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区政协调研组在深中通道管理中心听取项目介绍。
新会区政协调研组到深中通道项目现场调研。
深中通道即将通车,届时将极大便利珠江口东西岸的交流。从新会到深圳,耗时仅需1小时,将有力促进新会、深圳两地的基础设施“硬”联通、规则机制“软”联通、人文交流“心”联通。
为抢抓“大桥经济”发展机遇,深化新会与深圳的对接合作,近日,新会区政协经济和资源环境委员会组织政协委员和相关部门负责人20多人到深中通道项目现场调研,并对新会区政协2024年一号提案《关于抢抓“大桥经济”发展机遇,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化与深圳等先进地区对接合作的建议》进行首次调研督办。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冯瑶君 通讯员 武有
瞄准“大桥经济”
深化与深圳的对接合作
“去年,我区锚定习近平总书记赋予粤港澳大湾区‘一点两地’定位,按照省、市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工作部署,与深圳对接合作领域不断扩大,全区洽谈引进深圳投资项目26个,投资额达146.18亿元。今年,随着深中通道等重要交通通道即将开通,我区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主动对接深圳等先进地区的发展水平必将进一步提升。”当天下午,新会区政协调研组乘坐大巴车从三江高速路收费站出发,直抵深中通道项目现场调研。
结合“深圳所需,新会所能”,今年年初,新会区政协组织政协委员聚焦“大桥经济”,结合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从对接深圳链接更多资源、推动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打造新会特色大湾区合作平台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形成政协提案《关于抢抓“大桥经济”发展机遇,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化与深圳等先进地区对接合作的建议》,并作为2024年一号提案,由区委主要领导领衔督办。
“为了把一号提案办出成效、办成精品,具体督办任务由政协主席会议统筹安排,并视实际情况安排在提案办前、办中、办后进行,于今年11月底前完成。”新会区政协经济和资源环境委员会负责人林悦旺表示,新会区政协将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港澳融合、深江合作为牵引,由区委主要领导牵头督办并主持召开提案办理情况汇报会,组织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和区直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努力在打造江门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桥头堡”上实现新突破,推动新一轮高质量发展。
调研当天,在深中通道管理中心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新会区政协调研组乘坐大巴车经中山大桥、万倾沙互通、伶仃洋大桥,到西人工岛,进入总长6.8公里的特长海底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听取深中通道建设情况及技术特点介绍。
深中通道东起深圳市前海合作区,西至中山市翠亨新区,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于一体,全长24公里。据介绍,深中通道采用东隧西桥方案,由6.8公里的特长海底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主跨1666米的伶仃洋大桥,主跨580米的中山大桥,长约11.4公里的非通航孔桥,以及东、西人工岛和互通立交等关键构造物组成。其中,伶仃洋大桥获桥梁界“诺贝尔奖”——“乔治·理查德森奖”,是广东省首个获该奖项的桥梁工程项目。
深中通道路面平坦宽阔。桥面已完成沥青摊铺,路面行车道已开始划线,指示牌、路灯陆续安装到位。往返深圳、中山两地的路牌上清晰可见“深圳”“宝安机场”“江门”等字样。
站在伶仃洋大桥上,只见大桥主塔高耸入云,气势恢弘。整座大桥宛如一条钢铁长龙蜿蜒于茫茫大海,壮观异常。
“深中通道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域,是国家高速公路网G2518跨珠江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北距虎门大桥约30公里,南距港珠澳大桥31公里,起于深圳机场互通立交,与广深沿江高速二期相接,向西跨越珠江口,在中山马鞍岛登陆,与在建中开高速对接,并通过连接线实现在深圳、中山及广州登陆。”深中通道管理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说,深中通道全线采用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时速为100公里,是目前世界上综合建设难度最大的跨海集群工程,“我们站立的伶仃洋大桥,正是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的最中心点”。
链接“一点两地”
推动高质量协同发展
深中通道通车后,深圳、江门两地将形成“一小时生活圈”。拥抱“大桥经济”,新会区做好充分准备。
“为全方位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综合交通体系,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的互联互通,新会区近年来致力于构建‘外联内畅互通’的区域交通格局,成功打造‘153060’出行交通圈。”调研现场,新会区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目前,新会区已实现各镇15分钟内上高速,乡镇与城区30分钟联通,城区与大湾区中心城市60分钟联通。
“近年来,深江两地的交流合作频繁。随着深中通道通车时间越来越近,越来越多的深圳企业到我区考察,我区将迎来一个高质量发展的春天。”新会区政协常委、崖门新财富环保工业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裁朱英杰表示,今年春节前,60多家深圳企业到新财富环保工业园区考察,更多的企业已“约好了时间”。“相信随着深中通道的通车,会有更多产业、订单、消费和人才流至新会,助推新会发展。建议我区抢抓重大机遇,借助深圳力量,解决我区在交通、产业、城镇化等方面的问题,把我区高质量发展的潜力点充分激发。”朱英杰说。
“深中通道和黄茅海大桥将于今年建成通车,各界都很期待,这些都是我区今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利好因素’。深中通道开通后,从优化产业资源配置,到开展产业链协同合作,都将为新会带来多方面变化。”率队到深中通道开展调研活动的新会区政协副主席苏伟雄说。他表示,新会区正结合“百千万工程”推进高速沿线绿化美化工作,让城市变得更美。随着深中通道的开通,人流、物流、信息流将实现高速运转,新会与深圳变得更近,竞争优势也变得更大,“土地优势、园区优势、产业优势、成本优势、侨资源优势、珠西枢纽优势等会更加突出”。
“从国际三大湾区的发展经验来看,交通先行、产业为基是普遍规律。新会位于粤港澳大湾区承东启西的关键节点,将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很大的受益者。”新会区政协调研组指出,前段时间省政府发布《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发展规划》,其中有10处内容直接涉及新会区,明确支持珠江口东岸企业参与银湖湾滨海新区建设,并提出加强珠海、江门、阳江沿海港产城资源统筹与合作发展,向东承接香港、深圳外溢的城市功能和产业转移,向西辐射带动粤西发展。此外,在江门规划建设66平方公里面积的深江经济合作区,新会区占56.9平方公里;16平方公里的粤港新型工业化合作示范区,新会区占10平方公里。
“建议我区着力推动‘硬联通’,加快搭建融通湾区交通大格局,进一步提升江门站珠江西岸第一大轨道交通枢纽地位,加快推进珠肇高铁江门段、深江铁路江门段建设,推动广佛江珠城际启动建设,抓紧完善深江高铁南延线预可研报告,争取纳入上位规划并推动早日落地开工,加快融入大湾区轨道交通一体化发展。”新会区政协调研组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