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沙河景观示范带。李伟杰摄
蓬江区多个农贸市场相继完成升级改造或新建工程。罗霈摄
天天市集近日被评为江门市“四星级”集市。 罗霈摄
去年底至今,蓬江区文明城市创建捷报频传——杜阮镇长乔村获评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称号;良溪村入选第二批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蓬江区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经验登上新华网《新华会客厅》,惠民工程——天沙河景观示范带成为治水成果的重要展示窗口……
捷报背后,汇聚了蓬江干群的点滴努力,蕴含着城市深沉的文明底色,彰显出以民为本的创建初心。
补齐短板,整治秩序,凝聚力量。随着蓬江区城市品质不断提升,一个焕新、有序、温暖的文明蓬江逐渐展现在人们眼前。
焕新
补齐三大“短板”
停车难、社区旧、市场差,这三大突出问题直接影响居民生活质量。对此,蓬江区聚焦短板,加大投入、创新办法,取得了显著成效。
停车方面,蓬江区创新采取“属地负责、部门联动、各司其职”的办法,全力推进停车泊位及标识施划工作。截至1月25日,全区累计施划机动车车位144794个。
为了让群众在文明城市创建中更有获得感,在施划车位的基础上,蓬江区再出“奇招”:联合蓬江商业小区物管公司推出车位租赁活动,既盘活了城区物管小区内剩余的车位,又可以方便业主、缓解小区周边停车乱象,可以说“一举多赢”,目前已推出合共2000多个车位参与租赁活动,保证小区住户的车辆有位可停。
针对老旧小区“三线”乱拉挂、楼道玻璃破损、楼道消防设施破损、信箱破损、电灯破损、路面坑洼、公益广告破损等9大问题,蓬江区全面启动老旧小区改造行动计划,每个社区一个专业组,对9大问题进行全面整改提升。与此同时,五福、复兴、良化、天龙、范罗岗等重点老旧社区表后供水管道改造同步实施。“改造后的水管规整有序,小区楼宇面貌焕然一新,比以前美观了很多,水质安全也得到了更大的保障。”蓬江区良化西居民黄女士看着刚改造好的表后至入户前供水管,十分欣喜。
集贸市场是千家万户的“菜篮子”“米袋子”。连日来,随着创建文明城市工作不断深入推进,蓬江区多个农贸市场相继完成升级改造或新建工程。在“进化升级”的市场中,既有承载蓬江人数十年记忆的老旧市场,也有人文气息浓厚的新型特色超市。
其中,蓬江区重要的农贸集散地白沙市场,先后共投入700多万元进行升级改造。从污水横流、摩托车随意穿行的“脏乱差”老旧市场到如今的亮丽市场,白沙市场面貌焕然一新,即使在最繁忙的时段,地面仍然是干燥整洁的,没有异味。在市场经营蔬菜摊近30年的何秀娟一边将摘下的烂菜叶装进垃圾袋里,一边告诉记者:“现在的市场干净卫生,管理也规范多了。别说我们,买菜的市民都更开心了。”
有序
探索出“新招”
秩序,是文明的重要量尺。为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蓬江区大胆探索出“新招”,“七人小组”工作责任制、社区联动环卫部门、交通劝导送头盔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在基层落地开花、广受好评。
去年9月正式对外营业的天天市集,近日被评为江门市“四星级”集市。记者走访发现,尽管前来买菜的市民不少,门外的消防通道、人行通道却始终保持畅通。据市场管理员介绍,这得益于蓬江区整合市场监管部门、市场管理方、城管部门、公安交警部门、社区和挂点社区的区直单位等多方力量,实施“七人小组”工作责任制,各部门间发挥协作能动性,有效破解职能交叉管理内耗或单枪匹马力有不逮等问题,让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整改提升工作成效更加凸显。
“之前总有流动小贩堵塞在路口,既不安全又不文明,我们上报这一情况后,问题立即得到解决。”天天市集“七人小组”成员聂荣炎说。
在棠下社区,老旧楼道管理也有妙招。“社区与环卫部门联动,对楼道进行精细化管理,一旦发现乱扔垃圾等行为,我们就会及时对该户进行劝导,引导他们形成文明行为习惯。”社区工作人员周蕴慧说。通过精细化的监督管理,现在,老旧楼道基本能保持干净整洁,居民也逐渐养成了爱干净的文明习惯。
为了整治交通秩序,蓬江区抽调交警、公安、志愿者约300人组成联合劝导小分队,在全区65个主要交通路口实施每天早、中、晚三个高峰期全覆盖劝导,使全区骑行自行车、电单车通过人行横道和行人、非机动车闯红灯等现象大幅减少。
其间,蓬江交警大队截停未佩戴头盔的电动车驾驶人之后,不仅现场讲解不佩戴安全头盔的危害性和严重性,还给群众赠送全新头盔,仔细调整好头盔,作出规范佩戴安全头盔的正确示范。过往群众纷纷竖起大拇指点赞:“这样的活动十分人性化,经过交警的劝导教育,我们真切地意识到骑乘电动自行车不戴头盔的危险性,以后骑乘电动车都不敢贪图一时方便了,要按规定戴好头盔。”
温暖
凝聚一线力量
1月10日晚上10:16,室外温度低至5℃,这是步入2021年以来最冷的一天。环市街行政执法办夜管组组长胡善明正带着组员在群星大道上巡逻。
胡善明是一名中共党员,也是一位退伍军人,曾经在部队立过四次三等功。他把军人作风延续到执法工作中,以身作则带领组员做好巡查工作。作为城市管理的“黑夜哨岗”,夜管组负责每天晚上7:30至凌晨2:00期间巡察辖区情况,保证中心城区的夜间城市管理秩序。冷风飕飕,队员们在寒夜中不厌其烦地对流动小贩进行劝离,对占道经营商铺进行劝导,对一些经多次警告后仍不遵守法规的小贩和商家进行行政处罚。
日夜坚守一线的人们,只为让城市更美好、更文明。为拓展“一线力量”,蓬江区发动区直机关单位全力“支持一线”,组建了“群众督导队”“上门入户宣传队”“文明交通劝导队”,三支基层工作队伍“拼在一线”,多形式激发群众参与“连在一线”,不断提高创建文明城市的参与广度。
“社区多年的垃圾死角终于被清理干净了,周边环境变漂亮多了,住着真舒服。”区司法局党员干部到挂点东仓、东成、胜利社区支援创建文明城市700多人次,搞好社区环境卫生,获得了社区居民好评。
文/胡晴晴 梁永超 刘彩英
评论
利民小变化 彰显城市大文明
据报道,自我市启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楼宇供水管乱接驳专项整治行动以来,各方合力全面整改老旧住宅小区表后至入户前供水管乱接驳问题。截至目前,蓬江、江海、新会三区部分老旧住宅小区迎来可喜的新变化,之前发现的城市楼宇供水管乱接驳现象得到有效整治,市容市貌大为改观。
城市建设,如何便民利民?那就是必须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设身处地、想方设法为民谋福利。水管乱接驳现象,纵横交错、险象环生,不仅对老旧住宅小区居民的生活用水安全造成影响,更会让美丽城市的市容市貌大打折扣。如今,此种乱象得到遏止和整治,老百姓享受到了新水管带来的生活福利,想必更多的是拍手称道。民生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一处小小的变化就能彰显出城市的大文明。
说到底,利民小变化就是构筑城市文明必不可少的无数小细节。每一个便民利民的小变化都是城市持续深化践行文明的行动成果,都是城市不断提升品质生活惠及百姓的真实反映。例如,最近我市蓬江、江海、新会三区各出实招,千方百计挖潜增能,增添停车位,解决群众停车难问题:联合企业,出租车位;从辖区各处选定交通便利、停车需求大的闲置地建临时停车场、划定停车位;充分利用闲置荒地,改建为便民停车场……市民群众停车由此变得较为便利。又如,随着我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深入开展,城市建筑工地告别了“脏乱差”,城区各大建筑工地外围设置的整洁美观的围挡让人眼前一亮,为文明城市增添了美丽风景线。一个个小小的停车位,一道道靓丽的景观围墙,如此一系列便民利民之举,无疑给城市带来了一连串新的可喜变化,也大大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利民小变化成就城市大文明。要让更多的利民小变化带来更大的实惠,还需要建立长效机制持之以恒。诚如报道所言,为有效解决老旧小区表后供水管乱接驳问题,我市城管局还将出台《江门市老旧小区表后供水管安装指引》,指导老旧小区表后供水管规范安装,同时强化老旧小区表后供水管管理考核,促进属地政府和供水公司规范化管理。追求文明永无止境,文明之路永不停步,创建文明城市呼唤更多的便民利民举措,关键在于建立长效机制,实现常态化城市管理。只有城市管理规范化了,生活便利明显化了,品质生活持续化了,这才是群众翘首以盼的在日常生活新变化中看得见、摸得着、享受得到的文明成果。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重在不懈努力、贵在坚定坚持。文明创建并非一句口号,而是一项需要用心用情用力抓好的长期性民生大工程。相信,只要我们的城市立足新起点,树立新标杆,以更高的标准、更高的水平纵深推进文明创建工作,以更多的利民小变化着力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就一定能焕发出文明城市更大的影响力和生命力。(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