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市加快翠山湖高新区扩园提质步伐,打造万亩战略性新兴产业园区和深江产业园万亩延伸发展区。邓少军 摄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开平市充分利用碉楼资源,打造了20多个“碉楼下的课堂”。 敖转优 摄
开平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图为侨园路小学新建的综合楼及运动场。胡涛 摄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开平市深入发掘侨乡红色文化底蕴,有声有色运用“碉楼”和“侨”文化,开展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为民惠民的活动。与此同时,为切实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成为民办实事、解难题的实际行动,开平市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至2021年11月18日,开平市100项民生实事和9批次共369项“民生微实事”已全部完成,开平市各级各单位梳理的民生实事1001项,也全部完成。
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在全面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中,开平市深入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厚植为民情怀,严格要求,挂图作战,一贯到底,不断提升工作实效,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老百姓的心里走,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文/潘贤珍 开宣
A
品牌+特色
“碉楼下的课堂”覆盖各镇(街)
在塘口镇谢创故居,开平市人民法院组织党员干部开展“碉楼下的党课”系列活动,众多开平市内、市外单位党员干部也纷纷前往,使谢创故居成为“红色打卡地”;在南楼下,开平市税务局党员干部开展组织生活,聆听曾经发生在南楼的村民英勇抗击日军的故事;在万隆客栈,月山镇党员干部在这里回顾了粤中纵队秘密交通站的光荣革命历史……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开平市充分利用碉楼资源,打造了20多个“碉楼下的课堂”,包括塘口镇的谢创故居红色教育基地、百合镇的茅冈宝顶村、赤坎镇的南楼纪念公园等,覆盖各镇(街),实现“一镇一课堂、镇镇有课堂”,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阵地。
“碉楼下的课堂”是开平市倾力打造的具有本地特色的党史学习教育名片。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开平市坚持以学为先,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抓好系统谋划,抓实细化安排,按照省和江门“1+10+N”要求,制定了10个工作方案、8个工作清单,以及67项要求性通知,在全市上下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环环紧扣、无缝衔接。
除打造“碉楼下的课堂”外,开平市还围绕“听、说、读、写、画、唱、竞、演”广泛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如创作了3集广播连续剧《人民的红线女》及《跟你走》《决胜小康》等6首原创MV歌曲,举办侨乡党史党建研讨会、“开平记忆——红色日记”征文大赛、党史学习教育演讲比赛等。此外,开平市突出侨乡特色,善用资源,全面开展“十百千万”项目:“十”即上述的20多个“碉楼下的课堂”,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接受党史教育;“百”即在各农家书屋、职工书屋打造特色鲜明的“党史学习教育图书角”500多个,通过开展“百部红色书籍送基层”活动,建设一批党史知识学习专栏、红色长廊;“千”则是指开展了总计2712场的“千场红色电影进百村”活动;“万”即组织全市2万多名党员干部开展党史知识竞赛……
从线上到线下,从城镇到乡村,开平市让党史学习教育步步走深,走进千家万户。
B
学史力行
行政村、自然村100%实现集中供水
开平市坚持把党史学习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同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委、江门市委和开平市委各项工作部署结合起来,以人民幸福为导向,以改善民生为根本,聚焦城乡建设、底线民生、公共安全、公共服务、绿色发展等五大领域,用心用情用力解决一批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让人民长受益、广受益、多受益。
“三埠街道中山城小区的居民楼下划定了车位,设置了健身器材,还新建了篮球场和活动室,没让居民花一分钱,太感谢政府了!”带着孙女在新建的篮球场玩耍的黄伯对改造后的老旧小区赞不绝口。在城乡建设方面,开平市今年积极推动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推动东郊12栋、中山城、侨园社区等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建设,积极发动网格员、党员下沉基层,并充分发挥社区的桥梁纽带作用,通过入户走访、实地考察等方式,做好调查摸底、宣传发动、征集意见等工作,形成切实可行的老旧小区改造方案,确保改造符合群众所需所盼,让老旧小区居民也过上“推窗见绿、出门进园”的美好生活。
为推动民生保障实现新突破,开平市结合党史学习教育,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在出行、饮水、就业创业等方面下足功夫。“水清了,饭香了,日子更好了。”赤水镇步栏村村民李宇权由衷地说,党的政策好,让步栏村群众告别了“喝水难”。2021年9月15日,随着最后一段管道接驳成功,狮山供水工程实现了全线贯通,这标志着开平成为江门市率先完成全域自然村集中供水工程建设的县(市),开平辖区内所有行政村、自然村集中供水覆盖率达到100%,实现集中式供水的人口达494823人,入户占比100%,农村饮水难成为历史。
成功处理“问题楼盘”中的105幢楼,近万户居民的产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先后完成梁金山小学三期工程、侨园路小学新建综合楼及运动场工程、风采实验学校(一期)主体及配套工程、祥龙学校改造项目(一期)工程和港口小学综合楼的主体工程建设;建成“四小园”示范村231个,高标准打造市县共建乡村振兴示范村1个,美丽乡村精品线路2条、示范村30条,全市68.3%行政村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在公共安全、公共服务、绿色发展等方面,工作方案、工作清单也一一变成现实,解民忧、暖民意、顺民意,开平市用实际行动书写了一张“为民办实事”的亮眼成绩单。
C
聚力发展
勇担新使命 实现新突破
开平坚持“两手抓两促进”,把党史学习教育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密结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党员干部在学习教育中激发出来的工作热情和进取精神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锚定新方向,勇担新使命,奋力推动“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在产业拓展上实现新提升。开平市加快翠山湖高新区扩园提质步伐,打造万亩战略性新兴产业园区和深江产业园万亩延伸发展区。同时,加快推动赤坎项目建设,力争办好第二届华侨华人粤港澳大湾区大会,并争取在赤坎设立固定会址,推动文旅产业跨越式发展。此外,开平市实施新一轮水暖卫浴、纺织化纤、食品等优势产业技术改造,探索打造建筑产业园、建筑企业总部基地和一站式集采中心,推动工业发展提档升级。
在城乡发展上实现新提质。开平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总抓手,优化城市软硬环境,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城市提质工程,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持续推进农村“三边”整治和“四小园”建设,积极创建省级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县。值得一提的是,开平市积极扩展全国“两山”基地成果,加快城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完善PPP项目建设,抓好镇海水水质攻坚。
在工作进展上实现新提效。开平市结合两级换届、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头雁”工程、省委巡视整改落实等,不断提升党员干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努力锻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