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创杰谢洁霞伉俪捐建的开平一中教学大楼。
方创杰心系故土,对后辈更是言传身教,引导华裔青少年树立正确人生观。
1926年6月11日,开平塘口镇强亚上塘村一户华侨家里,一个男婴呱呱坠地,他于日后成长为一代旅美侨领、美国旧金山保险业巨子——方创杰。他是著名爱国华侨,坚持引导华裔青少年树立正确人生观,教导他们爱国爱乡;他几十年来关心家乡发展,不遗余力支持家乡教育事业和公益事业,是“开平碉楼与村落”成功申遗的有力助推者;他被江门市和开平市授予“荣誉市民”称号,获评“杰出华人”等称号。
文/江门日报记者/翁丹萍
图/开平一中提供
情系故土 为家乡建设捐款逾千万元
方创杰是第三代旅美华侨,20世纪50年代便赴美闯荡。身在美国的方创杰,从来不忘支持家乡建设,他对祖国、家乡一往情深,让远在家乡的乡亲大为感动。方氏《古宅月刊》杂志社常务副社长方文溢说:“我们方氏族人都很敬重方创杰先生,他的乐善好施在家乡是一段佳话。”
方创杰对家乡的爱从小根植于心。童年时期,旅美的爷爷曾对方创杰说:“家乡上塘村的水源不好,对村民健康不利,若有条件最好换上自来水。”爷爷对乡亲的爱、对家乡的情,在幼小的方创杰心里烙下了深深的印记。祖国改革开放后不久,1980年,方创杰回乡寻祖认亲,回到童年生活过的地方,坐在小时候坐过的椅子上,往事开始浮现,他决定完成爷爷的遗愿。方创杰捐款修建了自来水管网工程,让乡亲们喝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上塘村也成为了塘口镇最早饮用自来水的村庄。这是方创杰第一次捐款支持家乡建设,此后,他对家乡的关心支持就像水龙头里的自来水,源源不断地奔涌而出。
改革开放以来,方创杰先后捐资建设村道、牌楼、崇义小学教学大楼、方氏图书馆、宝树中学、潭溪学校和开平一中校友楼及中心教学大楼等。据不完全统计,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方创杰累计捐款超1000万元,当时他被称为“美加第一人”,意为美加两国为家乡捐款最多的人士。
有人问过方创杰,可曾统计过捐了多少钱?他回答说:“没有必要去统计,我只是明白如果没有祖国的强大就没有华侨的地位这个道理,华侨报效家国,人人有责,不容推辞。”
塘口镇的崇义小学是方创杰的启蒙学校,他先后捐出40多万美元对学校进行扩建,该校“方创杰、谢洁霞教学大楼”竣工时,他与夫人谢洁霞特意带儿女回来,让他们感受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方创杰将教学大楼的教室分别以儿孙的名字命名,并分别教育当时只有5岁、9岁、13岁的孙子,将来长大了,要为家乡、祖国的建设出钱出力,并且让他们在家乡父老面前大声承诺,场面感人至深。
方创杰对家乡建设除了慷慨捐资,还身体力行出谋划策。他曾说过:“祖国的新闻时事、社会动态总牵挂着我们的心,故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时常在我们的梦中萦绕”。
赤子之心
为碉楼申遗四处奔走
2007年,“开平碉楼与村落”成功申遗,这其中饱含了以方创杰为代表的海外侨胞的辛勤汗水与殷切期盼。从2002年开始,方创杰以一颗赤子之心为申遗忙前跑后,在申遗过程中,他还发动在美华侨签名联署以表支持。
方创杰及其家族20多人第一时间响应号召,将祖居伦煊居庐碉楼交给政府托管。此后数年,方创杰和妻子两位将近八旬的老人为顺利推进申遗四处奔走,向海外的华侨楼主解释申遗意义和托管详情,争取华侨楼主的支持。
其中,塘口镇自力村是碉楼最多、最集中的村落,独具规模的铭石楼外形壮观,内部设施豪华,是保存最完美的碉楼之一。楼主方润文的后人久居海外,当时负责联系的开平市碉楼办公室工作人员想尽办法都没有联络上,于是找到方创杰寻求帮助。方创杰很快便联系上方润文的孙女方瑶珍,专程上门向她解释有关事宜,最终获得她的首肯,同意将铭石楼托管给开平市政府。今天,铭石楼是自力村碉楼群最显著的地标,它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吸引了全球游客前往参观,也成为世界了解华侨文化、感悟华侨精神的一扇窗口。
自力村碉楼群中,除了铭石楼,三栋一字排开的碉楼也很有特色,楼主是方氏三兄弟。这三栋碉楼建于20世纪20年代,方氏三兄弟的后人均在美国土生土长,散居在旧金山和休斯敦。开平市有关部门多次与他们联系,希望他们将碉楼托管,但一直未能如愿。2006年初,开平市有关部门再次向方创杰寻求帮助。方创杰同样欣然答应,千方百计找到方氏三兄弟之一方广宽的儿子方其祥,向他阐述申遗的重要意义,并说:“碉楼由政府托管,是帮你们管理好、维修好楼房用于发展旅游业,但产权永远不变,业主永远是你们。”一番言语消除了方其祥的疑虑和误解,在他的带动下,方氏三兄弟的后人分别将家乡的碉楼和祖屋交给开平市政府托管。自“开平碉楼与村落”申遗成功后,自力村作为开平碉楼文化旅游区主景点之一,四海游客络绎不绝,也为当地村民带来了实惠。方氏三兄弟的后人听说后,感恩祖先留下的物业重新焕发光彩,为建设家乡、惠泽乡亲作出了贡献。
方创杰心系故土,但凡祖国、家乡有需要找到他,他都义不容辞,对后辈更是言传身教,引导华裔青少年树立正确人生观,教导他们爱国爱乡。“我时常教育他们,我们的祖先来自中国,在美丽的侨乡开平,那里有我们的根。我希望他们以后也用感恩的心去回馈家乡。”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