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我市创新宣传宣讲方式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
我市创新开展“音乐党课”,让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
开栏语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扎实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大会精神和市委对文化强市的指示精神,不断增强新时代侨都软实力,本报今日起推出“文化强市 侨都担当”栏目,敬请垂注!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黎禹君
近日,江门宣传思想战线喜报频传:“江门打造七彩流动课堂推动思政教育零距离全覆盖”被广东省委宣传部作为全省优秀案例向全国推送;“碉楼下的党课”项目入选中央宣传部2021年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示范项目;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冀同志撰写的活化侨批理论文章先后在《光明日报》《新华每日电讯》《南方日报》等媒体发表,成为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江门调研基地重要研究成果……
这只是我市近两年来丰富传播手段、创新话语表达、提升宣传实效,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方针政策深入人心的代表成果。近两年,全市宣传思想战线始终把学习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大力开展宣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思想传播工程”“形象亮丽工程”“文明提质工程”“文化精品工程”“安全守护工程”“内建机制工程”等六大工程,坚持用更符合新时代群众思维习惯和交互心理的方式,用更加通俗化、具象化、分众化、实时化的传播表达方法,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基层、落地生根,飞入寻常百姓家。
用沉浸式理论课堂抓实党员干部学习
“来到60多年前爷爷视察的地方——江门,我特别激动,备感亲切。”去年4月26日,“党史邑事”首场微党课上,周恩来总理侄孙女周晓瑾深情缅怀爷爷,情到深处,几次哽咽落泪。
江门在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创新打造“党史邑事”微党课、邑政讲堂等沉浸式理论课堂,变枯燥的被动学习为身临其境的切身感受,变“空洞的说教”为“生动的情景演绎”。
其中,“党史邑事”微党课邀请经历过江门党史大事的见证者或经历了党史大事的江门籍名人,比如,林基路战友的儿子李胜利、撰写新闻名篇《东方风来满眼春》的著名记者陈锡添等,到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授课,用亲身经历或以情景再现的形式,回顾中国共产党光辉历程和感人史实,让不少现场领导干部和收看直播的党员群众动容落泪。
在江门,机关大院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别名“党史小屋”)建在了市委市政府机关大院,让党史知识学入脑、学入心。这个由市委宣传部和市文明办打造的开放式、自助式、体验式党史学习教育阵地,自去年11月底启用后,就成为机关大院职工们在工作之余的打卡地。
今年,“党史小屋”功能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4月份连续3周推出“‘学习进行时’微课堂”宣讲活动,邀请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经典课程“音乐党课”《您是这样的人——音乐“唱响”周总理在新会调研七天六夜的往事》和市委党校推荐课程《区块链与数字货币》等机关大院单位以外的优秀党课到“党史小屋”宣讲,赢得大院干部职工普遍点赞。
同时,市委宣传部充分发挥“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在理论宣传上的优势,引导党员干部群众加强政治学习,近40万人注册“学习强国”,江门用户日均人积分、日活率位列全省前列,2021年共有2400多篇稿件被“学习强国”平台采用。全市宣传工作理论文章、经验材料被上级采用99篇,其中中宣部采用2篇,省委办公厅采用3篇,省委宣传部采用70多篇,各项指标均创历史新高,并在全省名列前茅。
用全覆盖式“流动课堂”满足群众随地学习需求
连日来,“行走的‘音乐党课’”在江门频频上演,吸引市民朋友驻足,跟着快板节奏学起了党的创新理论。“边唱边学,大家一起学的氛围太好了!”青年学生冯德如说。
这是我市依托全市140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点),创新开展“音乐党课”,让广大群众互动体验中,铭记党的光荣历史、坚定理想信念、激发奋斗热情的一个缩影。据统计,全市各级共开展各类音乐党课活动近7000场次,覆盖群众逾20万人次。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期间,江门打造了“榕树下的课堂”“碉楼下的党课”“红色公交”“水上课堂”“音乐课堂”“楼道宣讲队”“强哥讲党史”“党史主题公园”等群众身边的红色“流动课堂”,变“上课”为“送课”,进一步打通了基层宣讲“最后一公里”。
这些“流动课堂”让理论学习来到身边、就在眼前。今年,我市把“七彩流动课堂”等党史学习教育中的精品项目纳入了理论宣讲提质升级计划,力争打造成全国品牌。
不仅如此,我市还组建“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基层能人”千人宣讲团,走村入户,满足群众多层次学习需求,仅去年全市就开展主题宣讲活动14200场。
江门一直以来都注重抓住青少年这个“关键”。去年就举办了“党史青(少)年说”系列活动,“党史青(少)年说”微演说、“小小红色讲解员”讲党史、“红色经典诵读”等八大活动,分别从“说”“讲”“诵”“观”“演”“赛”“誓”“践”八个方面,推动党的理论宣传宣讲有形有声有行、入耳入脑入心。4月29日,市委宣传部创新启动以“金扣子”为主题的思政课PK大赛。
今年,我市全面梳理2021年全市党史学习教育中的群众性主题教育活动,从14个大型活动中,优选出“党史青(少)年说”等9项活动,结合今年“强国复兴有我”群众性主题活动继续开展,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
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近两年来,市委宣传部主要领导带头开展理论研究,定期召开社科专家研讨会,着力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工作实际相结合,先后在《人民日报》《南方日报》等权威主流媒体刊发理论文章30多篇。
作为新时代侨都,我市稳步开展“侨务强市”有关研究,围绕江门侨文化、侨资源等话题课题开展理论研讨,其中累计发表具有影响力的“侨批”研究报告37篇。2020年12月,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广东省档案馆、五邑大学等共同举办“侨批文化与华侨精神研讨会”,对新时期侨批文化的研究目的、研究路径、研究方法提出新思路。党史学习教育开展期间,江门开全国先河发掘“侨批中的党史”,实现了从“养在深闺人未知”到“潮流网红”的突破。由市委宣传部主编的《初心连侨乡:侨批中的党史》学术专辑正在编辑出版中。
理论学习永无止境。日前召开的扎实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大会提出“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播工程”,要求持续深入抓好理论宣传,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更好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江门各级各部门把思想和行动迅速统一到省委工作部署上来,在推动理论宣传创新、党史学习教育常态长效等方面取得了新突破、形成了新亮点: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公园内涵提升,原有的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公园内统一增设景观石、宣传栏及党史宣传标语等元素,有效提升了公园辨识度。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建设进一步拓展,市委市政府机关大院新时代文明实践点推出“‘学习进行时’微课堂”活动,全市50多个场所以其为模板开展文明实践点建设。党史学习教育品牌活动“音乐党课”的影响力和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仅4月份,全市共组织开展“音乐党课”130多场。
接下来,江门将持续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侨都落地生根、走深走实,加强理论宣讲阐释,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继续为我市打造珠江西岸新增长极和沿海经济带上的江海门户发挥思想库智囊团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