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农机活跃在侨都乡村振兴一线。
江门着力提升城市空间品质,实现“河湖水清,岸绿景美”。
围绕“一老一小”这一最现实、最紧迫、最突出的民生问题,江门持续完善人口服务体系。图为“益食堂”长者饭堂。
人心往之,城必兴焉。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向往,是衡量一座城市幸福指数的重要标准。
日月其迈,时盛岁新。经过75年的不懈努力和接续奋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加力提速“百千万工程”,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日新月异;构建“一主四副多极点”的城市空间发展架构,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更新,精心塑造“山、水、文、城”共融的城乡整体风貌;深入推进法治江门建设,打造国家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标杆城市……人民群众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展望侨都大地上,更有品位的宜居江门令人向往,成就居者自豪、来者依恋的幸福之城。
本版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毕松杰 蔡昭璐 凌雪敏
通讯员/刘润池 刘文靖 林冬梅 杨潇锋 江城管宣
农业强市 和美乡村
农业农村现代化昂首挺进
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温饱不足到脱贫攻坚全面胜利,从积贫积弱到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农村环境美丽蝶变,农民群众摆脱贫困。在这75年间,我市持续强化重农强农格局,农业农村现代化昂首挺进,农业农村呈现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农业由零散到富强——
1978年,江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仅为7.19亿元。1978年秋至1979年冬,江门农村普遍实行“小段包工、定额计酬”,到1980年9月,全市推行包括承包到组、承包到户和承包到劳动力的联产承包责任制。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制基础上,我市逐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农村二、三产业发展迅速。进入21世纪,我市打造江门农博会品牌名片,搭建农业交流合作平台。2015年,江门吹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代农业强市建设“冲锋号”。
新会陈皮蝉联“中国区域农业产业品牌影响力指数”榜首,2023年全链条总产值达230亿元,入选全国乡村产业振兴典型案例;台山成为全国最大的鳗鱼养殖基地,鳗鱼养殖量占全省八九成,年产量超5万吨,年产值超60亿元,活鳗、烤鳗等产品远销日本、欧洲、北美等地,是名副其实的“国际鳗”;马冈鹅产业规模居广东“四大名鹅”之首,核心产区马冈镇被纳入国家2023年度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名单……
近年来,我市全面推行农业产业“链长制”,加快陈皮、大米、鳗鱼、茶叶、马冈鹅、禽蛋六大特色优势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累计创建国家级广东丝苗米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及13个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2023年,全市农林牧渔业年产值超630亿元,增速常年保持全省前列。
农村由脏乱到宜居——
过去,江门农村地区普遍存在道路不畅、农房简陋、配套缺乏、卫生情况较差等问题。多年来,我市以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治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等为主攻方向,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农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能受益的和美乡村,如今全市所有村庄已完成人居环境基础整治任务,93%行政村实现美丽宜居。
石板沙,西江上一个以“舟楫为家,捕鱼为业”的孤岛村落,至今延续着内河疍家人的生活方式,有着独特的水乡风情。随着农村风貌的不断提升,当地引入文旅公司发展农文旅产业,摇身一变成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中国最美乡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年旅游收入达700万元。
如今,江门上榜“四好农村路”全国市域示范创建突出单位,全市100人(或20户)以上自然村通达硬底化路比例达100%;累计完成农村户厕改造约50万户,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达100%;深化打造7条乡村振兴示范带,沿线已布局产业项目52个,51个村庄获省级以上荣誉称号;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90.3%。江门农村早已焕然一新。
农民由贫困到小康——
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生活贫困,人均储蓄存款仅为0.12元,普遍存在温饱不足、积贫积弱等问题。多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增长,江门居民收入实现了由百元到千元再到万元的连续跨越式提升,和全国人民一道迈进全面小康社会,其中农村居民近年来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更是持续高于城镇居民。
“脱了贫,丰收的滋味格外甘甜!”年近花甲的余彦石是台山市台城街道桂水村人,原为精准扶贫对象的他,在政策扶持下,将自家产的优质黄皮放到网上销售,打造了“石叔鸡心黄皮”品牌,大大拓宽了黄皮的销路。“现在每年都是供不应求,不愁卖。”如今,余彦石带旺了桂水村相关产业发展,也实现了从建档立卡贫困户到乡村产业领头人的华丽转身。
近年来,我市建档立卡贫困户5097户合计16659人实现高质量脱贫,整市完成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专项改革省级试点任务,全市行政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均超10万元,在全省率先实现薄弱村100%“摘帽”,50%以上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超100万元,88个村超1000万元。
时至今日,随着“百千万工程”在江门深入实施,“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愿景不断照进侨都乡土大地,绘就“农业强市、和美乡村”新景象。
人物故事
“种粮大王”李胜业:
在“广东第一田”描绘丰收图景
李胜业,台山市都斛镇公认的“种粮大王”,和水稻打了半辈子交道,是家喻户晓带领农民创富的农机好手,先后入选广东省劳动模范、广东省十大杰出精勤农民。
李胜业在16岁时结束了学业,回到家中投身水稻种植工作,过起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随着农业农村的快速发展,李胜业在党和国家的政策支持下敢为人先,积极购入并应用拖拉机、收割机等农机设备,不断推动土地流转并开展规模种植。
党的十八大以来,李胜业的水稻事业迎来高速发展。他还牵头成立了农机专业合作社,配备有插秧机、收割机、烘干机、无人植保机等各种农机设备近百套,成为附近水稻种植户的好帮手。
与李胜业一同“成长”的,还有他所在的台山市都斛镇莘村村,这里成为了“广东第一田”台山中国农业公园的核心区,同时不断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禾海稻浪成为许多人心中的“诗和远方”。
“这些年来,多亏了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让我们种地也能种出名堂。”李胜业今年增种了13公顷地,水稻耕种总面积达到133.3公顷,在一望无垠的“广东第一田”上接续描绘丰收图景。
居者自豪 来者依恋
城市更新改造为生活提质
新中国成立以来,江门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人民群众住房、交通等各个方面得到极大改善。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江门城市框架逐步拉开,发展脉络从东西向沿江门河发展转变为南北向沿道路发展,继而一路向北扩张。
在不断“长大”的同时,江门的城市空间品质也在悄然重塑,着力打造居者自豪、来者依恋的幸福家园。
位于江门河南岸的下沙片区,曾经是江门最大的棚户区。2019年以来,江海区投入6.2亿元对下沙片区进行重新规划,昔日脏乱差的棚户区变成极具水乡特色的亲水公园。下沙片区的蝶变,是我市高标准开展城市建设、推动人居环境提升的生动例证。
一座城市好不好,还得居民说了算。在城市品质提升行动中,江门聚焦改善人居环境,着力提升老百姓的生活品质:老旧小区改造成效显著,居住品质大幅提升;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推进,更多人住有所居、安居宜居;1813个公园遍布江门,市民推窗可见绿,出门能赏花……
2018年以来,我市还围绕“一河两岸”进行景观提升,高品质打造了城市河滨休闲景观带,极大满足了群众散步、慢跑、骑行的需求。家住堤东路的市民周先生感叹,江门河见证着城市兴起,如今两岸的改造让老城区的街坊们也能享受到高品质的城市生活。
良好的环境卫生,是老百姓对“幸福”和“宜居”最直观的感受。目前,江门实现全市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环境卫生提质增效迈出坚实步伐;城市黑臭水体、生活污水治理成效显著,实现“河湖水清、岸绿景美”。
城市更新改造持续进行,民生保障也日趋完善。
从1992年我国建立起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开始,社保改革的进程就没有停止。江门持续织密扎牢“应保尽保”社会保障网,不断深化改革,一体推进社保“跨省通”“湾区通”“镇村通”,稳稳兜住民生幸福基底。
医疗保障关乎人民健康福祉。截至8月,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402.87万人,比2020年增长7.26万人,参保覆盖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全市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得到了切实保障。
近些年,随着医保改革纵深推进、公共服务提质增效、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提质扩面、门诊共济保障力度持续增强,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也得到有效缓解。
围绕“一老一小”这一最现实、最紧迫、最突出的民生问题,江门持续完善人口服务体系。
“一老”方面,江门聚焦长者饭堂、家庭适老化改造、县镇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建设,积极探索银发经济,让老人“老有所养”。目前,全市乡镇(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约为74%,26家养老机构获评省星级养老机构称号。“一小”方面,我市持续推进儿童福利机构优化提质,加大对困境、留守儿童的关爱帮扶力度,积极开展未成年人关爱保护服务阵地建设和服务,让祖国的花朵茁壮成长。
困难群众救助保障水平也在稳步上升。2024年,各县(市、区)农村实发低保月人均补差达到城镇实发低保月人均补差的75%以上;特困人员基本生活供养标准达到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1.6倍。
深情承诺 不懈追求
法治江门建设深入推进
这些年,我市深入推进法治江门建设,一次次实现争先进位。去年,全市刑事治安警情同比下降6.4%,社会治安持续向好。近日更是传来好消息:在2023年度法治广东建设考评中,我市以91.3分排名第六,较上年度前进1位。
这是一场跨越时代的接力赛,江门用75年的坚持和努力,描绘宜居宜业宜游的幸福画卷。每一分进步,都是对人民福祉的深情承诺;每一点成就,都是对高质量发展的不懈追求。
基层治理不断夯实,让人们生活变得更加放心、舒心。全市科学划分2954个实战型智慧网格,通过开发应用1张智慧网格地图,巧妙地将人力与科技深度融合,促使人员、地域、事件及社会组织等核心要素无缝对接,搭起社会基层精细化管理新生态。在推进综治中心与“信访超市”一体化运作、融合化服务,推行“基层发令、部门执行”机制进程中,基层治理效能不断提升,实现群众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
法治建设成果还跨越了重洋,温暖海外游子的心。江门推行“法+侨”“检+侨”“司+侨”等涉侨服务模式,线上线下共为海外华侨华人办理事项6万多件。截至2024年8月,华侨华人离岸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累计办理法律咨询3822宗,法律援助1248件,公证14235件,其中涉外公证7914件。
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也让人们在江门创业更有信心。在去年全国工商联组织的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调查中,江门是全国进步最明显的5个地级市之一。
江门作为法治政府建设的“优等生”,创造性地将法治述职、评议、督察、考评与问责机制深度融合,确保政府运行的每一步都坚实地踏在法治的基石上。其中,江门推动招商项目准入机制标准化、规范化,推行项目准入改革,打造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优质审批服务,实现“拿地即开工”“验收即发证”。数字化建设也在江门全面铺开,全市“粤省事”和“粤商通”可用事项近1600项,“粤智助”可办事项245项,“视频办”现已上线1357项服务事项。
从深圳前海到江门江海,深圳国际仲裁院江门中心顺利落地运营,加速了珠江口东西两岸国际仲裁服务水平“一体化”进程。该中心运营一年多以来,办理案件840宗,交出了标的总额约82亿元的亮眼成绩单。
江门还率先探索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入选国家试点、经验获全国推广。今年,江门持续深化改革,聘请社会第三方评估机构再次对已下放的552项,以及第二批拟下放的145项职权事项进行全面评估,推动行政执法事项放得下、接得住、有监督,并深入推进包容审慎监管,加大市场领域免予处罚、从轻处罚、减轻处罚清单和免予强制清单的公布力度。
这条法治建设路径,如同肥沃的土壤,滋养江门营商环境茁壮成长,市场参与者们也以实际行动为江门营商环境投下了信任票。去年,江门市引进项目计划投资超2000亿元,制造业占比约八成,可见市场对江门发展潜力、营商环境的高度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