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在区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区人大代表通过投票表决,差额票决出2024年江海区十件民生实事,涵盖就业服务、新增学位、医疗保障、老旧小区改造、老年人关怀服务、全民科普、青少年心理健康等,事关江海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提升就业服务能力和强化产业技能人才支撑
稳定和扩大就业岗位,完成城镇新增就业5300人。新增建设1个“就业驿站”,为群众就近提供岗位推荐、就业政策咨询服务。落实“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深入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全年对不少于1000人次开展三项工程培训。
二、推动构建高质量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推进高新一小、景贤小学北校区、产业新城学校新建项目,新增公办学位7200个。改造学校运动场(馆)8个,升级信息化教学设备1000套。逐步实现“双减”政策实施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午休“平躺睡”,计划新增午休床位900张。
三、推广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
完善区“12355”阵地标准化建设,整合教育、民政、卫健、妇联等部门的青少年心理健康辅导、疏导、个案开展资源,形成一支不少于20人的专职专业志愿服务队伍,联合为校外群众、青少年群体提供心理健康咨询和个案服务,全年开展不少于20场心理健康普适活动。
四、提升医疗保障水平
加大门诊共济保障力度,将职工医保普通门诊年度最高支付限额提高至2040元。切实减轻医保参保患者用药负担,进一步扩大双通道、单独支付保障范围,2024年纳入双通道、单独支付药品数均增加至500个以上。优化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实现全区定点医疗机构开通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全覆盖。进一步推进医保经办服务体系向村(社区)覆盖,至少将8大医保高频事项下沉全区50%以上的村(社区)。免费为1700名孕妇提供地中海贫血、唐氏综合征、严重致死致残结构畸形的产前筛查。采取公益捐赠方式,为全区3家已备案托育机构统一购买在托婴幼儿意外责任保险。培训托育机构从业人员100人。
五、提升城乡安居宜居保障水平
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围绕老旧小区“楼道革命”“环境革命”和“管理革命”,更新改造有安全隐患的水电气路等基础设施,提升老旧小区及周边绿化环境,持续提升老旧小区人居环境,开工改造老旧小区不少于4个。保障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将全区的住人危房纳入整治和改造计划。实现对已排查的住人危房整治率100%。
六、加大老年人关怀服务力度
持续发展老年助餐服务,保障全区不少于11个长者饭堂(含助餐服务点)的运营服务。全年为特殊困难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紧急救援等服务,帮助对接医疗健康等服务资源,全年服务不少于1000人次。加强困难群众住房安全保障,提升群众基本生活水平,整合多方资源,促进社会力量参与民生兜底保障,开展低保家庭、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众住房修缮以及困难长者适老化改造。实现对已摸排的困难群众住房修缮和适老化改造完成率100%。
七、开展食品药品质量安全放心行动
加大食品安全监督检测力度,全区食品抽检量达到每千人6.4批次,其中食品安全监督性抽检不少于1570批次。加强销售环节食用农产品质量监管,在全区农贸市场(含商超)开展食用农产品快速检测,全年快检不少于31600批次,对不合格产品处置率100%,并及时公示快检信息。完成监督抽检药品不少于34批次,覆盖注射剂、中药饮片、基本药物、网络销售品种,对不合格药品处置率100%。
八、加强全民科普教育
提升公民科学素质,用好区科技馆科普资源,全年开展不少于30场科普主题活动和科普秀活动。常态化开展“科普进校园”和“科普进社区”,全年举办科普课程和科普实验秀进校园80场次、进社区活动3场次。营造良好的科普氛围,举办江门市江海区全国科普日暨第三届江门市江海区科技节活动。
九、实施公共文化惠民工程
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举办全民阅读主题活动50场、惠民演出15场、放映公益电影432场。实施文旅融合提升工程,策划城市漫步主题游等文旅活动;完善景点配套,打造并宣传推介融合一二三产业的“旅游+”精品旅游线路3条。实施公共体育设施补短板工程,建成市民足球场和儿童篮球场7个。承办全国啦啦操分站赛、省轮滑赛、粤港澳足球赛等大型赛事活动。
十、提供政务便民服务
迭代升级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更新排队叫号系统,完善配套硬件设备,推进150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无差别办理”和镇村跨层级“视频办”,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在基层实现“就近办”,持续解决基层办事不方便问题。
(胡晴晴 陈婵 林瑞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