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敏锐 张浩洋
昨日(3月4日)上午,江门市十五届人大七次会议召开,《江门市2020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预算草案的报告》公布,预计2021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和支出均为495.54亿元,其中,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和支出计划为130.74亿元。
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主任梁炎浓认为,今年的财政预算还是呈现了积极的一面,仍旧以“民生保障”以及“经济发展”为重点方向,为“十四五”开好局打好基础。今年财政的比重没有太大的调整,呈稳步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 收支平衡
关键词 改革发展
预计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为495.54亿元
据《江门市2020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预算草案的报告》显示,2020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63.98亿元,完成调整预算汇总数的100.67%,同比增长2.8%。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443.25亿元,同比增长4.5%。其中,疫情防控、交通建设、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公共医疗卫生等支出占比较重。
2020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加上税收返还和上级补助、调入资金、债券收入等,与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债券支出以及上解支出等相抵后,收支平衡。
在收入方面,增长2.8%的成绩来之不易。市财政局局长李文聪介绍,受疫情及落实新出台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影响,上半年税收出现大幅下降。随着“双统筹”各项政策实施,全市积极抓好税收收入组织管理,努力挖潜增收,税收收入自6月以来稳步回升,下半年全市税收增加6.3%。同时,非税收入增长较快,支撑作用明显,1—12月,全市非税收入累计增速15.4%。
在支出方面,4.5%的增长正是江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全力保障民生的有力凭证。去年全市民生支出完成316.28亿元,增长8.1%。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按照“以收定支、确保平衡,突出重点、统筹优化,深化改革、提质增效,防控风险、兜牢底线”等原则,2021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计划在2020年收入完成数263.98亿元的基础上,按增长5.0%安排,预计收入277.18亿元。在此基础上,加上省税收返还、调入资金等,减除各项上解款后,预计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为495.54亿元。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则,2021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相应安排495.54亿元。
其中,2021年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计划为56.1亿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下级上解收入、调入资金和预计再融资债券额度等,2021年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为130.74亿元。按照收支平衡原则,2021年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相应安排130.74亿元。
安排人才岛发展大道过江通道工程建设资金3亿元
李文聪表示,今年市本级预算编制总体思路是加快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紧扣省委“1+1+9”工作部署和市委“1+1+5”工作举措,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记者梳理发现,今年市本级财政将紧密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针对“双区”建设、“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三区并进”区域战略布局,积极推动各项改革发展工作。
2021年,为支持“双区”建设,江门将通过推动构建内联外通立体交通网络、支持打造大湾区重大产业发展平台、支持深化“数字政府”改革、支持打造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等方面推动我市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突破。
在立体交通网络构建方面,市本级财政将安排人才岛发展大道过江通道工程建设资金3亿元、会港大道建设项目2.8亿元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强化江门站始发功能。在支持打造大湾区重大产业发展平台方面,今年我市将安排人才岛建设专项补助1亿元、银湖湾滨海新区建设补助1亿元等。在深化“数字政府”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将安排“数字政府”专项资金1.8亿元。在打造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方面也将安排侨务强市专项资金1800万元,推进中国侨都华侨华人总部、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建设。同时,统筹安排5亿元推动重大项目、重大平台建设。
为推进我市实现高质量发展,市本级财政将积极支持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不断推进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如安排工业扶持专项资金4320万元,较去年增长8.0%;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安排扶持科技发展专项资金12361万元,较去年增长9.0%;支持外贸高质量发展,促进外经贸平稳健康发展,安排外贸招商类资金3489万元;加快人才强市建设,推进培养吸引人才,安排人才类资金7702万元。
在支持“三区并进”区域战略布局方面,市本级财政则将通过进一步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改善潭江流域水环境质量、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实施农业强市、加强林业建设、提升城市品质、支持公交一体化建设等,提高我市发展平衡性协调性。
关键词 改善民生
市新三甲医院项目安排资金5000万元
针对人民群众关心的医疗、教育、社会保障、公共文化等热点问题,今年市本级财政将进一步加大民生支出,让人民群众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医疗保障方面,今年市本级财政将支持构建医防并重卫生健康格局,如安排卫生事业发展资金5511万元,主要用于新冠疫情常态化应急经费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同时,将推进市直医疗机构建设,安排市新三甲医院(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项目资金5000万元、市中心医院新院区建设项目资金1亿元等。
此外,市本级财政还将安排创建全省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示范市专项资金7300万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市级补助专项资金3850万元、人口计生服务专项投入2041万元。
教育方面依然“占大头”。2021年市本级财政将统筹安排专项投入8.6亿元以支持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预算涉及城乡义务教育、学前教育、民办教育、五邑大学建设、职业教育建设、普通高中扩容提质等。
针对社会保障和就业,2021年市本级财政将落实社会保障与就业专项资金2.3亿元,主要聚焦城乡低保一体化建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孤儿供养、城乡居民养老基础养老金提标、就业创业、基层基本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社会工作和社会组织发展等。
此外,今年市本级财政还将在公共文化旅游体育事业方面投入2.25亿元,加速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统筹帮扶资金约1.33亿元,以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安排公安专项经费9043万元、公安信息化专项经费8000万元,支持平安江门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