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我市召开春季农业生产暨支农服务下乡现场会,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奋力夺取全年农业丰收。 周华东 摄
去年10月,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江门)名特优新农产品推介活动高朋满座,全省地市及江门对口支援、协助、合作地区携近3000种名特优新农产品“集体亮相”。“以往,天等县的蚕丝被一直以本地销售为主。两地对口协作后,我们第一次尝试把蚕丝被拿到江门参展,销路一下子就打开了。”广西崇左市天等县参展人员谭利珍介绍。
农产品销售的好与坏,牵涉到大多数农户的收入,直接关系到其小康生活的成色,更关系到原有的扶贫产业是否能向产业兴旺过渡,是与老百姓贴得最近、联系最密的民生实事。
2021年以来,我市将党史学习教育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工作结合起来,同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群众办好件件“接地气”的实事。
文/江门日报记者 毕松杰 黎禹君
A
强化五项举措
夯实脱贫攻坚成果
鹤山市鹤城镇坑尾村脱贫户吕金培,曾在当地的草龟养殖产业帮扶项目中找到致富门路。好景不长,吕金培因家人生病需人照顾,而不得不“解散”家里的龟群。
吕金培的故事是一个启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不能有松松劲、歇歇脚的念头。“我们对全市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三类人员’开展全面摸查识别,确定461户1503人为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实行动态监测。”市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说。
我市还从强化风险保障、强化就业帮扶、强化教育帮扶、强化技能培训五方面夯实脱贫成果:为全体监测对象全额购买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以及资助额外购买重大疾病医疗等商业保险;为监测对象中的在校就读学生362人减免学费和发放生活费补助,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为待业人员推荐就业和进行公益性岗位安置,161人成功就业……
2021年起,我市继续对口协作崇左4个脱贫县,全面开展新阶段东西部协作工作。今年以来,两地签订了《“十四五”时期江门市—崇左市协作框架协议》。落实对口协作崇左市财政帮扶资金2.1亿元,建立起长效帮扶机制。
B
“三农”喜讯频传
农业生产供给获多个全省第一
无人机起飞、腾移、平行、喷雾、升高、下降,技术员熟练地操作并讲解植保无人机飞防作业要点。这是市农业农村局在台山市三合镇举办的2021年江门市(台山)果树飞防暨水稻烘干技术培训班上的一幕。在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中,像这样在田间地头及农户“家门口”举办的培训还有很多,2021年以来累计免费培训农机人员1000多名。
同时,我市坚决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建设好高标准农田,在粮食安全和保障方面给老百姓吃上“定心丸”。“2021年,我们重点抓好各项农业生产工作,耕好‘广东第一田’,夯实了粮食安全根基。”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果转化为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民办实事的强大动力,我市“三农”工作喜讯接二连三:粮食安全责任考核获全省第一、两次“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总分全省第一、创建省级特优区数量全省第一、培育地理标志农产品数量全省第一……
C
用心为群众办实事
实现全域自然村集中供水全覆盖
2021年,第三届“广东十大美丽乡村”系列活动在全省迅速升温,在网络投票环节,我市13个参评单位累计获得1329万多票。11个参评类别中,江门更是成为5个类别的榜首。
江门乡村的美丽底气不仅来源于自然禀赋,还在于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着力解决群众最为关心的农村人居环境问题,让乡村“颜值”更高,让百姓生活更好。
我市积极推动全市所有自然村完成环境基础整治,实现村庄规划编制覆盖率、自然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覆盖率、村庄保洁覆盖率、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行政村客运班车通达率“五个100%”,建设农村“四小园”超1万个。
农村饮水安全,是乡村振兴战略中重要的民生问题。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市以问题为导向,创新供水机制,全力推进全市农村集中供水全覆盖,在2021年9月提前完成工程建设,打通饮水安全“最后一公里”。
从“有水喝”,到喝上“放心水”,我市破解了长期以来村民的饮水安全问题,实现全域自然村集中供水全覆盖,新增受益人口7.38万人。
D
发展壮大人才队伍
1041人取得省首批乡村工匠职称
广东省首届农村创业创新大赛中,我市农企的胡蜂绿色健康服务连锁项目一路“过关斩将”,在总决赛舞台上夺得初创组第一名,代表广东省参加国赛。“自2013年起,我将胡蜂养殖技术从云南引到台山端芬,陆续开展胡蜂除虫技术的试验和改进,获得了数10项发明专利。”项目负责人汪景安说。
人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金种子”,是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领头雁”。2021年,江门在全省率先开展了乡村工匠职称评审试点工作,1041人取得广东省首批乡村工匠职称,发展壮大江门乡村实用人才队伍和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人才支撑。
我市累计创建省级高素质农民培育示范基地39家,共举办131期高素质农民培训班,培育高素质农民6320人;认定农技人员1337人,举办培训162场次,服务对象3411人,一批又一批有干劲、有知识的人才怀揣梦想回流五邑田野。
侨乡大地上,“五大振兴”齐头并进:连续三年高居广东乡村振兴实绩考核粤西片区榜首;全市16659人相对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扶贫工作考核连续五年被省评为最高等次;2020年农林牧渔总产值突破500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1129元……
创新动作
“百岁党员讲百年”网络主题宣传
感受老党员的党性修养与风采
百年来,五邑大地百岁党员与党同行,亲历百年荣光,感受百年侨乡巨变。为迎接党的百年华诞,江门市委网信办精心策划、组织,举办“百岁党员讲百年”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市委组织部、市民政局等单位的支持下,精心挑选江门市100岁以上老党员,组织媒体精心采访,倾听老党员们百年人生故事,感受老党员们的党性修养与风采。
此次采访内容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和微博、微信、短视频、微视频、动图等多种方式,在多种新媒体平台广泛推送,生动展示五邑大地党员风采,展示侨乡巨大变化。
在新会区古井镇长沙村,百岁高龄的赵柳娇坐在家中屋檐下,有声有色地唱起《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回忆起当年周恩来总理视察新会的情景,她说,周总理平易近人,走到哪里都跟干部和群众打成一片,这样的工作作风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为她以后服务人民群众提供了榜样的力量。
“红色侨乡 百年百印”网络主题宣传
滑动指尖 即可“走进”红色印记
江门是一个充满魅力的侨乡,有风光迤逦的海滩、美轮美奂的碉楼、如诗如画的山水、令人赞叹的人文气息,更有值得浓墨重彩的一个个红色印记。
为深入挖掘五邑大地红色文化,活化推广红色资源,讲好江门红色故事,市委网信办联合市委党史研究室、市互联网行业党委组织开展“红色侨乡 百年百印”网络主题宣传活动。
“网信江门”结合市委党史研究室提供的相关史料,选取江门党史重大事件、红色革命遗址、英雄人物等100个红色印记,从2021年3月12日起,陆续推出“红色侨乡 百年百印”系列微信。
通过全渠道宣传,充分运用微信、抖音、网络等新媒体平台,采取网络同步“云直播”形式,使党史学习教育在各大媒体平台“同频共振”,让广大群众打开手机、滑动指尖就能随时随地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