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市粮食产量突破99万吨,创近12年新高,超额完成省下达的粮食生产考核任务。 江门日报记者 郭永乐 摄
农业是经济社会民生的“压舱石”,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盘”。2022年,我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近600亿元,增长7.7%,增速全省第一,比省增速(5.4%)高出2.3个百分点。
从发布“农业产业招商地图”为乡村产业振兴“精准导航”,到六大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快速发展全链条总产值达530亿元、年均增长26%,再到全市粮食产量突破99万吨、创近12年新高,以及开发上市侨都特色预制菜产品超300款、销售额超3000万美元……回顾整个2022年,江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步伐愈发坚定和清晰。
更难能可贵的是,2022年面对疫情、复杂国际形势等风险挑战,江门有力担起大湾区农业大市责任,为全省农产品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为扎实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贡献了重要力量。
全年粮食产量突破99万吨,创近12年新高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2022年,江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工作,把粮食生产任务分解落实到县到镇到村,层层压实责任,有力担当起粤港澳大湾区“米袋子”“菜篮子”和“海鲜铺子”的重要角色。
回顾过去一年,我市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有力,2022年全市粮食产量突破99万吨,创近12年新高,超额完成省下达的粮食生产考核任务。此外,我市累计完成撂荒耕地复耕复种面积约2933.33公顷,超额完成省下达的1666.67公顷的任务目标。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连续多年在全省考评中获得前三名。
粮食产量不仅决定了人民群众能否吃饱肚子,还与社会物价水平、进出口贸易挂钩。可以说,把握粮食生产主动权,才能有利于稳住经济基本盘。江门这座“湾区粮仓”正不断做大做优,粮食安全责任考核连续四年全省优秀,为全省乃至全国守好国家粮食安全底线贡献了江门力量。
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江门粮食生产书写优“粮”答卷的秘诀在于农业生产机械化,加快“机器换人”,转变“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形象,让农机作业更加舒适、更加体面。
恩平市丝苗米产业园核心区内,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米全流程柔性动态协同工艺系统精准控制碾米设备、自动加工机等国内外先进的粮食加工装备,一年大米加工能力达10万吨;去年以来,机械育秧在台山市斗山镇等地风靡,实现育秧如“流水式”车间作业,1小时就可满足约3.33公顷水田的插秧需求,且育秧的发芽率、成活率比传统人工育秧方式更高;恩平马铃薯合作社推广应用冬种生产全程机械化,节约八成左右人力,为农民增收提供了强劲动力……
据统计,我市主要农作物综合化机械水平达67.5%,其中水稻达92%,农机化发展水平走在全省前列。在此基础上,我市以农业生产托管为抓手,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重点培育10家规模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星级组织,带动我市859家专业化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组织快速发展壮大。2022年我市农业统防统治服务面积同比增长83.5%,农机优势也在不断转化成为粮食生产高效高质的优势,防治经验在全国推广。
六大特色优势农业产业总产值达530亿元
做强优势特色农业产业,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客观要求,是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2022年,我市实现陈皮、大米、鳗鱼、马冈鹅、茶叶、禽蛋等六大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全链条总产值达530亿元,年均增长26%,快速发展势头强劲。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去年8月20日至21日,第四届广东茶叶产业大会、广东省农业龙头企业大会在“中国侨都”江门举行。这是一次振兴特色产业的生动交流,是一次舞动龙头企业的再次加速,更是一次统筹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文章发展的全新启航。
从一“叶”到一“业”,小茶叶成长为乡村振兴大产业。从茶产业综合产值近100亿元,到落地揭牌广东新茶饮创新基地,再到入选全省首批农业龙头企业总部基地……江门以更开阔的胸怀、更前沿的行动融入茶事业。“作为一个从事茶研究40多年的人,我一直以来都非常喜欢江门茶。”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刘仲华希望江门继续发挥独一无二的侨资源优势,全力打响“五邑和茶”区域公用品牌,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作为全国农产品的“明日之星”,我市另一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同样捷报连连:2022年全链条总产值达190亿元,并在“2022中国区域农业产业品牌影响力指数TOP100”报告中,以983.75的品牌影响力指数,力压五常大米、长白山人参、普洱茶等知名农业品牌,首次位居“2022中国区域农业产业品牌影响力指数TOP100”榜首,彰显出新会陈皮区域农业产业品牌持续做大做强的强劲势头,同时也体现了我市擦亮特色农业“金字招牌”取得的喜人成就。
与此同时,我市在2022年发布“农业产业招商地图”,为乡村产业振兴“精准导航”,以“全产业链”发展,全面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的布局。今年以来,我市成功入选2022年国家24个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名单,为全省唯一入选城市;成功创建1个国家级广东丝苗米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和开平茶叶、开平丝苗米、蓬江预制菜3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形成“1+13+27”国家、省、市现代农业产业园梯次发展格局,乡村产业快速发展。
开发上市侨都特色预制菜产品超300款
预制菜一头链接田间地头,一头链接市民餐桌,是“民生菜”,也是“经济菜”。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我市抢抓预制菜产业风口机遇,出台《江门预制菜十二条政策措施》,成立全省首个地级市预制菜产业联盟,加快建设“一园四区”预制菜产业园,大力支持蓬江区预制菜产业园成功创建首批预制菜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布“江门十二菜”首批侨都预制菜名录,把发展预制菜产业作为链接一二三产融合和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有效途径。
古井烧鹅、黄金煎粽、海鲜味高汤杯粉、海豚鲜生人参龟汤……在去年举行的江门市首届“侨都预制菜”云上擂台赛活动上,随着一道道饱含侨乡特色的预制菜品依次登场,赛场内香气四溢,氛围十分热烈,一道道精美的预制菜在味蕾的碰撞中进行巅峰对决。
“参赛的预制菜品都非常不错,质量都很高。例如广东益膳食品有限公司的陈皮猪脚姜、江门市新会区古井恒益食品有限公司的古井恒益烧鹅、台山市信利食品有限公司的当归玉竹乌鸡汤等预制菜品,都让我眼前一亮。”专业评委、江门市烹饪协会常务副会长赵丽屏说。
在刚刚过去的春节,预制年夜饭成为一种潮流。1月4日,江门预制菜产业联盟在广东·江门大湾国际食品交易中心举行江门年夜饭发布品鉴会,通过发动预制菜重点企业进行优势产品组合,推出江门年夜饭“四菜一汤”系列礼盒套装,将地道五邑味预制为五邑华侨思乡团圆的记忆味道。广东益膳食品有限公司经理梁金润表示,今年他们的产品非常受欢迎,春节前近一个月每天都在加班加点生产,市场反响热烈。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如何让预制菜成为农产品食品化的有效载体,通过预制菜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并以预制菜带动新消费市场,具有重大意义。“据统计,2022年,我市开发上市侨都特色预制菜产品超300款,2022年向国内外销售‘侨都预制菜’6200多吨,销售额超3000万美元。”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