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区构建“外海制造”、礼乐“农业+工业”双擎驱动、江南“总部+商贸”发展格局
突出特色错位发展 绘就高质量发展画卷
外海街道积极发动社会力量,推动明辉路扩宽及人行道改造;礼乐街道数十亩格桑花迎风绽放,村民田间地头冬种忙;江南街道深化建筑业企业与街道结对帮扶,推动江业路通车……冬日的江海大地处处展现蓬勃发展生机。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江海区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进一步强化错位争先意识,突出特色发展、错位发展,构建“外海制造”、礼乐“农业+工业”双擎驱动、江南“总部+商贸”发展格局,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有了规划蓝图,高质量发展更加胸有成竹。从项目建设现场到农业生产基地,从建筑工地到特色商圈,各街道深入调查研究,创新思维,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
江门日报记者 陈婵
牵牢项目建设“牛鼻子”
项目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抓手。一直以来,江海区始终坚持制造业当家,牢牢牵住项目建设“牛鼻子”。
“外海坚持制造业当家,企业坐C位、唱主角。”外海街道党工委书记熊伟光说,外海街道构建街道、村(社区)两级招商机制,面向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等地区核心城市精准招商,推动安全应急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同时,强化企业诉求快速响应机制和项目建设全流程跟踪机制,适应企业、项目不同发展阶段服务需求。
今年3月,外海街道“走出去”招商,仅用18天时间,成功引进5亿元工业项目——长生工业园项目。该项目位于七西村,是江门市安全应急产业园配套项目,致力于高端线路板的研发、制造、销售,计划于2025年试产。项目落成后,每年将为七西村增加约500万元收入,同时带动周边近1000人就业。
与此同时,外海街道还勇于啃最硬的骨头,相继推进南山、金溪2个村级工业园区升级改造,腾笼换鸟,唤醒“沉睡”土地,把短板变成“潜力板”。
区别于外海街道的先进制造业的“硬支撑”,礼乐街道“半城都市半城绿”的独特生态环境,催生了“美丽经济”。今年,礼乐街道立足“工业+农业”双擎驱动的发展定位,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勇当江海高质量发展生力军。5月,礼乐集中签约5个项目,总投资额超20亿元,涉及村级工业园改造、智能制造、特色农业等,进一步扩大了产业“朋友圈”。
作为江海区的中心城区,江南街道加快实施“优二强三”战略,构建“总部+商贸”发展格局,成功引入亿元以上的服务业项目大商视界大数据安全平台,已在江南街道注册设立4家子公司,注册总资本超6200万元。“该项目将立足于大湾区丰富的产业基础与数字需求,聚焦产业数字化应用场景的塑造与研究,为大湾区政府、企业、社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服务。”江南街道党工委书记陈迁介绍。
受制于土地和空间,江南街道大力实施“零地招商”,系统梳理存量闲置载体,围绕项目体量规模及发展需求针对性匹配载体资源,推进载体盘活与重点产业链培育“同频共振”。截至目前,成功引进百香顺、大商视界、三连电子创意产业楼等5个亿元以上项目,计划投资总额达11.5亿元,盘活土地面积近13.8万平方米,项目完工后预计新增产值超10亿元,实现“土地不增一分,投资持续增长”。
特色产业激发新活力
县域经济说到底是特色经济。立足资源禀赋,各街道围绕各自定位推动特色产业稳步发展。
今年9月,外海街道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超80亿元,工业投资近60亿元,总量排名全区第一。然而,外海街道长期存在“一二三产业严重失衡、第三产业内部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产业转型如何突围?今年以来,外海街道大力培育“多巨头”,引入汽车零售、石油等行业限上社零企业,推动产业格局从“一超”变“多强”;打造“多极点”,高标准高规格谋划打造西江商圈、万达商圈、高新商圈、中东商圈四大商圈,一体优化商业布局,形成功能齐全、配置成熟的消费极点。同时,以龙溪文化为根基,推动文旅史融合,打造“沿西江经济带”。
被誉为江门中心城区的“后花园”,礼乐街道拥有农田3300余公顷,大力推动农业向科学化、规模化、专业化发展。“目前,月光宝盒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采用数字高位池养殖技术,大幅提升养殖密度,使得亩产翻了20倍。”礼乐街道党工委书记何淑娴告诉记者。
依托生态资源优势,礼乐街道还积极探索打造英南村文旅项目、羽林春秋田园生态游项目,串联月光宝盒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都市农业生态公园、乡村绿廊等精品项目,打造集生态田园观光、农田集市、田间采摘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都市田园休闲区,催生乡村田园“美丽经济”。
宜商则商,江南街道则致力于打造三大消费圈。一是汽车消费圈,在五邑路沿线、胜利南路沿线布局汽车4S店,并以嘉华广场为中心全力打造江门市新能源汽车销售商圈;二是新消费商圈,以东海路为中轴线,依托江海广场、嘉华新都汇等大型商业综合体及系列高品质酒店,打造江海区标杆商圈;三是文旅消费新商圈,以“文化+商业+旅游+社交”融合模式,精心打造白水带网红市集,推动下沙公园、釜山公园、演艺中心等串珠成链。
营商环境跑出加速度
营商环境是生产力。更简更优更实的营商环境是江海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肥沃土壤。
作为工业重街,外海街道紧盯安全生产专项教育整治工作、重大安全隐患事故排查“两个专项”,健全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安全生产直接责任人“双负责制”,建立街道、村(社区)两级分级分类管理机制,引入第三方专业力量全覆盖巡查,全面消除工业园区隐患。同时,聚集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江海基层立法联系点、深圳国际仲裁院江门中心等法务资源,跨区域打造外海—古镇照明电器行业纠纷联合调解室,为企业提供坚实的法务支撑,优化营商环境。
“礼乐街道经济部门就像老朋友一样,工作人员每周都会来我们公司走访,询问需求,宣讲最新政策。”江门市恒天科技有限公司行政人事部部长朱舞龙表示。
今年以来,礼乐街道把抓营商环境与抓“制造业当家”放在同等位置,建设敢闯敢干的服务型队伍,全力做好暖企安商,围绕企业服务做好“店小二”,实施“个转企、小升规”市场主体培育计划,为辖区企业提供全周期、全要素、全流程的营商服务。
不仅如此,礼乐街道更以便捷的交通路网、完善的配套服务企业;以宜人的生态环境、独特的田园风光留住企业;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优秀的文化传承熏陶企业;以丰富的招商载体、强劲的发展潜力做强企业。今年,礼乐街道创新采用“点状供地”模式给长廊生态园新增1.6万平方米发展用地,升级拓展园区服务配套。
江南街道加速小微企业“孵化成型”,以政策扶持、优化服务、多方协作等合力实现企业“蓄能升级”,出台“暖企业、促投资、稳增长”行动方案,开展一对一暖企服务。今年1—10月,君盛、百香顺等项目进展顺利,工业投资同比增长36.05%。同时,发掘“小升规”零售业、批发业、服务业企业“种子选手”,宣传各级政府扶持奖补政策,实现“小升规”工作跃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