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党员参观江门市党群服务中心。
双水镇委党校分教点开展“送书到田”活动。
走进蓬江区棠下镇弓田村,村民陈剿仔家房顶上的新铁棚在太阳照耀下格外显眼。“真的没想到,我的心愿这么快就实现了。”指着新修的屋顶,陈剿仔笑着说:“感谢党和政府帮我解决屋顶漏雨问题。”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市委组织部坚持学史力行,把党史学习教育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不断提高组织工作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打造为民服务的“红色引擎”,留下一个又一个坚定而又有温度的印记。
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市委组织部聚焦主责主业,紧扣基层所盼所需,牵头制定“抓好党建惠民生”项目任务清单50条,以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工作方案及工作清单,提出民生工作举措31条,均已全部完成,切实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工作、抓在日常。
文/图 黎禹君 江组轩
A
认真履行主责主业
高位推动党史学习教育
作为全市党史学习教育的参与者,也是推动各基层党组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组织者,市委组织部坚持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全年重大政治任务,成立部机关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由部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挂帅,建立以部务会为主心骨,多线条统筹联动的工作机制,以严谨求实的态度,创新形式、丰富内容,切实抓好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学习教育。如制定印发贯彻落实省委新一轮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计划及深化市委基层党建“十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市委“两新”工委贯彻落实工作清单,用清单化、项目化指导基层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完善干部教育培训制度建设,将党史学习教育情况列入公务员教育培训学分管理制度内容,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主体班次必修课程。
同时,认真履行“双重责任”,推动部机关学习教育“有效自转”。先后制定出台部机关党史学习教育实施方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工作方案等工作方案,明确工作任务、细化时间安排、落实责任科室,挂图作战。对标对表中央组织部,探索形成“部理论学习中心组—机关党委—党支部—青枣励学社—党员个人”的“五学联动”机制,带动全体党员干部持续跟进学,在部机关持续掀起党史学习教育热潮。
B
创新载体搭建平台
增强党史学习教育成效
不断做实“规定动作”,创新亮化“自选动作”。在创新设置学习载体方面,创设“党史讲堂”,让学习教育“有声有色”。依托“江门先锋”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组织全市100名组工干部“讲五邑地方党史”,共播出100期“组工党史课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五邑地方党史事件和英雄人物故事,以实际行动推动和号召各级组工干部带头学党史讲党史。
走进江门市党群服务中心,红色氛围浓厚。2021年,这里充实完善了党史教育展区内容,新增龚昌荣、夏北浩等英烈模范人物展区,成为了各基层党组织、机关单位开展党日活动、党史学习教育的首选阵地之一。同时,市委组织部先后推动建成全省首个高铁站内党群服务中心——江门站党群服务中心、全市首个金融系统党建示范中心、新会陈皮产业链党群服务中心、鹤山雅图仕党委党校等一批“红色家园”,通过阵地建设对外展示江门党史、侨乡文化,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基层、深入民心。
不仅如此,市委组织部还出版红色主题读物《红色枣工学堂》,策划制作聚焦党史学习教育等专题“枣工”动漫33期;策划推出《江门党建》,打造江门党建工作交流的新平台、党建成果展示的新阵地;拍摄《“国宝”陈垣》《红色传承人》等本土题材党员教育片,其中《玲珑村的守望》、两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专题片在央视播出后获热烈反响;《“红色枣工”党建宣传走“新”又走心》被评为第八届“粤治-治理现代化”融媒体传播引导类优秀案例……系列举措营造了党史学习教育浓厚氛围。
C
深入践行为民宗旨
用心办好为民实事
“业委会成立了党组织,凝聚力更强了,业主都很放心。”对于“把支部建在小区”,嘉悦名都小区业主彭禄茂十分赞成:“我们相信,业委会在党组织的领导下,能把小区治理得更好。”
“红色管家”破解小区物业管理难题,是市委组织部关注基层惠民生,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深走实的一个典型事例。“2021年,我们联合住建部门,大力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水平,目前全市已建小区(物业)党组织300个。”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市委组织部主要负责同志在牵头办理全市民生实事项目的基础上,牵头制定“抓好党建惠民生”项目任务清单50条(江门市党史学习教育第三批“民生微实事”项目),高标准推动全市民生实事任务落地落实。
又如,围绕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依托新会区双水镇委党校,成立江门市农村基层党建学院,全力打造辐射广东、影响全国,专注于农村党建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的综合教育基地,全年承办省直党务干部党性专题研修班等各类培训班170期。
同时,市委组织部制定“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方案及工作清单,提出31条民生工作举措。把“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贯彻实践活动全过程,组织9个党支部与蓬江区棠下镇弓田村、沙富村等9个村级党组织建立结对关系,围绕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和民生实事方面结对共建。
党史学习教育期间,市委组织部主要负责同志带头,部务会成员实地走访查看民生实事项目进展情况,了解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着力解决群众最需要、最迫切的现实问题,组织党员入户慰问村困难党员和老党员,认领“微心愿”,大力推动了困难群众房屋修缮、路灯亮化工程、排水渠改造、困难家庭子女助学等一系列民生实事落地生效。
数说成效
●广泛开展“七一”走访慰问活动,从市管党费中划拨250多万元(含省级经费),专项用于慰问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烈士遗属、因公牺牲(殉职)党员家属和近5年获省级(含)以上党内功勋荣誉表彰的党员等,“七一”期间各级累计慰问党员9000多名。
●持续推进“农村困难党员暖心屋”援建帮扶项目,累计划拨援助资金72余万元,帮扶20名农村困难党员新建或者修葺、加固住房。
●2021年,从市县两级选派了132名优秀年轻干部到集体经济薄弱村等重点村担任“第一书记”,不断健全常态化驻村工作机制。
●指导试点各县(市、区)分类分步灵活组建小区党支部。目前,全市已建小区(物业)党组织300个,党建引领加强社区物业服务管理新模式新成效逐步显现。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全市31个党员(党史)教育基地通过采取党员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吸引广大党员群众现场学习打卡。截至2021年11月,31个党员(党史)教育基地共接待党员群众超3500多场次,超20万人次。
基层故事
帮扶20名农村困难党员 新建或者修缮、加固住房
“暖心屋”,暖心窝!
“感谢党和政府及时伸出援手、送出党的温暖,切实为基层党员群众办实事,一直支持我。现在,日子过得比以前舒服多了!”蓬江区杜阮镇上巷村第四村长岗里,65岁的老党员黄成业露出灿烂的笑容,幸福感溢于言表。
走进黄成业的新房子,宽敞明亮,还添置了新的电视和电视柜。难以想象,这里曾经是另一番残破景象:房屋原是瓦砖房,面积仅55平方米,一家四口居住,经常出现屋顶漏水情况。“因为我的房屋和兄弟的房屋同墙,兄弟需要重建房子,我的房屋也必定会受影响。”黄成业回忆道,这让他一下子犯了愁,“不改不行”。
可是,如果重建,资金从何而来?蓬江区杜阮镇上巷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黄梅芳说,黄成业曾是精准扶贫户,因妻子患病、大女儿智力残疾、小女儿读书,家里全靠他一人打零工维持生计,生活非常困难。一家四口常年挤在老房子里。
2019年开始,黄成业就计划着把家里破旧危险的瓦房拆旧建新,让家人住得更舒心。随着“农村困难党员暖心屋”工程在我市深入推进,黄成业的梦想变成了现实。“黄叔得到了市县镇三级有关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帮扶支持,重建计划得以顺利推进,新房总投资约32万元。”黄梅芳说。
深入开展党内帮扶慰问,也是市委组织部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深走实的重要举措。“2021年,我们持续推进‘农村困难党员暖心屋’援建帮扶项目,累计划拨援助资金72余万元,帮扶20名农村困难党员新建或者修缮、加固住房。”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