水库“安全鉴定率、除险加固率、创建样板县”等工作争先进位,探索水库除险加固和运行管护江门新路径。
一、高位推进,坚决守住水库安全底线
江门是广东省的水利大市,全市水利工程7509宗,约占全省十分之一,其中水库601宗。江门各级政府坚决扛起主体责任,将水库安全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民生工程,重点实施推进,筑牢水库安全底线。江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深入水库管理一线,现场把脉水库运行管理工作。江门市政府召开专项工作会议,全面解读分解省任务指标,研究制定我市贯彻实施意见。强化统筹和政策引导,将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和运行管护工作纳入河湖长制体系和“十四五”规划,以考核为抓手,倒逼推进。县、镇分别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形成上下贯通抓落实的局面,扎实推进各项工作顺利实施。
二、提前部署,率先实现水库“体检”全覆盖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汛前检查问题清单为抓手,每年重点解决2~3个突出问题,逐年夯实水库建管基础。筹集资金530万元,完成106宗小型水库管养房建设,高标准落实水库防汛物料等。2019年,率先全面启动到达期限水库安全鉴定工作,市本级安排1485万元市级补助资金,按照30%比例奖补县(市、区)开展安全鉴定,至2020年已全部完成466宗到期安全鉴定水库鉴定工作,提早一年完成省定存量任务。同步落实“当年到期当年检”,做到“动态清零”,2021年继续提前完成14宗水库鉴定任务。目前,我市共有108座水库鉴定为“三类坝”,全面摸清全市水库安全状况,为水库除险加固奠定了扎实基础。
三、多措并举,确保及时“除险”保安全
坚决把病险水库作为最突出的安全隐患,实施常态化除险加固,做到“发现一座、维修一座、销号一座”,目前已完成除险加固35宗,正在开工14宗,余下59宗将在2023年完成,提前一年完成省的任务目标。一是加强项目储备,争取更多项目更早获得上级补助资金。市本级每年安排2000万前期工作奖补资金,激励各地加快前期工作,争取更多水库除险加固项目纳入上级的建设计划。目前,我市已有69宗水库纳入上级计划,获得中央和省级补助资金1.2亿元。二是主动落实地方配套资金。各级政府将水库除险加固作为部门预算优先安排的重点领域,通过地方债、涉农资金等落实地方配套资金。今年以来,已累计配套3亿元。三是创新建设模式。台山市将43宗除险加固项目同供水工程等项目统一打包,统一招标,整体推进,这种建设模式既大大加快了项目建设进度,同时又争取到4亿多地方债的支持,保障了建设资金。
四、示范引领,探索水库“管养”长效机制
坚持示范推动,以点带面,探索行之有效的水库管护模式。一是积极争创全国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在全面完成小型水库安全运行管理标准化建设的基础上,我市新会区、蓬江区分别成功创建全国第一、二批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蓬江区以创建样板县为抓手,推行“管养分离”模式,将全部小型水库收归县级管理,清退养殖水库10座,清拆违章建筑约3900平方米,改造第一重山生态林773亩,水库生态支撑能力显著提升。二是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管护模式。蓬江区、恩平市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将小型水库打包委托专业公司管护,有效提升了水库管理效能。三是探索“以大带小”管护模式。新会区、台山市、开平市通过“以大带小”方式,由大中型水库管理单位一并管理邻近的小型水库,解决人员、经费、管理能力不足难题。四是探索共建共治共享管护新模式。立足部分城市周边水库灌溉、供水功能减弱的现状,充分发挥水库生态功能,整合城建、自然资源等部门的资金和养护力量,将大沙河、大西坑、兰石、公坑等水库打造成环境优美的休闲风景区,成为人民群众休闲娱乐的网红打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