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山香火龙。
龙腾四海,龙行龘龘!龙是中国人的精神图腾。在江门,诸多人名、地名、物名与龙有关,其中仅名中带“龙”的地方就为数众多。
龙年春节前夕,记者踏上了寻“龙”记之旅,探访五邑“龙”的踪迹,为你整理了一份江门“龙”地图,带你逛“龙”地,游“龙”景,品“龙”韵,祝你过一个吉祥如意的龙年!
策划/谷江民 朱卫星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李银换署名除外)
地名篇
逛“龙”地 吉祥如意
“龙”地:蓬江龙榜村;江海龙眼基新村;新会龙背村;台山龙咀村;开平龙胜镇、马降龙村;鹤山龙口镇;恩平的塘龙村、龙山村,等等。
江门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有许多以“龙”命名的地名,比如,蓬江的龙头里、龙榜村;江海的龙眼基新村;新会的龙背村;台山的龙咀村;开平的龙胜镇、马降龙村;鹤山的龙口镇;恩平的塘龙村、龙山村等,其中,记者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部分地名还能构成一条完整的“龙”。
为什么江门会有这么多以“龙”来命名的地名,龙有什么含义?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宋旭民表示,龙具有吉祥如意的寓意,往往成为地名的首选之名。含“龙”字的地名,有部分是寄予了所居乡人对美好生活的祝愿。
龙头
龙头里,地处蓬江区白沙街道,因依傍龙头岭兴建,由山而得名。龙头岭为一座葱绿山岗,由于山顶生长着一株沧桑老树,枝繁叶茂,形似俯卧之龙头,气势雄劲,山因此而得名。
龙口
龙口镇,位于鹤山市北部,是鹤山市工业重镇,水产畜牧养殖和特色农业发达,还是旅游胜地。龙口墟建于1737年,因龙口河“像腾龙,流经数乡”,镇墟建于“龙”口处,故名龙口。
龙咀
龙咀里村位于恩平市那吉镇,比邻闻名的国家地热地质公园“AAAA”级旅游度假村金山温泉。该村原名“江咀坪”,是清光绪年间梁氏先祖由石湾迁此建村,后依地貌改名为龙咀里村。这里绿树环抱,空气清新,是一个宜居的村庄。
龙眼
龙眼基新村,位于江海区外海街道。原为龙眼种植地,后来取名龙眼基。
龙颈
龙颈村,位于台山市赤溪镇铜鼓村、黑沙湾旅游区侧,依地貌而名。村民传承客家文化传统,饮食节庆独具岭南客家风情特色。
龙心
龙心村,是开平市百合镇齐塘村的村落之一,明隆庆五年(1571)后,司徒族人由赤坎迁此定居,因周边村名龙护、龙湾、龙仁、龙兴,它独居中,故名龙心。
龙脊
龙脊村,地处新会区双水镇,是华侨之乡。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林氏先祖从罗坑石咀迁到此地定居,聚落沿山势呈线状延伸,因村形似龙的脊背,故名龙脊。
龙背
龙背村,位于开平市赤坎镇区赤坎墟北,明正统三年(1438年),关姓先祖易辰于此立村,村地原为长龙状高地,因地貌似龙的背部,故名龙背村。
龙腰
龙腰里,恩平市君堂镇江洲中安村村落之一,原名担谷路,是清朝中叶乾隆年间,从江洲大江旧村迁来。后来经观测,当地周围地貌形似一条龙,该村恰好坐落在龙腰位置,于是改村名为龙腰里。
龙尾
龙尾村,恩平市有两个龙尾村,一个是位于大田镇上南村,一个是位于沙湖镇伍边村。其中,大田镇的龙尾村,是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黎姓先祖从新会棠下迁到此地立村,取村名为龙尾村。
景点篇
游“龙”景 心旷神怡
“龙”景:龙舟山公园、龙光塔、龙溪湖公园、马降龙景区、化龙桥,等等。
在江门,含有“龙”的景点不在少数,其中,就包括了市区的两大“绿肺”——位于蓬江区的龙舟山公园和江海区白水带风景区的龙光塔。此外,还能到开平市马降龙景区,感受“世界最美丽的村落”的碉楼韵味。
龙舟山公园
龙舟山公园位于蓬江区,总面积为1422公顷,是城区的“绿肺”,每天吸引大量市民在这里散步、骑车、休憩。曾经的知青林场,如今经大坝升级改造、登山径设施建设后,档次有了很大提升,配套设施也越来越完善。每逢周末和节假日,成为市民和外地游客散步休闲的好去处。
龙光塔
江门人素有登高习俗,登上白水带风景区的龙光塔顶凭栏远眺,江门美景、西江雅致尽收眼底。
龙光塔位于江海区白水带风景区最高点牛山上,为11层仿宋琉璃瓦塔。塔高79米,其中贴金的塔刹高约18米,塔平面呈八角形,塔体比例适当、宏伟壮观、华美玲珑,为目前省内最高的仿古塔。塔上檐角飘逸,每个檐角配有一铜铃,微风吹过,铃声叮当。
龙溪湖公园
龙溪湖公园作为江门高新产业新城的核心生态公园,是一个绿化面积近10万平方米的湿地公园,以龙溪湖为核心,周边种植各种优质乔木,是高新区(江海区)重要的综合性大公园之一。这里集运动和休闲于一体,不仅有美丽的彩虹道赏心悦目,还有绿道、亲水栈道。
马降龙景区
世界文化遗产地、被联合国专家称为“世界最美丽的村落”的马降龙村,位于开平市百合镇,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之典范。因村落东面有一处形像骏马的马山,村落后又有一条形像蜈蚣的百足山,当地人以“百足为龙”,龙多兴风雨,村民希望以马来降住龙,保一方兴旺发达,故取村名“马降龙”。
该村有13座造型别致、保存完好的碉楼掩映在茂密的翠竹丛中,与周围民居、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登高远眺近观,疑为天上人间,有如翠竹绿浪丛中“海市蜃楼”惊现古城堡之感。
化龙桥
在龙脉下的新会学宫门外,有一座始建于明代的石拱桥,传说中桥下溪水流经这里化为龙气,故取名“化龙桥”。“因位处龙脉之地,有龙气汇聚,所以五邑大地之上,自古就遍出英才。”诸多传说之下,这样的说法也流传开来。 在化龙桥旁的新会学宫(新会博物馆),是新会现存占地最广、规模最大的古建筑。同一座新会学宫,却有着不同的“面孔”:社交媒体上,它是被称为“打卡”胜地的“小故宫”;博物馆业界中,它是保存着“木美人”等珍品的新会博物馆;古建筑专业人士眼中,它又有着山东曲阜孔庙和故宫太和殿的影子。新会学宫俨然成为江门五邑深厚文化历史的“活招牌”。值得一提的是,新会学宫,其顶梁与牌匾之上就有数条金龙,飘逸回旋于“波涛”之上,飞扬驰骋于“云海”之间,或起或伏,气势宏伟。
文化篇
品“龙”韵 非遗风采
“龙”文化:荷塘纱龙、陈山香火龙、三江龙乡游龙、司前金龙、三夹腾龙、护龙村舞火龙、礼乐龙舟、白沙茅龙笔,等等。
侨乡五邑山川毓秀,人杰地灵,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对外开放的历史,形成了别具一格的侨乡文化,其中,“龙”文化尤为明显,既有荷塘纱龙、陈山香火龙、三江龙乡游龙、司前金龙、护龙村舞火龙的舞龙文化;又有三夹腾龙、礼乐龙舟的龙舟文化,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江门五邑人民文明与智慧的结晶,是江门侨乡文化遗产中的宝贵财富。
宋旭民表示,江门五邑是岭南文化的核心地区之一,至今仍有很多与龙相关的文化习俗,如舞龙、赛龙舟、龙王信仰等。此外,江门很多村落都是单姓村,他们需要通过一些约定俗成的仪式维系本宗族的关系,舞龙、龙舟往往需要为数众多的人员合作,这是一种很好的维系宗族关系、锻炼族人意志的方式。因此,这些与龙相关的活动又往往是当地最重要的活动之一,至今仍然传承不止。
荷塘纱龙
荷塘纱龙,起源于蓬江区荷塘镇篁湾村的民间艺术,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据史料记载,荷塘纱龙始于宋朝,至今已有800年历史,舞龙技艺主要靠口耳相传传承至今,于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已成为荷塘海内外乡亲认祖归宗的文化纽带。
荷塘纱龙既可以在广场表演,也可以在舞台表演。夜间舞起来时烛光闪耀,上下翻滚,时明时暗,宛如一条不断滚动的彩虹,居高临下观看,大有“展翅欲凌三级浪,昂首直上九重天”的气概。春节、元宵、秋后及各种神诞庙会、喜庆盛典,都有机会看到荷塘纱龙的精彩表演。
陈山香火龙
陈山村地处江门市区与鹤山沙坪之间,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700多年前,李氏族人历经迁移,到此定居,还带来了极具特色的舞火龙习俗。
作为著名的广东省级非遗,陈山村一般在农历八月廿一前后举办舞火龙活动。根据鹤山非遗保护中心提供的资料,陈山香火龙并没有一条固定的龙,都是在举办舞龙活动前制作。按照传统,龙头插香3500支、龙尾插香1500支、龙身插香约15000支,此环节称“上龙香”,其中为龙眼上香称“点龙睛”。村民们借此沾龙气,祈佑家人幸福安康。整条龙插满香火,在黑夜中星星点点,犹如金鳞。
三江龙乡游龙
每逢春节,三江镇联和、新江两村民间都有舞龙的传统,这一传统民间欢庆活动,历史悠久。舞龙的传统可追溯到清朝嘉庆、道光年代,经过长时间的演变,逐步成为村民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生活安康等祈福活动,并吸引众多的外地群众前往驻足观看。三江龙乡游龙已于2009年被列为江门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龙是吉祥的象征,摸完龙头摸龙尾,寓意一年顺到尾。舞龙时,每个猪仔笼点燃蜡烛四支,把整条金龙照亮,使之光彩夺目,熠熠生辉。
司前金龙
司前金龙源于新会区司前镇石步村,于2009年被列为江门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每逢春节和元宵节,舞金龙都是石步村最盛大的传统活动。舞龙人员身穿金黄色丝绸衣,腰扎红绸带,随锣鼓起舞,从村里的李氏祠堂出发至每个村庄拜年。金龙所到之处,人潮涌动,爆竹声声,以祈求石步村风调雨顺,人们安居乐业。
三夹腾龙
三夹腾龙是鹤山古劳、沙坪等地每年端午期间赛龙夺锦的传统民俗活动,已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三夹腾龙历史悠久,有别于周边地区龙舟的漂移、转弯等技巧,当地采用直道冲刺的方式进行比赛,赛道长数百米,比拼龙舟“扒丁”的爆发力、耐力以及协作性,“力争上游、拼搏向上、团结合作”的龙舟精神代代相传,传承至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三夹腾龙传统民俗活动分成三个阶段进行,即起龙舟、赛龙舟、埋龙舟。其中,赛龙舟以农历五月初三、初四两天最为精彩。
护龙村舞火龙
每年中秋,在开平市赤坎镇护龙村都会上演舞火龙的节庆民俗活动,用稻草、竹子、榕树枝等扎火龙,并点燃香烛插在龙身上舞火龙,进行全村巡游庆贺。
赤坎镇护龙村舞火龙习俗始于明代,世代传承。数百年来,在赤坎这片大地上代代传承。护龙村舞火龙传统活动,已列入江门市级非遗项目、开平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条“火龙”在赤坎护龙舞动600多年,承载的不仅是护龙儿女对美好生活、中秋团聚的不变期待,也蕴藏着中华儿女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敬意和延续。
礼乐龙舟
《广东礼乐龙舟的保护与传承研究》介绍,清朝康熙十五年(1676年),礼乐开始出现大规模的龙舟竞渡活动,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如今,礼乐龙舟文化历久弥新,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彰显出旺盛的生命力。“一、二、三,‘扯离佢’!”每到端午节龙舟赛,“扒丁”的吆喝声铿锵有力,动作整齐划一,展示了“爱国爱乡、团结拼搏、奋楫者先”的礼乐龙舟精神。
白沙茅龙笔
一挥一划,笔走龙游。牵丝飞白,飘逸狂放。白沙茅龙笔制作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茅龙笔起源于明代,已有500多年历史,它以新会圭峰山茅草为主要材料,经多道工序精心制作而成,是传统手工制作的典范,是以植物纤维创新制笔的杰出代表,因其创始人是明代理学家、诗人、书法家陈白沙先生,因此又称“白沙茅龙笔”。
用茅龙笔书写的书法,笔锋特别,笔画中留有空隙,形成其他书法难有的“飞白”,笔画顿挫、拙重,别具一格。当年茅龙笔的发明,开创了茅龙书法艺术,震撼了书法界,一洗元代以来柔弱萎靡的书风,确立了其在岭南书法史上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