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在人大代表联络站接访群众。 李雨溪 摄
小小的摄像头为江门“平安乡村”建设插上“云”翅膀。 罗霈 摄
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为切入点和突破口,深入推进“六大工程”,从推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首批试点城市建设,推动国家政法智能化技术创新中心、江门市域社会治理孵化中心等五大国家级平台落户,到打造出全省唯一的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等一批“国字号”市域社会治理品牌……我市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与为群众办实事紧密结合,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让发展更有力量、治理更有水平、人民更有获得感。
文/江门日报记者 李雨溪 黎禹君
A
一条“红线”贯穿始终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勇开新路
回眸我市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过程,可以看到一条贯穿始终的“红线”——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今年,以党建为引领,我市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持续发力,以为群众办实事开创基层治理新格局。
作为第一批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江海区坚持党建引领、“三治”融合、成果共享原则,紧紧围绕创新“三社联动”体制机制,探索具有江门特色的基层治理新路径。其中,礼乐街道英南村党员责任岗制度成为全国基层治理的亮点。
20年前,刘礼欢到英南村设厂,经营腊味生意。随着生产线饱和,开设新厂迫在眉睫,但资金却存在缺口。作为村里脱贫致富岗的岗位负责人,英南村党总支副书记胡重福与刘礼欢促膝长谈后,决定由村党总支出面,帮助刘礼欢与银行达成信贷协议。刘礼欢的新厂房于2021年10月投产。
这是英南村党员责任岗制度的一个小小的体现。英南村57名党员,根据自身特长主动认领岗位,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解决农村社区治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为群众办实事,让党员“有岗有位有为”。
在鹤山市沙坪街道,凤凰社区由党委牵头,党建共同体进驻单位及碧桂园物业公司协助推进,社区党组织书记主抓,在小区党支部、物业服务公司、党建共同体进驻单位、志愿楼长、小区居民中筛选出一批公道正派、能力较强、热心服务的党员群众担任“红色管家”,带动各类团体组织和志愿者变“单兵作战”为组团式“联合作战”,实现了社区治理共建共治共享,达到凝心聚力、服务群众的目的。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聚焦基层治理的重点、难点和痛点,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践行初心使命,各县(市、区)结合自身实际,各自出招,全面打造“党员争当先锋、群众积极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B
一家“超市”办到群众心坎上
一站式受理 一揽子解决
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岸明曾表示,老百姓来信访,不是求人办事,各级党委政府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切实把“信访超市”建设作为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以解决问题的实效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站式接待、一条龙服务、一揽子解决,当“超市”概念被引入,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中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便开启了全新模式。2021年10月,我市在全省率先上线试运行“粤平安”群众信访诉求矛盾纠纷化解综合服务应用。经过一个多月试运行,“粤平安”在江门市域全面启动,县(市、区)“信访超市”全部建成运行,江门再次成为“全省首个”。试运行以来,通过“粤平安”办理的群众诉求事项一次化解率达92.3%。
从“粤平安”群众信访诉求矛盾纠纷化解综合服务应用上线,到线下“信访超市”建设,我市深入打造“信访超市+外送服务”创新工作模式,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
“这个‘超市’真方便,效率也高,点个赞!”在恩平市“信访超市”的巡回法庭,潘女士等20名群众在派驻法官的见证下,与当事方签下诉前调解协议,潘女士把在“信访超市”调解的过程发到了微信群和朋友圈。
化被动为主动,外送服务上门。“我们的‘平安员’队伍还化身为诉求服务‘外送小哥’,当好政策‘宣传员’、矛盾‘化解员’。群众还可进行自选,有针对性地定制外送服务力量。”市信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C
提升市民群众安全感
智慧治理 共建共享 法治保障
从提升市民群众安全感来破题,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我市在智慧治理、共建共享、法治保障等“大平安”理念下建立一系列长效治理机制,形成了民富民安并进、和谐发展共赢的良好社会局面。
其中,市公安局推出防范网络电信诈骗神器——“邑安”反诈小程序和“江门反诈”微信服务号,在我市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过程中“屡立奇功”。
2021年上半年,开平水口派出所民警接到“邑安”反诈小程序预警,提示辖区的吴女士8分钟前接到一个冒充公检法人员的诈骗电话。水口派出所民警立即与吴女士取得联系,邀请吴女士到派出所当面沟通,让其免于被骗。
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我市陆续推出近百个具有市域特点的示范项目,打造出了全省唯一的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江海区基层立法联系点等一批“国字号”治理品牌。江海区基层立法联系点运行1年来,坚持探索有侨乡特色的立法意见收集模式。其间,江海区组建了一支63人的立法意见义务收集员队伍,来自市民群众的立法意见通过他们被传达到省人大,甚至直达全国人大。
随着物联网进程的快速发展,小小的摄像头也为我市“平安乡村”建设插上了“云”翅膀,将“雪亮工程”与“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一同谋划、一同推进,构建全市公共视频监控“一张网”,科学统筹工程建设和深度应用工作。
如今,乘着互联网东风,我市仍在不断加码技术支撑,以智慧化手段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治安防控能力,打通更高水平“平安江门”建设的“任督二脉”。
创新动作
原创话剧《赤胆忠心龚昌荣》
演绎中央特科传奇英雄
“砰!砰!”两声枪响后,特务当场倒地。击毙他的男子身穿长衣,手持双枪,英姿飒爽。这名“双枪将”正是被称为“百发百中老广东”的中共中央特科红队队长龚昌荣……2021年7月21日晚,随着首届江门艺术季暨第九届中国侨都(江门)华侨华人嘉年华活动拉开帷幕,江门原创革命话剧《赤胆忠心龚昌荣》迎来首演。
该剧以龚昌荣的生平事迹为题材,通过再现他与顽敌斗智斗勇的场景,充分展现其英勇善战、敢于斗争、不惧生死、赤胆忠心的革命情怀和气魄。演出结束后,观众备受感染,久久不愿离去。随后,各地各单位也组织党员干部观看,大家纷纷表示,龚昌荣的传奇经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他勇敢无畏的革命精神值得广大党员学习。
“《赤胆忠心龚昌荣》整体效果很好。编剧邓荣宗老师的剧本创作、话剧对当时上海风貌的呈现、演员的演出等,都很出色。尤其是龚昌荣慷慨赴义的情节,龚昌荣与他的孩子相处的情节,令人印象深刻。话剧还加入了不少侨乡元素以及粤语歌谣,让江门观众倍感亲切。”广东省戏剧家协会专职副主席林金洲评价道。
原创音乐诵读剧《侨批·中国》
党史教育“融”进去
党的精神“传”下去
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活化并弘扬侨批文化,推进“侨都赋能”工程,2021年12月2日晚,由中共江门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指导,中共江门市委宣传部、中共五邑大学委员会出品的原创诵读剧《侨批·中国》在江门演艺中心侨都大剧院成功首演。
《侨批·中国》主要以侨批为载体,采用沉浸式戏剧体验和信使诵读相结合的艺术形式,从世界记忆遗产侨批中精心挑选10封家书,以“信使”为主线,以舞台形式展示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艰苦奋斗的历程,借角色扮演以及故事情景再现的戏剧形式,回顾19世纪末到21世纪初江门五邑华侨海外谋生的艰辛、对故土的思念。
继舞剧《侨批·家国》之后,《侨批·中国》又以诵读剧的形式,把百年党史中五邑华侨华人的家国担当以艺术的形式呈现出来。这一系列活动不仅让大家认识到华侨的故事与百年党史,也唤起了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历史记忆,真正实现了让侨批文化“活”起来,把党史教育“融”进去,让党的精神“传”下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