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看抖音直播只知道‘一二三,上链接’,现在才了解到,原来直播机位、现场光线、产品介绍这些都大有讲究……”日前,在礼乐街道威东村党群服务中心会议室,一场由江海区乡村振兴人才驿站组织的农村电商技能培训班吸引了辖区餐饮、种植、腊味制作、水产养殖等近100名本土行业人才参加。这场培训不仅是一次技能提升的机会,更是江海区乡村振兴人才驿站推动乡村人才培育、赋能“百千万工程”、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江海区高度重视人才工作,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工作理念,持续建强乡村振兴人才驿站,不断优化硬件设施、丰富驿站功能。自2022年启用以来,江海区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在汇聚人才、培育人才、服务基层等方面切实发挥了主阵地作用,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百千万工程”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障。江门日报记者 陈婵 通讯员 区仁才
建立培训机制
打造人才“充电站”
人才是第一资源,在推动“百千万工程”过程中,要用心引才、悉心育才、精心用才,让人才引领各领域的发展。
江海区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围绕本地特色和人民群众对专业技能的需求,以提升人才综合素质为目的,构建“政府主导+专门机构+多方资源”的人才教育培训机制。一方面,通过定期举办专题学习培训会和座谈会,邀请专家教师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展专题授课,组织人才代表谈心得感悟,帮助人才学深悟透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另一方面,大力开展乡村技能培训,培养一批懂农业会技术的乡村技能人才,打造人才“充电站”,为乡村振兴“充电储能”。截至目前,该驿站累计开展葡萄、桃花等农业种植培训8场次,开展龙舟、木雕等非遗文化学习13场次,培训人数累计达500人次,切实提高乡土人才素质,强化本土人才孵化培育。
与此同时,江海区乡村振兴人才驿站还充分发挥驿站专员熟悉属地情况、与本土人才联系紧密的优势,推动人才政策宣传走深走实,激发人才政策引才聚才效应,先后开展江海区“5+2”人才政策、实用型人才政策等系列政策宣讲会8场次,组织专员进社区、进企业开展“面对面”宣讲110余次,实现人才政策通达“零距离”,做到政策宣传“全覆盖”,帮助用人单位更好利用政策招才聚智,帮助人才进一步掌握政策、享受待遇,安心在江海发展。
立足阵地优势
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在外求学时,我深深感受到大城市的繁华,但少了一份对大自然的亲近感。这次回到家乡,我在长廊生态园亲身体验乡村旅游文化。看到家乡发展势头这么好,旅游事业做得这么有特色,我感到非常高兴和自豪,也愿意把江海区介绍给更多同学、老师,让他们来这里看一看,玩一玩。”今年寒假期间,返乡大学生小纯(化名)参加了江海区乡村人才驿站组织的一场人才联谊活动,她与乡村工匠、高层次人才等80多名乡村人才走进江海区特色乡村游景点——长廊生态园和都市农业生态园,以及广东冰冰护理用品有限公司等地参观学习,“此次活动让我收获良多,里面的许多东西都让我感到十分新奇”。
为畅通各层次人才的交流渠道,江海区乡村振兴人才驿站积极组织特色活动,搭建人才互动平台,让本土人才了解江海发展的良好势头,吸引更多本土人才回乡创业就业,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立足阵地优势,该驿站整合多方资源,设置人才工作室、人才培训室、人才沙龙活动厅等功能区域,定期组织创业指导、行业沙龙等人才活动,营造良好的干事创业环境,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配备专职人才工作者,依托驿站设立“一站式”服务窗口,为人才提供政策咨询、补贴解答等形式多样的服务,切实为不同类型人才排忧解难,打通人才服务“最后一公里”。建立健全人才信息资源库,深挖本土人才资源,梳理出50名乡村工匠名单,为进一步开展“一对一”人才服务打好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农村电商和直播带货的兴起,江海区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创造性打造“人才直播间”,开拓人才“新舞台”。成功举办“寻味礼乐 传统食品 本地味道”手工腊肠制作体验直播活动,让人才在线上进行传统技艺传授、非遗文化传承以及特色产业宣传。邀请市级非遗传承人、著名礼乐龙舟制作工匠区焯贤进驻驿站并建立“龙舟制作技艺传承人工作坊”,依托驿站开展龙舟制作技艺学习交流活动,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江海区乡村振兴人才驿站正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力量,为实现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才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