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区天鹅湾小学的学生表演作品《秘密战争》。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李雨溪 何榕
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11月28日,在“强国有我·不负韶华”第四届江海区青少年课本剧大赛上,青少年们穿梭在“课本”之中,上下求索,让书里的人物粉墨登场,青春风采尽显。
“是沉淀,也是锤炼,赛事水平已有质的飞跃。”大赛总导演、广州明日之星教育集团艺术总监路涵茗见证了赛事的变化,从初办时摸着石头过河,到如今有了精品剧本、精巧舞美以及众多“小戏骨”的强强联合,从江海区走出来的赛事已完成一场艺术思政课教学的“江门实践”,见证了孩子们成长,见证着江门教育坚守立德树人的初心。
今年,无论是选手规模、办赛水平,较举办之初已不可同日而语。大赛也将开启新的里程碑——从江海推广到全市、走向湾区,让更多孩子解锁学习新领域,搭上艺术思政课这趟车。
用心演绎
把课本上的文字
变成鲜活的人物
作为江门最具标志性的“文化地标”,江门演艺中心曾经上演过芭蕾舞剧《天鹅湖》、中国舞剧的巅峰之作《丝路花雨》、五邑音画《侨都记忆》等重磅演出。
而课本剧大赛上,这个舞台属于一群名不见经传的中小学生。
如此认真对待,体现了市、区两级宣传部、教育局、文广旅体局、文联、文明办及承办单位江门演艺中心对这堂面向全区中小学生的“大思政课”的重视,同时也是对孩子们用真心真情表达红色信仰所给予的鼓励与褒奖。
如国家二级演员、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戏剧协会理事、大赛评委孙国睿所说,江海区的孩子是幸运的,能够在如此专业的舞台上进行表演,这在许多一线城市也未能做到。
孩子们的表演不负期待。
“保我国土,扬我国威,有生有死,壮士何憾!”舞台上,300多名大小“演员”难掩激动,充分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历史的思考,把课本上的文字变成鲜活的人物立体呈现于舞台之上,从“穿越”烽火年代的《抗日英雄王二小》到唤醒斗争记忆的《读懂林基路》,从热门现实题材《秘密战争》到侨乡本土剧目《墟街讲解员》……尽管面孔稚嫩,孩子们的演出却真实感人。
《秘密战争》中,小毅作为一个经常熬夜、爱玩手机、喜好垃圾食品的小男孩,积极面对薄弱意志,与恶习开展一场“秘密战争”。小演员何金池在舞台上将一种种不良习惯拟人化,演得活灵活现,幽默的表演令人捧腹大笑,完全沉浸其中。
金奖作品《墟街讲解员》中,华兴小学六(3)班的卿雨彤为了演好剧中角色忍痛剪去了长发,即使出现麦克风滑落情况,她仍凭借出色临场应变拿下剧目金奖和“未来之星”双料奖项。
习近平总书记曾寄语广大青年要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一堂堂“大思政课”,就是很好的方式。
来自景贤初级中学的小演员冯渝在《我们的“花”样年华》中扮演一名通讯兵,走下舞台,他的情绪仍久久不能平静。“故事取材于抗日战争时期,让我身临其境,从中学到青年,必须坚守自己的信仰与信念,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他说。
景贤小学五(6)班的许文雅、徐伊琳表示,《作业大战》《秘密战争》等剧目太有代入感了,让人捧腹大笑;《青春无悔 强国有我》讲的是五邑南楼七壮士宁死不屈的故事,让人不由得握紧拳头,久久沉浸于悲伤的情绪中。
“孩子们在舞台上动情动容的表演让我感动,不仅是对课本、对历史的进一步理解,更是对红色精神的传承。”国家一级演员、大赛评委孙亚军大力点赞本届课本剧大赛,“剧本的打磨、台词的把控、舞美方面都精益求精,让课本剧舞台给人以艺术的享受。”
锐意创新
摆脱说教 多些共鸣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处于“拔节孕穗期”的青少年,需要思政课补钙壮骨、固本培元。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打出“组合拳”,于校园内,创新启动并连续2年举办“金扣子”思政课PK大赛,《江门:以“金扣子”思政课PK大赛为抓手有效提升学校思政课“到课率”“抬头率”》荣获广东省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案例三等奖,在全省打响了江门“金扣子”思政课品牌;在社会上,把思政课搬到群众身边,让思政课接地气、冒热气、有吸引力,例如《七彩“流动课堂”:推动思政教育零距离广覆盖》荣获全国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案例,其中就包括针对学生的“青葱”校园课堂,而江海区就是大思政课改革创新的优秀代表之一。
江海区教育局局长王英华表示,对于中小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中央到地方都非常重视。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现实性与针对性,是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课题,连续四年坚持举办课本剧大赛,正是江海区的初心。
记者也关注到,第四届课本剧大赛的舞台更加灵活、新鲜、多元,增加了乐器、Rap等各种新花样。“我们希望摆脱枯燥的说教,多些共鸣,放飞想象。”江海区文广旅体局局长郑锡威告诉记者,从这次校园热潮来看,课本剧已打造成艺术思政教育“爆款”。
“讲一百遍爱国主义,不如一次亲身体验。”来自景贤小学的指导老师邓浩荣深有感触地说,在排演《祝福》这部剧时,他就带着学生一起查资料、看剧目、找感觉,这个过程就是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思想洗礼。
华兴小学校长、《墟街讲解员》课本剧编导黄笑颜也深刻感受到课本剧这类实践性较强的教学方式能激发、释放孩子们的创造天性。
如今,课本剧在江海区已经有着相当深厚的基础,深受学生喜爱,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市委教育工委书记陈冀表示,接下来将在全市推广,并利用江门演艺中心侨都大剧院这一专业舞台举办全市课本剧大赛。
国家一级演员、戏剧导演、大赛评委王钰涵表示,目前大湾区其他城市已关注到江门课本剧项目,许多剧目也已达到参与省赛、国赛标准,期望江门将其做成一个品牌赛事。
届时,优势进一步扩展的课本剧将发挥引领作用,“以小平台,撬动大工程”,创新打造一堂特殊的艺术思政课、一场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课,为进一步推动全市中小学把思政教育贯穿到整个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探索可供借鉴的好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