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发展,交通先行。交通决定城市发展格局,交通决定区域未来命运。
根据江门人才岛整体规划方案和设计理念,全岛要构建起“道路等级清晰、路网密度均匀、道路间距合理、功能明确和设施完善”的道路交通系统,为此需要新建和改造道路共计90余条,涵盖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和景观路等。
自去年江门人才岛建设驶入快车道以来,交通建设始终是其中重要的一环。数据显示,2020年人才岛要建设项目45个,其中道路交通项目17个,目前在建项目31个,其中道路交通项目11个,道路交通项目占比可见一斑。
经过一年多的强力推进,岛上交通正按照规划理念加速“落地”,全岛交通面貌大为改观:“断头路”在不断接通,慢行景观路在加速延伸,市政路网的“小街区、密路网”特点逐步呈现,“两横六纵一环”的道路系统结构逐渐成型,连接城市中心路网的过江隧道项目已有序启动……
内联外通的交通格局,为人才岛整体开发提供可靠的交通支持,更进一步强化了人才岛融入大湾区建设的“硬联通”,为江门人才岛增添新的强大动能、激活新的发展潜力。
统筹/张茂盛 文/罗霈 张家麒 图/刘琼 罗霈
A 优化方案
构建“两横六纵一环”格局
交通是城市发展、保障、运行的永恒主题,也是城市重要的基础功能和形象标志之一。
2018年,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崔愷及其团队多次前往潮连岛考察研究,根据人才岛现状谋划未来规划发展方向,其中梳理和优化全岛的交通格局是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梳理得知,人才岛原有内外交通特点如下:
与外部的主要联系通道是潮连大桥、荷塘大桥和广中江高速大桥;
其中潮连大桥与岛内交通干道潮连大道相连,随着未来人才岛的发展建设,潮连大道组合式环岛交通方式亟待优化;
荷塘大桥连接连荷路,这一段道路等级较低,机非混行,道路两侧旧厂房较多,无法体现中心城区应有的城市风貌;
外环堤顶路是重要的交通干道,道路等级低、路面窄,缺乏人行道及应有的交通设施,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其余岛内道路横断面较窄,大部分未设置人行道,难以满足未来机动车和慢行交通需求,且皆存在舒适性、安全性较差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结合人才岛建设发展所需,2018年9月完成的江门人才岛总体概念规划提出,在岛内交通规划方面,全岛要围绕“道路等级清晰、路网密度均匀、道路间距合理、功能明确和设施完善”的总体方向推进,构建“两横六纵一环”的组合式环岛交通闭环格局,“‘两横”为潮连大道、振兴大道,“六纵”为连荷路、嘉和路、青年路、潮中路、祥和路和兴业路,“一环”为环岛景观路。
B “大动脉”振兴大道一期进入尾声,全岛环绕式交通景观带可期
“主干道是至关重要的!经过走访了解,全岛只有一条贯穿前后的主干道,就是潮连大道,这显然无法满足城市未来的发展需要。所以在后来的整体设计思路里面,要再新建一条与潮连大道平行、第二条贯通全岛的‘大动脉’,即振兴大道。”中铁建科江门人才岛投资有限公司建设管理部副部长刘青坡说道。
振兴大道全长6.65公里,在今年疫情防控形势向好后,作为纳入首批复工复产的工程,其一期建设目前已经进入尾声,二期建设已然启动。笔者6月26日来到振兴大道一期工程所在特成沙片区发现,长度约385米的双向四车道已建设完成,车道两侧的非机动车道设置有骑行道与公交车停靠点,道路景观绿化色彩层次分明。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江门人才岛项目设计负责人张薇介绍说,振兴大道建成后,将承接潮连大道交通枢纽压力,为岛内居民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
环岛景观路,是江门人才岛交通的一大亮点,其利用原有堤顶道路改造成慢行系统,兼具休闲景观等功能,向内建设8米宽车行道,实现人车分流,最大程度满足居民环岛休闲游览的需求,最终将建设成为全岛环绕式交通景观带。
目前其试验段已建成,成为全岛对外呈现的第一张立体景观名片:堤内是宽度30—44米的休闲景观带,花木景观、林荫步道、休闲设施齐备;堤外是宽度12—100米的自然修复带,遍布花木奇石,景色怡人。尤其是今年5月后,该路段进行了灯光照明功能提升,成为一个广受市民喜爱的夜间网红打卡点。该路段通过互动投影、书法刻石等展示江门文化内涵,提升照明层次,并结合环形连续的自行车道、跑步道、散步道、休闲设施,成为了高标准、可观可游、可骑可跑、可听故事、人车分流的示范性环岛滨江景观带。
“整个环岛景观路全长约17公里,计划于2023年全面建成相连。目前试验段1.55公里已建成,A片区2.807公里和F片区特成沙段1.4公里也已基本完成。届时与正在施工的B片区和D片的环岛景观路相连,就能形成全岛环绕式交通景观带。”刘青坡说。
C 打通“断头路” 加密支路网,畅通城市发展的“毛细血管”
如果把城市的主干道比作“大动脉”,那么其余纵横的各支路、小路则是“毛细血管”。
据介绍,设计团队在初期现场调研时发现,岛上“毛细血管”问题较多:道路布局杂乱、无明确功能分区,一些“断头路”造成市民通行不便和道路长期堵塞等问题,因此,设计团队提出以“小街区、密路网”为原则,畅通“毛细血管”:打通“断头路”;增加全岛次干路、支路网的密度,扩展全岛交通形式;并设置公共服务、市政公用、交通等配套设施,提升公共空间和地下空间利用率。
作为众多待畅通提质的“毛细血管”中的一支,也是“两横六纵一环”中的一纵,青年路是全岛现阶段主要的商业街,也是贯穿全岛南北的重要交通道路,该路原本路面狭窄坑洼,颠簸难行,将规划建设成为展示潮连文化与时代风貌的特色文化街。今年以来,人才岛在青年路开展风貌提升工程,除对道路两旁外立面进行美化外,还对道路本身进行改造提质,原本杂乱的多线、污水管网等都埋到了地下,集纳到综合管廊中。6月27日,笔者在青年路改造建设现场看到,道路两旁外立面改造工程已经完成,两旁的非机动车道的围挡已拆除;车行道上,沥青铺设完毕,非机动车道已画好了骑行道,路牙边的每一段距离将布置绿化。中铁十六局集团江门人才岛项目党支部书记雷宏介绍,目前该路段车行道路面的沥青已铺设完成,计划9月底全面完工,青年路将成为一条既有“面子”也有“里子”的靓路。
明清祠堂群是江门人才岛最具特点的文化要素之一,但数十间祠堂却分散在各社区,为打通各社区间的公共交通,同时更方便未来游客前往参观,项目规划采用分离过境的方法,控制交通流量,降低内部路网压力;同时,致力于加快打通“断头路”,优化交通路线,加强公交线路布设。
“我们下一步将继续加快推进其余‘五纵’和诸多内街小巷等道路建设。”刘青坡说。
D 连接对外交通,加快融入大湾区建设
要紧抓发展机遇,加快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达便捷的对外交通网络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因水而兴的潮连,曾一度是商船、洋船停泊的驿站和出发地。道光年间的海上丝绸之路商船,潮连船队占十分之一,是广东商帮重要的组成部分。
上世纪90年代,潮连进入更为快捷的陆路交通发展时期。1996年,连接江心小岛与市中心的潮连大桥建成,结束了潮连千年孤岛的历史;1999年,连接潮连和荷塘的荷塘西江大桥建成通车,进一步畅通潮连与周边城市的沟通;2016年,起于江门荷塘与顺德均安交界的中兴一路的广中江高速一期建成通车,成为潮连岛首条与周边城市快速联系的重要通道,对江门人才岛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有着重要意义。目前,从江门人才岛前往广州、佛山、中山等地都仅需1小时,初步实现了大湾区主要城市间1小时通达生活圈。
交通的互联互通带来了技术和人才的互联互通,腾讯、华为等世界500强企业,华为ICT学院、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等教育工程也相继落户人才岛,这些又为全岛引入更多来自珠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的高素质人才创造了条件。
E 过江通道连接城市中心路网,进一步加强与蓬江主城区联动效应
根据未来发展规划,江门人才岛共将建设三条过江通道。分别为嘉和路向西南穿越西江连接市区的过江通道、嘉和路向东北穿越西江连接荷塘镇的过江通道和F片区振兴大道向南穿越西江连接江海区的过江通道。届时,江门人才岛将形成对外更加四通八达的成熟交通网络格局。
今年4月,蓬江区人民政府官网发出公告:连接江门人才岛与滨江新区的发展通道建设项目方案公开征求意见。项目投资估算总额约为32亿元,工程计划于2020年12月开工,2024年6月份竣工,施工工期42个月。项目被列入了2020年江门市重点项目计划,今年计划投资1000万元。
根据此前《发展通道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20年4月)》提出的推荐方案:发展通道项目计划建设主线长约915米的过江隧道。其中,蓬江区侧隧道主线双向六车道越江后沿发展大道敷设,在港口路以东300m附近接地,并以高架桥型式上跨港口路。洞口设于港口路以东350m处,距甘化路约500m;盾构工作井设于规划甘化路以东230m处。江中盾构段左、右结构保持20m左右的净距。江门人才岛侧采用坡入地,隧道主线双向六车道越江后沿规划嘉和路敷设,在环岛路以东200m处设置盾构工作井,隧道洞口设于潮连大道以西350m处,隧道接地点位于潮连大道以西200m处。
“发展通道的建设,将进一步增强江门人才岛与中心城区交通的连接与沟通,加强蓬江主城区与江门人才岛的联动效应、经济互动效应,这对蓬江区乃至江门市产业发展、教育资源融合、全域旅游串联、乡村振兴等方面都将具有重要意义。”刘青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