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日报记者/黎禹君 陈敏锐 通讯员/江宣
围绕展示、学习、交流三大功能空间,借鉴目前流行的网红书吧模式,面积不大,但功能多样……走进昨日(11月29日)正式启用的江门市机关大院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别名“党史小屋”),不仅可以学习党史、领略侨乡文化,还能自助饮一杯咖啡、唱上一曲红色经典歌曲。
“党史小屋”由市委宣传部和市文明办牵头打造,是我市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创新举措,旨在将党史学习教育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紧密结合,进一步巩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使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形成常态长效机制,夯实机关干部职工的思想根基。这使我市成为目前所知首个把新时代文明实践点设置在市委市政府机关大院的城市。
“‘党史小屋’按照目前流行的网红书吧模式,围绕展示、学习、交流三大功能空间,进行了针对性的设施布置,寓红色教育于日常,努力实现党史学习教育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常态长效的效果。”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提升传播力 党史知识更生动
来到“党史小屋”门口,招牌上“无负今日”四个字首先映入眼帘。这是“党史小屋”的核心概念,该词源于《梁启超家书》,意为不要辜负今天的时光,不要忘记自己最初的目标和想法。当下,面对新使命新任务新要求,“无负今日”更注入了新的含义——党员干部和职工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党史小屋”内,按照模块化设置的思路,在展陈内容上划分为“3+1”板块。“3”是指江门地方党史中的“征程”(事件)、“先锋”(人物)、“印记”(遗址);“1”是活动展板,可以根据不同时期的中心任务展示不同的理论学习内容。同时,设计了“侨批中的党史”“名人之树”等展项,内容丰富多彩。许多展陈内容旁,还附有二维码,便于观众通过手机进一步在线上扩展学习。
在确保准确的基础上,“党史小屋”展示的党史知识还力求生动可读,强调传播力。例如,针对“征程”板块的10个事件和“先锋”板块的12个(组)人物,主办方都根据事迹特点,概括出具有“新媒体味”的标题,令党史知识更加生动。
在“党史小屋”的视觉设计方面,主办方遵循符号化表达的原则,在不足200平方米的有限空间内,努力实现了创意化、时尚化、休闲化等目标。“党史小屋”总体设计上没有太多文字,却结合江门红色历史、侨乡文化等元素,对碉楼、侨批、小鸟天堂等进行符号化表达,把它们匠心独运地嵌入各个功能布局之中,增强展览的趣味性、体验感,使人愿意来、待得住、有所获。
丰富功能性 寓红色教育于日常
“党史小屋”坚持功能性导向,自项目谋划阶段起,就十分注重其实用性,在功能上打造了“展示空间”“学习空间”和“交流空间”三大空间。
在“党史小屋”的中心区域,是一座碉楼造型的“书堡”,摆放着众多党史学习教育相关书籍以及蓝牙耳机。在这里,不仅能看书,还能听书。“书堡”内部,专设私密性较好的座位,可为读者提供安静的阅读环境。
“书堡”旁,有一座“红色经典歌曲唱吧”。机关干部职工闲暇之余,可在此高唱一曲红色歌曲,既放松心情,又陶冶情操。
“党史小屋”内,还专门打造了交流区和茶咖区,室内室外都配备休闲座椅。温馨的情调配以江门城市美景图展,营造了轻松交流、舒心阅读的学习环境,再加上以时尚理念打造的“小宣茶咖”,使得“党史小屋”成为机关大院干部职工交流学习、减压休闲、充电赋能的理想场所。
基于三大功能空间,“党史小屋”寓红色教育于日常,将为干部职工提供一个就近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的平台,一个休闲阅读、放松心情、沟通交流的空间,为机关单位开展党日、团日活动提供一个新的场所。
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新时代文明实践点设置在市委市政府机关大院,旨在让党的创新理论首先覆盖关键少数,为全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出示范表率。“党史小屋”的开放,将为党史学习教育和理论学习提供一个长期固化的阵地。党史学习教育内容、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江门市委十三届十六次全会精神是场馆落成的首批学习宣传主题,突出文明实践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的根本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