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坚持以最大诚意吸引留住人才,为人才提供贴心暖心的服务。图为中欧合作区鹤山工业城人才公寓。 谌磊 摄
□江门日报记者 黎禹君
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去年,市政协香港联络组提交《关于进一步完善人才政策 支撑江门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对我市人才政策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并结合江门实际情况,从港澳同胞和海外华侨华人创业就业的角度,从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加强实体性载体建设、打造面向港澳同胞和海外华侨华人的人力资源服务特色园区、积极推进江门籍本土人才回流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该提案引起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市人才工作局作为提案的主办单位,会同市委统战部、市委外办、市委港澳台办、市科技局、市人社局、团市委、市侨联等11个部门,成立了政协提案办理小组,同时印发了办理工作方案,明确提案办理工作计划及分工,推动提案办理工作有序、高效开展,目前各项建议均得到较好落实。
提案背景
人才政策精准性、实效性仍有待加强
近年来,我市出台了《江门市人民政府关于完善体制机制加快建设人才强市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集聚新时代人才建设人才强市的意见》两项纲领性政策文件和38项配套政策。2022年,我市新增14人和1个项目入选国家级、省级人才计划,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达93.05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9962人,比2021年分别增长4.32%和17.3%。
“我市目前人才政策体系仍然存在一些不适应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的问题。”市政协常委、香港联络组副组长、提案主笔人叶云妮坦言,虽然我市的人才政策对象覆盖面比较广,政策力度在大湾区城市中处于中上水平,但政策的精准性、实效性仍有待加强。另外,创业就业服务水平仍有提升空间,产业项目对高层次人才的承接和吸引力度不足,人才政策延续性不佳。
结合江门特色,从港澳同胞和海外华侨华人创业就业角度,提案对进一步完善江门人才政策提出多方面建议。“要更加重视对已引进人才、现有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加强实体性载体建设,留住前沿行业稀缺的创新型人才。”叶云妮说。
作为中国侨都、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江门与香港、澳门地缘相近。提案建议,打造面向港澳同胞和海外华侨华人的人力资源服务特色园区,并强化江门和香港两地政府沟通,推动两地执业资格互认、规则互通,争取延伸粤港深度合作区在创业就业、人才合作方面的支持政策。同时,发挥侨乡独特优势,积极推进江门籍本土人才回流。
办理成效
加快建设集聚华侨华人创新创业的国家重要人才战略支点城市
“提案对于不断完善我市人才政策,多措并举加快建设集聚华侨华人创新创业的国家重要人才战略支点城市,具有积极意义。”市人才工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充分认识到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对于推动江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将提案办理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
提案提交后,提案牵头办理(主办)单位市人才工作局在提案办理前、办理中均积极与提案人沟通协商,并成立了提案办理小组,明确提案办理工作计划及分工,扎实推进“人才倍增”工程。江门人才工作取得多项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效,助推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于提案的办理回复情况,叶云妮表示满意。
在推进人才工作过程中,江门坚持靶向施策、精准发力,以最大诚意吸引留住人才:编制了“十四五”人才发展规划,加强人才“育、引、用、留”的规划指导,将华侨华人(含港澳台)人才队伍纳入重点建设的人才队伍之一;携手深圳人才集团成功组建江门人才发展集团,助力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打造侨都立体化人才服务体系,为人才提供贴心暖心的服务……
同时,我市加快建设中微子实验室、双碳实验室、社会智慧治理“两中心一基地”、安全应急实验室等重要科技载体,新建一批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博士后创新平台,大力引进国际高端人才。打造“江门市产业工程师集聚计划”,制定产业工程师紧缺人才目录和产业工程师地图,成功引进各类产业工程师超500人。全面推行全省首创“园区技校”项目,建设4类培养载体108家,服务企业1186家次,培训提升职业能力6205人次。
在加快中国(江门)“侨梦苑”华侨华人创新产业聚集区建设方面,我市出台《关于促进江门“侨梦苑”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设立江门“侨梦苑”核心区专项奖补资金,每年投入1000万元用于支持华侨、外籍华人、港澳同胞在江门“侨梦苑”核心区的投资,对符合核心区产业发展方向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项目和创新创业项目进行专项奖补。目前,已有1家港资企业成功获得财政补贴,20多家企业正在申请办理之中。
依托中国(江门)“侨梦苑”华侨华人创新产业聚集区,江门打造了一批特色性、区域性创业孵化基地,充分发挥侨乡优势,吸引更多华侨华人、港澳青年来江门就业创业。全市5家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累计孵化项目840个(其中港澳项目119个),带动就业6403人(其中港澳青年186人)。其中,珠西先进产业优秀人才创业创新园作为核心园区,入驻项目增至102个,其中港澳项目增至39个,在孵项目直接带动就业372人,累计带动就业人数700人。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大力实施侨都青年人才全球汇聚行动,印发“1总方案+4子方案”,以更优政策、更实举措、更大诚意汇聚青年人才,努力营造“引侨才、回侨乡、建侨都”的生动局面。这其中,在北京、上海、江苏等地成立8个“邑青联盟”分部,已吸纳超1000名五邑学子加入;成立27个世青会联络分部,在9个国家(地区)建立“联络五邑”海(境)外服务工作站,引进高端人才项目落地50余个;成立湾区之眼港澳台侨青年中心,推出首期1000万元的中国侨都励学金,奖励在内地高校就读的五邑籍港澳优秀学生,支持港澳高校毕业生来江实习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