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日报讯 (记者/吕胜根) 国庆前夕,祖籍江门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黄本立迎来99岁生日。市科技局、蓬江区科技局向黄本立发去贺信,蓬江区环市街道群星社区、群星经联社为他寄去家乡特产作为生日礼物。堂弟黄沃棠还专程从江门赶到厦门为黄本立庆生。
黄本立是我国著名光谱化学家,他把国家需要放在第一位,几十年来为我国原子光谱事业的开创、发展以及多层次人才培养作出了重大贡献。他长期致力于原子光谱分析研究,在原子发射、原子吸收、原子荧光和激光光谱分析的理论、方法、应用和仪器装置等方面成就突出,多次获得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和科技进步奖,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原子光谱分析学术带头人和国家科技进步的重要推动者。
黄本立于1925年在香港出生,父母早逝,家道中落,求学之路,辗转多地。1949年,他从岭南大学物理系毕业;1950年,本有机会赴美留学的他进入长春东北科学研究所工作,历任技术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1982年担任现代分析化学研究室主任;1984年成为中国第一位以原子光谱分析为研究方向的博士生导师;1986年调入厦门大学工作,担任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近年来,年近百岁的黄本立仍没有放下他所热爱的科学研究与人才培育工作,常常和课题组老师讨论学术问题,鼓励学生要有坐得住“冷板凳”的定力,解决仪器国产化中的“卡脖子”问题。
黄本立虽然不是在江门出生,但与老家振振里(现蓬江区环市街群星社区)却有着很深的渊源。1928年,3岁的黄本立和母亲从香港回到振振里生活,一直到1933年才随祖母迁居广州。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他又随家人迁回振振里,在黄氏宗祠旁的敦实小学读五年级。参加工作后,黄本立一直没有忘记家乡江门和家乡的亲人。看到堂弟黄沃棠一家生活困难,他每个月从工资里拿出20元资助,直到黄沃棠和妹妹顺利完成学业。“虽然我们只是堂兄弟,但比亲兄弟还要亲。”黄沃堂说。
作为五邑籍院士的杰出代表,自从2003年受聘担任江门市人民政府科技顾问后,黄本立十分关心、支持家乡的建设和发展,近年来还为江门与香港科技大学合作共建江门双碳实验室出力。2004年10月16日,黄本立应邀参加江门院士路落成典礼,并在江门市科技经济发展院士咨询会上作报告,鼓励家乡利用地域优势发展太阳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