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会人员围绕推动“港澳融合”“侨都赋能”工程踊跃建言。 郭永乐 摄
建立“一站式”服务平台、构建多元化产业发展模式……昨日(1月10日),在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期间举行的港澳委员座谈会上,港澳委员以及列席会议的海外华侨华人代表等,围绕深入推进“港澳融合”和“侨都赋能”工程,就加强与港澳软硬件互联互通、深化与港澳民生领域融合、发挥华侨华人资源优势、提升侨都文化传播能力等方面为江门发展踊跃建言。
江门日报记者 林立竣 朱磊磊
深化机制改革
助力三地更好融合
江门与港澳关系密切,三地的人员、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如何深化机制改革,助力三地更好融合,委员与列席代表们都提出了不少建议。
市政协委员、澳门江门青年会副会长安加慰认为,优化办事服务流程是推进三地融合的必然需求。他指出,目前江门已率先实现了商事登记、外资备案登记、智能办税等政务服务事项在港澳办理,电子平台的基础设施构建一直在稳步推进,并且在江门境内亦设立了“一站式”服务粤港澳的专区办理或特办通道,成效显著。接下来还应逐步拓展跨境办理业务,如类似福利保障、纠纷处理、法律援助等,可建立多元化的境外“一站式”或“专区代办”服务平台,在电子化、系统化基础上进行可行的试点办理,实现真正的“政务通、资金通、技术通”,助力三地更好融合。
市政协委员、澳门江门青年会副会长黎正文建议,政府部门可以适度提高政策的灵活性,以“重量更重质”原则,综合评估项目总体及后续实际效益,给予相应支持,这有助于集合民间机构力量去构建更多平台,更好地吸引澳门优质项目落户江门。
聚焦潜力产业
构建多元发展新格局
座谈会上,多位委员和列席代表将目光聚焦到江门产业发展领域,认为应聚焦潜力产业,构建多元发展新格局。
市政协委员、江门市崖门新财富环保工业有限公司董事兼招商总监邝键中表示,要多管齐下,进一步夯实江门工业基础,推动产业发展提质增效。“江门是广东省传统工业基地,在坚持工业立市的基础上,要结合新时期经济发展对工业的要求,重点发展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邝键中说。
列席代表、广东省贸易促进委员会驻日本代表处首席代表梅巍同样建议,江门应积极响应国家对康养产业的规划,建立生产康养产品的产业园,形成产业集聚优势。“江门是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气候宜人,靠山靠水临海有温泉,人文气息浓厚,这些都是发展康养产业的优良资源。”梅巍认为,康养产业不仅能提升群众的幸福感,也会助力江门的经贸发展。
列席代表、澳门清新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陈少清认为,我市中医药产业发展历史悠久,业态丰富,可以抓住融合发展的机遇,聚焦中医药产业发展,做大做强特色中医药大健康全产业链。“江门中医药产业技术比较成熟,同时有丰富的中药自然资源优势,政府部门可以统筹资源,与澳门协同合作,实现发展共赢。”陈少清说。
厚植发展沃土
为人才架起发展桥梁
座谈会上,“人才”两字频频出现在委员和列席代表的发言讨论中。大家表示,要厚植发展沃土,为人才架起发展桥梁。
“江门的未来发展,关键就在朝气蓬勃的青年,他们学习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市政协委员、澳门伟宁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黎瑞芳认为,作为中国侨都,江门要积极为世界青年交流当好桥梁,促进世界各领域交流合作。要大力支持世界青年到江门就业创业,除了要为“海归”青年提供国情教育外,还要从专业化辅导培训、深化产学研交流、信息和资源配对等全方位服务上下功夫。
列席代表、伯利兹五邑商会副会长兼常务秘书长李梦城表示,要建立“江港澳青创中心”,鼓励、支持、吸引更多优秀青年人才来到江门创新创业,为他们提供低成本、便利化的创业环境。同时加强江港澳青年大学生创业就业服务,进一步整合政府、学校、企业、科研院所等各方优质资源,为江港澳青年大学生搭建创新创业交流、合作、协同创新的平台,构建集产学研创于一体的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生态圈。“江门要成为本地大学生人才的留恋地,港澳大学毕业生的向往地,让大学生人才成为推动江门高质量发展的新生力量。”李梦城说。
列席代表、斐济国际商会驻中国商会会长李浩林认为,要打造聚才引才强磁场,深入推进“人才倍增”工程,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江门籍海外华侨华人是江门连接中国与世界的天然桥梁,我们要充分发挥侨都优势,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发展成为集聚华侨华人创新创业的国家重要人才战略支点城市。”李浩林建议,要为领军人才创业提供税务法律等支持服务,不断提升华侨华人政务服务水平,以侨为“桥”引入更多海外优质项目。
回应
齐心协力 共享发展红利
昨日,在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期间举行港澳委员座谈会,共话桑梓之情,共谋发展大计。市委副书记、市长吴晓晖出席会议并讲话。她表示,在江门未来的发展中,与大家齐心协力,一定会大有可为、大有作为。希望大家继续积极建言献策,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江门,积极投身江门经济社会发展之中,共享发展红利。市政协党组书记张元醒主持会议。市领导刘杰、赵翠玲参加会议。
吴晓晖通报了2021年江门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介绍了江门推进“港澳融合”“侨都赋能”工程的做法和下一步设想,一一回应了大家所提的意见建议。她表示,大家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建议,接下来将认真梳理,一件件研究,结合政府工作职责推进。去年,我市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实现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在实现当年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的同时,为今后发展积蓄了力量、后劲。江门是海外华侨华人观察广东乃至中国的重要窗口,海内海外“两个江门”是我市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关键优势。我市围绕服务好港澳同胞和海外华侨华人,积极推动便利华侨华人投资制度专项改革试点,打造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推动相关工作取得了成效。
吴晓晖表示,站在新起点,我市将深入推进“港澳融合”“侨都赋能”工程,主要思路是“搭建载体、强化合作、优化服务、留住记忆、擦亮品牌”。加快建设中国侨都华侨华人总部,在全国率先开展重点侨资企业认定范围的研究,加快承接华侨华人优质投资项目,搭建便利华侨华人投资对接平台。推动珠西创谷等创建国家级孵化基地,加快南药健康产业基地建设,推动我市企业赴港澳发行境外债券,强化在科技产业、金融等领域的合作交流。通过建设涉侨法律服务工作站和离岸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推进深江仲裁合作等,维护华侨华人合法权益,提升便利华侨华人工作生活的政务服务水平。精心筹划梁启超先生诞辰150周年纪念活动,活化提升长堤历史风貌街区、台城历史文化街区等,留住具有侨都地域特色的文化记忆。办好第二届华侨华人粤港澳大湾区大会、世界江门青年大会等活动,不断做强对外交流合作品牌。
(赵可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