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坚克难,奋勇前行。当前,受疫情和国内外因素叠加影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加大,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经营困难增多。
今年2月17日,我市出台了《江门市2022年新春暖企惠企十条》,其中金融方面主要通过财政直接贴息补贴,以及通过从降低融资担保费用,双管齐下,降低小微企业(含个体工商户)融资成本,从源头上为小微企业释放利润空间。目前相关政策已开始兑付,相关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
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助力稳住宏观经济大盘。今年以来,江门金融监管部门结合江门市委“1+6+3”工作部署,指导金融机构用好降准释放的资金以及再贷款工具,支持银行机构主动降低信贷融资成本,进一步减费让利,为企业释放让利空间;引导银行机构创新融资服务,优化银企对接机制,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进一步优化内部审批流程,提供“主动授信”服务,拓宽企业贷款的准入面,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有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3月末,江门市制造业贷款余额825.42亿元,同比增长23.7%,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6.6个百分点。
暖企惠企,金融给力;主动靠前,精准发力。接下来,江门金融机构将继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全力支持困难行业和小微企业纾困发展,进一步做好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为侨都高质量发展展现金融担当,贡献金融力量。
江门日报记者 吕胜根 通讯员 庄家豪 赖咏涛 廖雅诗
运用优惠资金推动暖企惠企
金融是血液,经济是肌体。金融活则经济活,金融稳则经济稳。只有不断把金融活水引向实体经济,才能让经济发展“血脉畅通”。
“真金白银”支持实体经济,真心实意温暖小微主体。今年以来,人民银行江门市中心支行(简称“人行江门中支”)积极探索金融支持“六大工程”深入推进的有效路径,通过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疏通货币政策工具传递路径、引导金融机构金融创新等方式,帮助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企业纾困。
获悉江门市拟出台新春暖企系列政策的消息后,人行江门中支与市金融局共同研究并量身定制操作性强的贴息方案,成功推动出台新春普惠小微贴息政策,对普惠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于2022年2月15日到2022年3月31日期间新借入的1年(含)以上的经营性贷款给予30%的贴息支持,打造普惠小微“信贷政策+货币政策工具+财政贴息”的联动支持模式,进一步降低普惠小微主体生产经营成本。
为运用优惠资金推动暖企惠企,人行江门中支积极发挥货币政策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通过积极争取上级行额度,灵活运用再贷款再贴现机制,加强政策宣传等方式,加大货币政策工具资金的运用,精准滴灌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企业。截至2022年4月末,已运用各项货币政策工具投放资金39.86亿元,同比上升62.19%,惠及1800多家企业。
该行还疏通货币政策工具传递路径,深化“粤信融”平台应用建设,制定下发推广运用“粤信融”指导计划,引导金融机构持续推动“粤信融”各项运用指标合理增长。今年1至4月,江门辖区金融机构运用粤信融平台新增融资2863笔,同比增长565.81%;新增融资金额48.71亿元,同比增长270.98%。
帮助受疫情影响行业纾困
不久前,江门市银行同业公会召开江门银行业2022年一季度新闻通气会。江门银保监分局有关负责人说,一季度江门银行机构持续增强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服务供给,有力扛起稳住江门经济大盘的金融责任。
今年以来,江门银保监分局引导辖区银行业积极优化融资供给,助力江门市实施“工业振兴”“科技引领”等工程,促进区域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金融支持实体领域发展持续向好,亮点纷呈。一是强化制造领域金融支持,支持产业绿色升级。二是优化科技领域金融服务支撑,厚植区域创新发展新动能。一季度末江门市高技术产业贷款余额合计123亿元,比年初增长8.0%。同时,该局鼓励江门银行业加强打造科技信贷服务机构,支持银行机构针对科技型企业经营特点,积极探索运用专利权、商标专用权、组合担保等方式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一季度末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余额4亿元,比年初增长121.5%。三是加大对稳外资稳外贸的金融支持力度。四是拓宽保险服务经济发展维度,引导辖区保险机构转变经营重心,加速向经济复苏各领域渗透,提升对企业生产、销售、产业链等方面的风险保障。一季度多个与实体经济发展联系紧密的险种快速发展。
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方面,江门银保监分局引导江门银行业保险业加大对民营小微企业的纾困力度,重点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加大对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小微企业的中长期信贷投放,支持传统产业小微企业在设备更新、技术改造、绿色转型发展等方面的中长期资金需求,强化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助力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应对疫情冲击,积极做好对餐饮、零售、交通运输等受疫情影响行业的金融纾困工作,一季度相关行业信贷投放均实现正增长。
推动综合融资成本持续下降
汇金融活水,助产业成长。4月20日,由市政府主办、市金融局承办的江门市产业金融对接大会,完善定期向金融机构“递单子”机制,现场签订合作协议金额近500亿元,有效提振了市场信心,掀起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新高潮。
今年以来,市金融局加强与人行江门中支、江门银保监分局的协调配合,稳妥应对经济发展面临的新挑战,认真贯彻落实稳健的货币政策,引导信贷资金流向实体经济,推动综合融资成本持续下降,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率,为企业纾困解难提供金融支持。
为推动中小微企业融资增量扩面降价,市金融局持续指导辖内大中型银行发挥网点、技术、人才、信息系统等优势,下沉服务重心,更好地服务小微企业,拓展首贷户;鼓励辖内银行机构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向小微企业特别是因疫情遇困的小微企业主动减免服务收费。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辖内银行机构累计承担或减免的信贷相关费用合计267万元,附加费用比年初降低0.27个百分点。
为提升小微企业贷款可获得性,市金融局积极创新财政资金支持方式。如,设立“乐业五邑”创业担保基金,加大创业扶持力度;充分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增信;推进科技型企业“邑科贷”工作,并设立2610万元的风险准备金池,以此作为增信手段,撬动合作银行增加对科技型企业的贷款投放量;实施工业“政银保”项目,设立1.2亿元规模的补偿资金池通过构建政银保合作模式,用于为本市中小微企业向合作银行、保险机构申请政银保贷款提供企业抵押贷款担保、损失代偿。今年一季度,全市政银保业务规模业超17亿元。
金融机构提供优质金融服务
在3月29日举行的2022年全市金融系统工作会议上,工商银行江门分行行长刘勇动情地说:“我们将坚守初心,勇担使命,加大贷款投放力度,争分夺秒加快贷款投放节奏,全力支持江门经济发展。”
这,也是江门金融人的心声。
在金融监管部门的引导下,江门金融机构积极开展金融创新,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优质金融服务。
为进一步增强小微企业贷款可获得性,针对园区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绿色重点领域以及各行业经营主体特点,金融机构加大信贷产品创新力度,加强对小微企业信用信息的挖掘运用,着重提高信用贷款发放效率,积极推广存货、应收账款、知识产权等动产和权利质押融资业务。工商银行江门分行创新推出“政采贷”,与政府授权的采购数据运管机构、人民银行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系统对接,获取供应商中标、采购合同以及历史交易数据等信息,为供应商提供数字供应链融资业务。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该行“政采贷”已累计发放近2000万元,对民营小微企业支持力度不断加强。建设银行江门市分行主动梳理辖区内制造业企业清单明细,采取名单制管理,差异化制定一户一策措施,积极推动制造业贷款投放落地。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该行小微企业制造业贷款余额超40亿元。
江门金融机构还主动对接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小巨人”企业,开发专属金融产品。针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成长阶段的不同金融需求,提供针对性强、高效便捷的融资服务。农业银行江门分行针对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研究、研制、生产、销售和服务的知识密集型企业和科创型企业创新推出“科易融”贷款产品,用于企业生产经营周转的中短期信用业务,具有贷款额度高、期限长及担保方式灵活的特点,纯信用方式额度可达5000万元。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科易融”累计发放超5亿元。中国银行江门分行积极利用“中银投贷联动直通车”等活动平台,重点针对“专精特新”客户群体和高新技术企业,举办平台活动和现场评审会,批量审批融资项目,为有资金需求的“专精特新”小微企业提供便利全面的金融服务。广发银行江门分行与江门人社局合作推出的“乐业五邑贷”,重点支持我市“专精特新”企业。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该项目批核总额超过2.2亿元,贷款余额超1.5亿元,带动重点扶持对象就业人超过600人。
针对中小微企业“短、频、快、急”的融资特点,江门农商银行不断创新普惠金融服务模式,优化推广线上贷款产品“悦农小微贷”系列产品,加快推进“台州模式”小微金融服务平台的应用,着力提升金融服务效率、降低融资成本。截至4月末,该行 “台州模式”小微金融服务平台贷款规模近10亿元,客户数达2300户。交通银行江门分行除整合标准化小微信贷产品,强化金融科技运用成果,推出“普惠e贷”三大产品外,还启动了“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百企行”活动,助推了一批特色农业企业的发展。
扎实推进“六稳”“六保”工作
金融活水精准滴灌江门产业发展,使普惠小微贷款持续增长,小微企业整体融资成本持续下降,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了优质金融土壤。
今后,我市金融监管部门将继续密切配合,适时灵活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扎实推进“六稳”“六保”工作。金融机构将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持续促进企业综合融资成本降低,大力支持实体经济纾困发展,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市金融局在有关计划中提出,将加强数据共享,降低信息成本。进一步打通信息“壁垒”,探索建立政务数据部门与银行机构的数据交换机制;继续推广“信易贷”“中小融”“粤信融”等线上融资平台;持续发挥“金舱”机制效用。
持续引导银行机构对中小微企业贷款实施优惠利率。引导银行机构紧跟央行、银保监会政策导向;落实好降准政策,用好科技创新再贷款、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等政策,尤其是调动地方农商银行的积极性,促进信贷规模保持平稳增长,引导金融资源不断向科技创新、绿色、小微企业、“三农”等领域倾斜。
建立健全小微企业贷款担保及信用评价体系。构建与制造业相适应的政银担三方合作模式;充分发挥担保体系在融资中的作用,做大做强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探索信用评级“江门模式”在澳门复制推广,进一步拓宽我市中小微企业借用外债的规模。
多方携手,金融助力;实体发展,其道大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