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区域和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王福强是一名留学归国人员,他自2016年起便持续研究关注粤港澳大湾区,曾担任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牵头人。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方案出台后,王福强一直高度关注并保持跟踪研究,近日,他接受南方+记者专访,就广东如何用好两个合作区政策利好、怎样推进软硬环境融通、各地从哪里入手接受两个合作区辐射带动等关键问题畅谈了自己的认识见解。
王福强。受访者供图
王福强表示,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方案含金量非常高,国家给予最有力政策支持、赋予最宽松制度环境,建议两地在通关便利化、科技创新合作方面先行先试,积极推进与港澳规则衔接、机制对接。
两个合作区为深化改革探路领航
南方+:两个合作区方案出台前,广东已有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两大国家战略落地。怎么看两个合作区建设带来的新机遇?
王福强:继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后,中央决定提升横琴、前海的战略层级,体现了对粤港澳一以贯之的关心、支持和厚望。这为粤港澳大湾区繁荣发展提供了新的有力的支撑平台。
我从四个方面来理解建设横琴、前海合作区的重大意义:“一国两制”新实践、为深化改革探路领航、构建对外开放的新极点、高质量发展的新平台。
具体可从三个维度来理解:首先是港澳视角,“一国两制”在港澳多年实践,成效显著,同时也需要与时俱进发展。在新时代更好落实“一国两制”构想,需要推动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共享祖国改革发展红利,两个合作区可以成为港澳融入国家的重要平台。其次是内地视角,当前改革进入深水区,开放也进入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制度型开放转变的新阶段。在这个阶段,两个合作区可为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探索路径、积累经验,成为压力测试区。最后是国际视角,当前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保守主义、单边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我们需要谋划一些高端开放平台,以点带面支撑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总而言之,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率先推进规则对接,有利于港澳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对于深入实施好粤港澳大湾区战略至关重要。
横琴前海迎来宽松制度环境
南方+:如何看待两个合作区的政策含金量?
王福强:横琴、前海合作区的政策含金量非常足,在我看来,国家给予了最有力的支持政策,提供了最宽松的制度环境。
一是争取了事实上自贸港的政策。横琴方案实现了贸易、投资、资金进出、人员流动、车辆运输、数据流动“六个自由”,这是自由港才具备的政策框架,可比肩海南自贸港。
二是管理体制机制的突破。横琴方案提出“粤澳共商共建共管共享新机制”,实质上构建了一个民商事法律协同港澳、对接国际的制度体系,这是一个重大的探索。
三是产业政策有突破。比如15%的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跨境金融的对外开放,非金融企业外债项下完全可兑换,极简的行业准入政策——承诺即入制,这些都含金量十足。
四是创新发展的优先权。比如,横琴方案中允许“率先在改革开放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大胆创新”;前海方案明确提出“加快科技创新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此外,实现法治化是打造高水平营商环境最核心的内容。前海方案中专门提到“提升法律事务对外开放水平”,明确允许/支持“探索不同法系跨境法律规则衔接”等。目前在国际贸易领域普遍适用英美法系的法律,在前海可选择性适用,有助于得到更多国际商事主体的认可。
南方+:广东接下来应如何把中央赋予的好政策用好用足,推动两个合作区建设稳健起步?
王福强:在我看来,接下来广东推进两个合作区建设,重在深入挖潜,建议可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积极争取中央授权。在推动方案落地实施过程中,一旦出现与既有政策不匹配,可基于改革目的一致性的原则,主动向上汇报沟通,争取配套措施。二是激发社会创造热情。珠三角创新一直以来很活跃,要采用包容审慎监管模式,建立容错机制,鼓励创新,包容失败,特别是包容政策失误,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三是积极对标国际标准。政策红利有阶段性,会慢慢消解。要继续保持好的发展势头,就要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制度体系,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将政策红利逐步转化成开放红利,从而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王福强。受访者供图
以科创为突破口推进“软”对接
南方+:在“一国两制”框架下,推进与港澳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对此你有何建议?
王福强:实现粤港澳软对接,涉及三种法律、三种货币、三个关税区,如何变“制度之异”为“制度之利”?横琴、前海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压力测试区、试金石,可以率先探索软对接,先行先试寻求突破。
首先是进一步推动通关便利化,目前粤港、粤澳已有“一地两检”“合作查验一次放行”等探索,但目前通关时间仍有提升空间,今后可以积极探索基于信用互认框架下的快速通关。
其次是加强科技合作。广东产业转化能力强、市场主体活跃,港澳基础研究能力强,二者在创新合作上有巨大潜力。科创合作涉及科研设备、仪器、生物制品、人才、资金等要素,以及监管制度的对接等,需要强化建立这些方面的联通。
此外,在民生领域方面也有广阔合作空间。比如,内地创新活跃,产业基础好,可以为港澳青年提供更多发展机会,现在港澳青年可以报考内地事业单位。以后类似的突破还会更多。
南方+:横琴方案提出,要促进境内外人才聚集,建设国家级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广东如何用好两个合作区平台,吸引更多海外人才来大湾区创新创业?
王福强:近年来,随着祖国日渐强盛,海外人才有加速回流的趋势。广东理应抓住这一重大机遇,有所作为。具体到两个合作区平台,建议可在以下几方面发力:一是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国际人才看重的,首先是制度环境,这就需要对标先进,在政府服务、权益保护、生活便利等方面提供更好服务,同时提供更加公开、透明、可预期的制度环境。二是提供有利于支撑其创新创业的配套服务。比如在科研项目申请上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帮助;在科研资金跨境使用时需要有灵活的应对措施;在创办企业时给予必要支持。三是要提供有竞争力的税费制度。与国际接轨的税收制度,是两个合作区方案中的一大亮点。后期要出台细化实施方案,明确适用主体、对象、期限等。
各地可加强产业链协同“借梯登高”
南方+:广东各地市应如何抓住两个合作区机遇,加快对接融入?
王福强: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发展潜力无限,但毕竟物理空间有限,因此政策红利肯定会外溢,相邻地区势必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近水楼台先得月,珠海率先受到辐射带动,建议可以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一是在洪湾等一体化区域,适度超前布局必要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园区,以支撑配合横琴的发展;二是积极争取扩大自贸区范围,可考虑机场、港口、高新区等地作为备选地;三是努力推动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经济新特区上升为国家战略。
其他各市可结合自身实际,着重从下列四个方面寻找合作空间。一是通过产业链协同深度参与。比如,肇庆有南药基础,横琴产业发展其中一个主攻方向是中医药产业。可以探索尝试将中药材的种植、交易和精深加工环节放在肇庆,将出口贸易、科研等环节放在横琴。二是通过提供“飞地”形式对接参与。比如横琴要发展先进制造和科创产业,但空间有限,对于空间需求较大的项目(如飞机制造)难以实施。完全可以与周边地市协同发展,通过设置园区“飞地”,将其中的制造环节放在当地综保区,采用“境内关外”的模式来实现共同发展。比如江门拥有大片未开发的土地,在这方面颇具优势。三是从着眼服务两个合作区的发展定位入手。横琴要配合澳门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但客观来看,目前旅游业态、旅游线路都相对单一,而其他区域则可以提供丰富的业态和线路。比如相邻的中山就有独特优势。四是加强对接服务业开放带来的制度利好。比如在教育、医疗等领域引进的市场主体,可以在两个合作区注册落地,但可以放在其他地市具体运营,实现“窗口+本部”联动。在这方面,广州的机会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