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市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 开平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胜利召开
奋力在“百千万工程”中彰显新作为、干出新业绩、创出新辉煌
1月30-31日,开平市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胜利召开。
1月29-30日,开平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胜利召开。
江门日报讯 (文/图 记者/李淑珩) 1月30-31日,开平市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胜利召开。来自开平市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的人大代表,肩负着全市人民的重托出席大会,依法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共谋发展大计,共绘美好蓝图,为奋力再造一个现代化新开平贡献力量。开平市委书记、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余中华出席会议,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小曼代表开平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宝贞向大会作开平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市政协主席林国宁出席会议。
开平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过去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开平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开平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开平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开平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省委“1310”具体部署,落实江门市委“1+6+3”工作安排和开平市委关于优化提升“六大行动”要求,积极落实“狠抓落实年”要求,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奋力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在撤县设市30周年的历史时刻,开平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亿元大关,被确定为省“百千万工程”创先类县(市),获批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今年,开平市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力再造一个现代化新开平。
开平市委将今年确定为“改革攻坚年”,开平市将认真落实有关工作部署,以改革的方式、创新的办法、攻坚的力度,解决制约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全力争当试点、争创示范。2024年,开平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以上、力争达到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0%以上,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3.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0%,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镇新增就业6000人以上。
开平市将重点抓好八个方面工作。一是围绕“一点两地”全新定位,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创新绩。高标准推进软硬联通,高水平推进区域合作,高质量推进文旅融合。二是坚定实施“百千万工程”,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创新绩。加强产业平台建设,加快镇域进阶跃升,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三是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创新绩。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壮大优质企业梯队,巩固建筑产业优势,提升科技创新引领能力,做强技术人才支撑。四是推动扩内需稳外贸,推动新发展格局构建创新绩。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大力激发消费潜能。五是大力实施“改革攻坚年”,推动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改革创新绩。持续完善招商引资机制,持续加强发展要素保障,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持续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六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绿美开平生态建设创新绩。全面提升生态绿化品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大力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七是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推动民生社会事业创新绩。夯实民生保障工作,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更高水平的健康开平,大力丰富文化供给。八是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法治开平平安开平建设创新绩。坚决守住安全发展底线,提高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锚定目标抓落实,争先创优勇担当。站在实施“百千万工程”的新赛道上,开平市要以忠诚为党护党、全力兴党强党为根本使命,强化政府自身建设,打造人民满意政府,奋力在“百千万工程”中彰显新作为、干出新业绩、创出新辉煌。
开平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指出,在开平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开平市人大常委会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按照“狠抓落实年”工作要求,顺利完成开平市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2024年,开平市人大常委会将按照“改革攻坚年”工作要求,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以“争当试点、争创示范”的精气神,立足人大职能,发挥人大优势,展现人大作为,为奋力再造一个现代化新开平贡献人大力量。
会议票决产生了2024年开平市10项民生实事项目;关于开平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关于开平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4年计划的决议草案、关于开平市2023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4年预算的决议草案、关于开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关于开平市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关于开平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均获通过。
江门日报讯 (文/图 记者/敖转优) 1月29-30日,开平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胜利召开。会议听取和审议了政协第十四届开平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提案工作报告,选举政协第十四届开平市委员会副主席、常务委员,审议通过开平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决议。1月29日上午,在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声中,开平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开幕,开平市政协委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为开平新时代新发展凝心聚力、建言献策。开平市委书记余中华,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小曼,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宝贞等应邀参会并在主席台就座,市政协主席林国宁代表政协第十四届开平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作工作报告。
报告指出,开平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以来,开平市政协以服务高质量发展为主线,聚焦中共开平市委中心任务,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断提升履职质效,为高水平推进开平现代化建设展现了政协新担当、新作为。
2024年,开平市政协常委会工作总体要求是:围绕中共省委“1310”具体部署、中共江门市委“1+6+3”工作安排以及中共开平市委“六大行动”工作要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加强思想政治引领,积极建言资政,广泛凝聚共识,加强自身建设,不断开创新时代政协工作的新局面,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力再造一个现代化新开平作出政协新的更大贡献。
一是强化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更高站位筑牢政治根基。通过强化党建引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进一步完善以政协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为引领的学习制度体系,持续抓好“同心聚力 履职为民”党建工作品牌建设,以高质量党建促进高质量履职。
二是强化履职担当,以更实作为服务中心大局。聚焦中共开平市委“改革攻坚年”工作要求,围绕纵深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全力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深入推进绿美生态建设等重点任务开展协商,积极提出意见建议;围绕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优化营商环境、发展新型农村经济、吸引侨智侨资等方面精选议题,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协商建言;围绕群众关心关注的就业、创业、教育、医疗、养老等关键领域以及实际问题,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
三是强化团结联谊,以更新举措汇聚共识力量。画好凝聚共识的同心圆,把凝聚共识贯穿于政协视察考察、调查研究、协商议政、民主监督等履职活动各方面、全过程;完善政协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充分发挥政协委员工作室、历届政协委员联谊会等平台载体作用,深入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策,积极传递中共开平市委、开平市政府的声音,为推动开平高质量发展广泛凝聚共识。
四是强化自身建设,以更严作风提升履职质效。建立健全政协委员履职保障机制,为政协委员履职搭好平台、建好阵地,推动专委会更好成为政协履职的重要载体、联系服务政协委员的桥梁纽带;发挥政协委员主体作用,加强政协委员履职能力培训,完善“四个一”政协委员履职机制;提升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的自律意识,以更高标准、更严作风、更优服务,开创新时代政协事业发展新局面。
报告指出,2024年,开平市政协常委会将坚持政治引领、在强化担当上再发力,坚持围绕中心、在服务大局上再发力,坚持开拓创新、在提质增效上再发力,坚持增进团结、在凝聚共识上再发力,着力提升提案质量、提案办理质量和提案服务质量,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彰显政协智慧和力量。
1月30日下午,闭幕大会举行。余中华代表中共开平市委向大会的圆满成功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余中华指出,过去一年,开平市政协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坚持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为开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政协智慧和力量。
余中华强调,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开平市“改革攻坚年”。希望开平市政协和广大政协委员坚定发展信心、保持发展定力,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共开平市委的部署要求上来,传承和弘扬侨乡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全面激活改革、开放、创新“三大动力”,为开平现代化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一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从严从实抓好政协党的建设;二要充分发挥优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协商议政;三要广泛凝聚共识,汇聚团结奋斗正能量;四要加强自身建设,不断夯实人民政协履职基础。
余中华表示,中共开平市委将一如既往地高度重视、全力支持政协工作,不断加强和改善对政协工作的领导,为政协开展工作创造良好条件。各级、各部门要支持政协参政议政,积极倾听政协委员的意见和建议,主动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着力巩固发展党委重视、政府支持、政协主动、各方配合的政协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