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江门市人民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0700007062431G/2023-00131 分类:
发布机构: 江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23-02-16
名称: 2023年江门市政府工作报告
文号: 发布日期: 2023-02-22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2023年江门市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2023-02-22  浏览次数:-


一图读懂:2023年江门市政府工作报告




——2023216日在江门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江门市市长   吴晓晖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关于“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抢抓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和横琴、前海、南沙三大平台建设重大机遇,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1+1+9”工作部署,认真落实市委“1+6+3”工作部署,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迎难而上、砥砺前行,有力有效应对超预期因素冲击,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73.41亿元,增长3.3%、排全省第2,为建市以来最高排位。多数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4%,均排全省第4,固定资产投资下降0.8%,排全省第8;外贸进出口总额下降0.9%,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可比增长0.2%。市人大代表票决的十件民生实事全面完成,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

一)科学精准抓好疫情防控,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因时因势优化防控措施,主动防、早发现、快处置、防外溢、优服务,提级指挥、落实联防联控,以最快速度扑灭45起本土疫情,全力支援广州等地抗疫。进入疫情防控新阶段,聚焦保健康、防重症,全力做好医疗救治和疫苗接种工作,保障药品和医疗物资供应,推动诊疗诉求快速响应平台上线运营,确保防控措施调整转段平稳有序。这一年,全市人民众志成城、风雨同行,广大医务人员、公安民警、基层工作者、志愿者不畏艰辛、日夜奋战,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勇挑重担,打好打赢一场又一场硬仗,上下一心共同守护美好家园!

(二)千方百计稳住经济大盘,全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我们推动政策靠前发力。全面落实国家、省、市稳经济一揽子政策,不折不扣执行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退税减税降费近148亿元,落实财政资金10.6亿元,以真金白银帮助企业纾困发展。我们充分发挥投资支撑作用。成立重大项目并联审批专班,打通项目推进堵点,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433.6亿元,为年度计划的123.5%。提前做好项目谋划,争取专项债176亿元、增长47%,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27亿元,撬动项目建设提速。完成工业投资超880亿元、增长19.2%,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44.2%,为近年最高,其中高技术产业投资大幅增长63.8%。中创新航、杰成新能源等项目动工,亚太森博、新达新金属、麦克韦尔加快建设,恒创睿能、新会道氏投产,制造业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基础设施投资近540亿元、增长10.4%,深江铁路全线动工,中开高速江门段、江门大道南东线通车,珠肇高铁江机段、黄茅海跨海通道、银洲湖高速、国道G240G325改扩建工程扎实推进,江门加快融入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我们积极应对疫情对消费的影响。推出文旅、家装消费券和购车补贴等促消费政策,拉动汽车、摩托车、家电、餐饮等消费52亿元,新能源汽车消费增长超2倍。房地产销售面积全省第4我们促进外贸提质发展。新增蓬江智能家电、台山现代农业2个省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对RCEP贸易伙伴进出口增长6%,开通中老、中欧国际货运班列,江门的外贸版图不断扩大。

(三)多措并举延伸拓展产业链条,全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我们坚持工业立市制造强市。出台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专项“十四五”规划。工业发展量质齐升,深入实施“链长制”,石化新材料成为继金属制品、食品、家电后第4条产值超500亿元产业链,新能源电池、智能装备等6条产业链增加值增长超10%15条重点产业链合计实现产值4345亿元,拉动工业总产值突破6000亿元,工业增加值、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分别达39.3%35.8%,均创近年新高,成为稳增长的主力。工业结构持续优化,先进制造业占比达41.9%、提高1.1个百分点。招商引资取得重大突破,成立市政府投资促进中心,设立15个市外招商点,引进项目总投资1830亿元,增长17.9%,其中制造业项目总投资1454亿元,增长44.5%。总投资200亿元的中创新航动力电池项目成功落户,当年签约当年动工当年完成主体建设,创造了江门速度,带动天赐、科达利、精测电子、海目星等上下游龙头企业落户和增资扩产,合计投资额超150亿元,新能源动力电池产业链快速发展。优质企业接连涌现,工业前200强企业增加值增长4.1%,占比达60.4%,引领支撑作用增强;新增382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9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分别是过去总量的7倍和1.5倍,凯特精密、润宇传感器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中车广东、维达纸业、李锦记获评省政府质量奖提名奖,“江门制造”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平台建设加快推进,江门大型产业集聚区新征地2.4万亩,争取基础设施专项用地指标3375亩、全省最多,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824.4亿元、占全市的60.6%,工业投资、新修道路和管网等10项指标全省第1。高新区—三江睦洲联动发展先行启动区稳步推进,安全应急产业园入选工信部国家级安全应急产业综合示范基地创建单位;新会智造产业园先行启动区落户重大产业项目19个,总投资323.3亿元;恩平大槐集聚区落户智能装备制造项目37个,总投资82亿元。智能家电、轨道交通2个园区获评省级特色产业园。我们全力做优做强建筑业。实现总产值428.8亿元,增长16.7%,排全省第3。建筑产业联盟发展壮大,新增5家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企业,推动金融机构为重点建筑企业提供千亿授信额度,37项工程获省级奖项,建筑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持续提升。我们大力推动农业“接二连三”。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595.2亿元,增长7.7%、排全省第1,六大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全链条总产值533.9亿元、增长27.6%,新会陈皮居中国区域农业产业品牌影响力指数榜首,总产值190亿元。我市成为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城市,入选国家级广东丝苗米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成功创建全国首个镇级行政区品牌“马冈优品”,新增3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优势进一步凸显。我们着力增强文旅产业发展优势。重大文旅项目完成投资50.5亿元,赤坎华侨古镇开门迎客,成为省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典型案例,古劳水乡一期正式开放运营、二期加快建设,川岛宿集成功落户,川岛浪漫海岸顺利开工,文旅产业加速复苏。工业、建筑业、现代农业、文旅业四大产业拔节起势,进一步夯实了江门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四梁八柱”。

(四)持之以恒推动改革创新,全力激发高质量发展新活力。我们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江门中微子实验室大科学装置进入设备安装阶段。江门双碳实验室获批筹建省实验室,9个科技项目获国家、省科技计划立项,共获得1200万元资金支持。完成首批12项关键核心技术“揭榜挂帅”,着力解决一批技术难题。高企数量超2600家、增长超20%,“科技杯”创新创业大赛获国赛优秀奖2项,“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获奖99项、数量全省第2。发明专利授权量、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大幅增长,知识产权工作考核全省第2,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人才资源总量达93.05万人,高层次人才9970人、增长17.4%,新增14人入选国家和省级人才计划,新建博士博士后科研平台23家,人才工作成效显著。我们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市场主体总量达69.5万户、增长7.4%,总量全省第6。组建三大国资平台公司,实行国企高管全员市场化招聘,市属国企资产增长24.1%、营业收入增长12.4%。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组建工业200强企业服务专班,搭建中小微企业诉求快速响应平台,协调解决企业诉求超7000项,“政银保”放贷金额79.82亿元,有效为企业解难题、降成本。深圳国际仲裁院江门中心正式启用,广大市场主体在家门口即可享受专业高效的仲裁服务。推动省级便利华侨华人投资制度改革,QFLP试点、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等2项省级支持事项落地,建成全国首个便利华侨华人投资税收服务中心和平台、华侨华人离岸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侨服务更专业更贴心。政府侧流程再造持续深化,工程建设全流程审批时间压减50%以上,全省率先实现商品厂房交房即发证,工业项目验收即发证,“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标准化国家级试点项目获评优秀等次。营商环境综合评价全省第6、上升3位,城市软实力显著提升,江门成为了企业的投资热土和兴业宝地。

(五)久久为功推进乡村振兴,全力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我们坚持把农业农村放在优先发展位置。粮食安全、乡村振兴工作连续获省考核优秀,对口协作广西崇左市获省考评“好”的等次,耕地保护考核获省一等奖。粮食产量99万吨,创近年新高,撂荒地复耕复种面积超额完成省任务。农业统防统治服务面积增长83.5%,经验在全国推广。美丽乡村焕发新貌,村庄保洁、垃圾治理实现全覆盖,所有自然村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所有圩镇达到宜居圩镇标准,我市被评为“四好农村路”全国市域示范创建突出单位。扎实推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742元,增长5.8%,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行政村集体经营性收入100%10万元,75%以上行政村集体总收入超100万元。我们积极推动东西部合作。成功争取台开鹤恩纳入承接省产业转移范围。启动三组县(市、区)结对合作,形成了一批实实在在的合作项目,台山、新会联合推动总投资20亿元的迪生力新材料项目落户珠西新材料集聚区,开平、鹤山合力加快G325改建工程建设,各县(市、区)落实党员干部和骨干教师、医生等专业技术人员制度化交流,同心同向推动东西部协调发展。我们以绣花功夫提升城市品质。华盛路、会港大道基本实现通车。65个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开工,全市完成旧楼加装电梯237台,惠及居民近4万人。新增公共停车泊位超1300个、公共充电桩超1000支。城市供水能力连续两年省考核第1。完成龙舟山森林公园、油湾公园等17个公园建设和景观提升工程,江海区下沙公园如意桥、江门河两岸碧道成为网红打卡点。我们坚决守护绿水青山。河湖长制工作考核全省第1,鹤山获国务院督查激励推荐,恩平成功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开平孔雀湖成为我市第3个国家湿地公园,“侨都锦田”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入选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十大范例”,碧道建设提前三年完成省任务。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扎实推进,PM2.5浓度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新建污水管网163公里,危险废物收集处理能力突破90万吨/年、提升60%5个生活垃圾焚烧处理项目开工建设,入选国家“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创建名单,江门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

(六)用心用情增进民生福祉,全力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年民生类支出350.4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77.3%我们坚持做好就业这一最大的民生。全市城镇新增就业4.5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9万人,就业形势保持稳定。“三项工程”累计培训5.4万人次,全省首创“园区技校”项目,建设技能人才培养载体108家、服务重点企业1186家,劳动者就业路径进一步拓宽;高水平承办第二届省“南粤家政”技能大赛总决赛,并获优秀团体奖。举办首届“侨都工匠”评选活动,鼓励人人能成才、行行出状元。我们推动教育事业稳步发展。新(改、扩)建基础教育公办学校22所,新增学位超1.5万个,11个教育集团成为省优培育对象,高考本科上线率首超60%。完成江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二期、华立学院江门校区等5所高职院校新(扩)建,新增学位4.9万个;五邑大学2个学科首次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选树“百优教师”,新增高级职称教师1339人,新招聘教师1252名,其中研究生学历占比翻一番,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加快建设。我们推动医疗水平持续提升。国家基本公共卫生省级绩效评价获片区第1,市中心医院获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A+等级。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下沉,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获省通报表扬。医养结合覆盖率100%,“两院一体”模式在全国推广。基本医疗保险病种提升至9658个,常态化实施药品和耗材集中采购,有效减轻群众就医负担。我们推动社会保障日益完善。实现社保卡同号换卡即时制卡,综合业务办理“零跑腿”。企业退休人员人均基本养老金提升4.6%、达2446/月,发放低保等四类人群基本生活保障金超6亿元、惠及近10万人。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2495套,吸引更多的新市民、青年人安居江门。我们推动文化服务更加丰富。全市8个文化馆全部获评国家一级馆,侨博馆、城市规划展览馆提档升级并对外开放。办好江门艺术季,精心策划百年百位文化艺术名家成就展、“栋梁——一代建筑宗师梁思成学术文献展”、小林漫画江门展等系列活动,以高品质的文艺作品提振信心、温暖人心。我们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维护经济领域安全,精准处置房地产、金融等重点领域风险。严厉打击毒品、电信网络诈骗、偷渡走私等突出违法犯罪行为,刑事治安警情下降12.7%110接处警群众满意度全省第1,新会睦洲派出所获授“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省考核均获A级。有效应对台风和历史性“龙舟水”,全年没有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坚决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此外,我们全力服务国家总体外交战略,与所罗门群岛首都霍尼亚拉市结成两国首对友好城市,与委内瑞拉瓦伦西亚市签订友好合作备忘录。国防动员、双拥共建、退役军人事务、台港澳、统计、民族、宗教、人防、海防、打私、地方志、妇女儿童、红十字会等工作进一步加强。

过去一年,百舸争流千帆竞。我们鼓足干劲、迎难而上、比学赶超,20多项工作居全省前三或考核优秀,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奋力跑出了发展加速度。我们上下联动、凝聚合力,认真落实市领导定点联系县(市、区)、挂帅产业链链长等机制,深入一线破难题,充分调动市县两级积极性,多方形成合力,推动新能源电池、硅能源、新型储能、金属制品、智能装备等多个产业链项目抱团落户,其中中创新航成为我市近年投资额最大的制造业项目。一大批项目大干快上,工业投资连续两年增量均超百亿,制造业当家更有底气。我们转变观念、突出质量,集聚资源优先保障优质项目,分区分类制定项目准入标准,实施项目准入市级评审机制,引进项目的科技水平、亩产税收、投资强度和容积率明显提高,为后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我们主动出击、精准发力,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生命线,以产业链为抓手精准招商,举办全球招商大会,创新发布产业招商地图,探索“以投带引”初见成效。我们以便捷高效的服务赢得了企业的信赖,越来越多企业看好江门、投资江门,全年引进世界五百强、中国制造业五百强、上市公司、专精特新企业共40家,为江门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过去一年,我们持续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69件、政协提案207件,满意和基本满意率均达100%。坚持依法行政,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圆满完成全国首批四级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试点任务,全部镇(街道)完成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法治广东建设考评全省第3,名次为历年最高。加强廉洁政府建设,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纠治“四风”,加强审计监督力度,常态化“经济体检”作用有效发挥,坚持“过紧日子”,财政管理综合考核全省第6,政府作风持续转变。

各位代表,这些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也是全市人民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带领下凝心聚力、担当作为、拼搏奋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界人士,向驻江中直省直单位和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公安民警、消防救援队伍指战员,以及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江门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困难和挑战: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不平衡不协调问题亟待解决,县域综合发展水平不高,乡镇联城带村功能有待提升;制造业实力还不够强,产业链、创新链有待进一步完善,产业的规模化、集群化水平亟需提高;区位和空间优势尚未凸显,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发展不够充分;民生保障存在薄弱环节,教育、托育、养老等公共服务与群众期盼还有差距;干部队伍敢闯敢试、开拓进取的精气神仍需进一步提升。我们必须直面问题,认真加以解决。


二、2023年工作安排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江门夯实基础、乘势而上、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认真落实市委“1+6+3”工作部署,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全面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奋力打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综合实践区,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新侨都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力争7%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4万人以上;粮食产量99万吨以上;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和地表水水质优良率均完成省下达任务。重点抓好以下十个方面工作:

(一)主动融入双区和支持三大平台建设,释放发展潜力和优势

提升硬联通能力。强化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全方位提升珠西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加快珠肇高铁建设,力促广佛江珠城际、南新高速动工,谋划江肇第二高速,推动30分钟对接广州都市圈。加快深江铁路建设、深化研究南延线,推进中江、江鹤高速扩建,积极争取深南高速纳入国家高速公路网,推动45分钟连接深圳都市圈。加快黄茅海跨海通道建设,推动江门与港澳快速联通。加快完成崖门出海航道二期疏浚并谋划三期,推动江门港积极融入大湾区港口群,搭建起融通湾区、畅达互联的大交通格局。

深化软联通协同。全面推动“港澳融合”工程,深入推进“湾区通”,加快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姿态拥抱大湾区。深入开展省级便利华侨华人投资制度专项改革试点,在认定重点侨资企业、便利华侨回国定居和恢复户籍等事项取得突破。推动与澳门金融机构实现信用评级互认,便利企业跨境融资。支持深圳国际仲裁院江门中心加快发展,打造珠江口西岸商事争议解决优选地。推进政务服务跨境办理双向互通,支持港澳不动产跨境抵押登记,做好创业、就医、康养等领域政策衔接,为港澳居民在江门工作生活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拓展新生代华侨华人回国返乡创业空间,加快“侨梦苑”建设,支持蓬江“珠西创谷”、台山“青创智谷”打造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形成“引侨才、回侨乡、建侨都”的生动局面。

推动城市合作共赢。积极参与环珠江口“黄金内湾”建设,加快大广海湾开发,谋划建设江门大广海湾粤港澳合作高质量发展国家级平台,与深圳共建深江经济合作区,高标准规划建设港澳科教产业滨海新城。抢抓省新一轮产业转移政策机遇,高水平建设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积极创建省重点主平台;加强与中山对口产业协作,共建产业转移合作园区。大力发展“反向飞地”经济,支持企业到深圳等中心城市租赁办公楼宇、设置园中园、建设孵化器。创新成本分担和利益共享机制,以市场化方式与珠江口东岸城市共建一批万亩园区,与澳门共建粤澳(江门)产业合作示范区。扎实开展“侨都赋能”工程,加快建设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国家重要平台,加强与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的沟通联系,办好第二届华侨华人粤港澳大湾区大会,充分发挥中国侨都的独特优势,凝聚侨心侨力侨智,以侨为“桥”吸引更多侨商侨企侨胞共同参与大湾区建设。

(二)坚持制造业当家,争当广东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

大抓产业发展。深入推进“工业振兴”工程,瞄准我市具有领先优势和较强竞争力的重点产业加大培育力度,做强产业、做优链条、做大集群。加快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巩固提升食品、金属制品、家电、石化新材料等产值超500亿元产业链,做强现代轻工纺织、现代农业与食品、先进材料等产值超千亿产业集群。做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电池、硅能源产业链,重点培育生物医药产业链,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产值超500亿元、新能源电池产业链产值超300亿元,重点打造新能源、新一代电子信息两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增强建筑业综合实力,鼓励企业扩资质、升资质、创优质工程,支持企业深耕本地、抱团外拓,提高企业在交通、水利和工业等领域的市场开拓能力;壮大建筑产业联盟,发挥房建领域优势,带动建材、金属制品、卫浴等产业发展,提升建筑设计、装修装饰水平,发展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做大江门建筑业朋友圈、增强行业竞争力,推动建筑业总产值超500亿元,奋力打造千亿级产业。

加快平台建设。大力实施“园区再造”工程,高标准建设江门大型产业集聚区,新征土地1.5万亩,集中资源支持3个先行启动区建设“万亩千亿”大平台,新会智造产业园先行启动区要加快打造新能源动力电池全产业链,高新区—三江睦洲先行启动区要统筹资源要素加快招引项目落地,蓬江—鹤山先行启动区要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提速。完成台山产业转移工业园等省产业园扩园,做强做优蓬江食品、智能家电和新会轨道交通等3个省级特色产业园,推动安全应急、新能源电池、硅能源、生物医药等特色园区建设上新台阶。高质量升级改造村镇工业集聚区,加快蓬江康溪工业园二期和子绵工业园、鹤山长江工业园、新会子营山工业集聚区的升级改造。按产业要求打造升级版园区,完善生产生活、创新创业等服务功能,高标准建设“邻里中心”,强化城产、产城融合。健全支持制造业当家的资源要素配置新机制,制定硬指标确保资金、土地、用能、金融等要素优先向制造业倾斜,全面推动工作力量向制造业尤其是高技术制造业加强。

狠抓招商引资。没有工业投资当家,就没有制造业当家;没有招商引资,就没有工业投资。要强化以商引商、以链引商、以侨引商、联合招商,配强配优驻点招商队伍,在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招引一批龙头、独角兽、专精特新及产业链关键配套企业。把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领导干部亲自招、带头招,各市长和各县(市、区)长力争招引1个以上投资超10亿元项目。把招商引资作为干部考核的重要指标,开展招商引资大比拼,吹响全员招商、比学赶超的冲锋号。争取全年引进项目投资额超2000亿元,其中制造业项目投资额占比超80%,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超45个,完成工业投资超1000亿元。对好项目、好企业不分“新旧内外”,大力支持优质企业增资扩产。坚持把好亩均产值、亩均税收、亩均投资等入门关,完善项目跟踪评价机制,真正实现“寸土生寸金”。各位代表、委员,江门发展、你我所盼,面对日益激烈的城市竞争,让我们一起各尽所能、各展所长,共同推动大项目、好项目落户江门,为我们热爱的城市添砖加瓦!

培育优质企业。支持无限极、国能台电产值超百亿企业做强做优,推动亚太森博等企业产值上百亿,争取新增3家以上产值超50亿企业、5家以上产值超10亿企业,发挥海信、富华重工、中车广东、大长江、李锦记、维达纸业等链主企业牵引带动作用,发展壮大骨干企业,吸引更多企业协同创新、完善链条、共同成长。大力培育“单项冠军”、“小巨人”和专精特新企业,支持企业打造优质产品、抢占市场份额,提升核心竞争力和行业地位,争取新增10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200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企存量达2800家。建立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实施“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市场主体培育计划,大力支持高企升规,推动超600家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超300家工业企业升规入统;推动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发展壮大,深入实施“金种子”行动计划,力争4家企业上市。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动不少于220家企业完成数字化改造,培育30个标杆示范,推进新会五金制品产业集群省级数字化转型试点项目建设。支持工业设计出新出彩,提升产品功能及科技含量,擦亮“江门制造”品牌。引导企业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治理,规范企业运行。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着力培养“创二代”,积极宣传“邑商”先进典型,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让广大企业在江门放心投资、专心创业、安心发展。

(三)全面加强科技教育人才工作,强化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优化教育资源供给持续加大教育投入,确保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和生均支出“两个只增不减”,积极筹设江门市教育发展基金。着力提升基础教育水平,推动优质教育集团提质扩面,每个县(市、区)重点培育具有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的初中2所、高中1所。完成新会华侨实验小学、江海江南小学、开平市第七中学、教育第一幼儿园群华园等一批新(改、扩)建项目,新增公办优质学位超1万个。加快推进景贤学校人才岛校区(二期)、江门市艺术中学、江门市专门学校、棠下中学等新(扩)建项目。推动普通高中教育整体办学水平上新台阶,在江门一中、新会一中、鹤山一中等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开展强基培优改革,全面提升高考质量。大力实施“新强师工程”,推动校长、教师和教研员三支队伍专业发展,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深入推进“双减”工作,推动中华武术进校园,加强科普宣传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增强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服务产业发展能力,支持五邑大学建设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加快建设应急管理学院,支持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建设省域高水平高职院校,推进江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特色办学,推进江门市技师学院创建高水平技师学院,加快广州软件学院江门校区、台山技工学校新校区建设,创建5所省级高水平中职学校。教育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要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让学子们拥有更多出彩的逐梦机会。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优化提升“科技引领”工程,推动江门国家高新区迈向全国50强,支持蓬江、新会、台山、恩平创建省级高新区。支持引导各类创新主体加大研发投入,力争全社会R&D投入增速超15%。实施科技赋能产业“十百千万”行动,今年组建5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开展80家高企“创新标兵”遴选,引入500名科技特派员、新增5000名科技人才。深入推进“揭榜挂帅”,力争在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材料、双碳等领域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0家。筹建市科技创新创业投资基金,为企业科创融资打通新渠道。提升区域战略科技力量,积极推进江门中微子实验室建设中微子领域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研高地,加快华南生物医药大动物模型研究院等平台建设。深化政产学研融通发展模式,推动江门双碳实验室创建全国重点实验室、省实验室,支持省科学院江门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和孵化器,与高校合作建设粤港联合实验室。支持五邑大学、江门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建设大学科技园,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提升人才引育水平。持续深化“人才倍增”工程,优化高层次人才认定和管理办法,积极引育海内外高端创新人才及团队。新建一批博士博士后科研平台,力争引进紧缺博士人才超200人。筹建市产业工程师联盟,新增产业工程师人才超2000人。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十大重点项目,培育高技能人才1.1万人。推动江门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争创省级示范园,引进至少2家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加大对新市民、青年人才的支持力度,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4000套以上,解决好社保、子女教育等后顾之忧,让各类人才在江门成就事业、实现梦想。

(四)着力扩投资促消费稳外贸,拉动经济全面提速发展

全力扩大有效投资。发挥重点投资项目指挥部、市并联审批专班运行机制作用,推动665项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超1200亿元。积极争取并用好专项债、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中长期贷款等资金,强化项目资金支撑。下大力气抓好工业投资,重点推动中创新航、富华高端装载机、科达利、鑫辉新材料二期等项目投产,加快中创新航二期、隆基绿能、天赐材料、芯联电等项目建设,支持创维显示、华生电机、崇达电路等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形成项目建设强势。以高质量投资引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先进制造业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超40%,高技术产业投资占比超18%。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银洲湖高速建设,力促广台高速开平至台山段动工,推进G240G325相关路段升级改造,抓好三埠港搬迁工程、华津码头建设,进一步谋划大广海湾10万吨级深水港码头,加快江门支线机场、通用机场前期工作,打造海陆空一体发展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加快台山工业新城综合能源站、汇宁时代储能电站等项目建设,全力做好台山核电后续机组、国能台电高效燃煤机组、LNG储备集散基地及台山、鹤山抽水蓄能项目前期工作,适度超前布局充电基础设施,新增公共充电桩不少于1100支。配合做好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和珠中江水资源一体化配置两个供水工程,推进潭江河流治理(新会段)、西江潭江跨界重点支流综合治理,加快鹤山、开平全国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县建设。系统加快城市更新,推动甘棠路、发展大道东延线及过江通道建设,确保船厂跨江桥、甘北路(白石大道—高沙东路)建成,集中力量打通交通堵点;推动不少于56个老旧小区开工改造,完成3万户“瓶改管”,加强海绵城市建设,增强城市防洪排涝能力,让更多群众享有高品质城市生活。

全面激发消费活力。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积极出台促消费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新能源汽车、家电家装等大宗消费,加大养老、育幼、家政等服务消费供给,深入打造“4+N消费促进节庆活动,做强“侨都咖啡”“江门茶饮”“五邑美食”等特色品牌,做大电商直播。建设大宗商品交易专业市场,推进华津金属交易市场、鹤海珠西(江门)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渤海商品交易所大湾区(鹤山)国际商品中心建设,提升商品流通量级。创新消费场景,推动环五邑华侨广场商圈、新会冈州步行街等省级示范特色步行街(商圈)提档升级,打造城市特色消费、商务新地标。推进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建设,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推动赤坎华侨古镇丰富业态、完善配套,加快古劳水乡二期、川岛浪漫海岸等重大项目建设,推动川岛宿集项目动工,推动文旅资源串珠成链,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力争接待游客超15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200亿元,均2019年增长20%以上。提升接待能力,优化旅游线路,充分展示侨都深厚的人文积淀、秀美的自然景观和升腾的烟火气,保持网红热度,引客来江、留客在江,让更多人读懂江门、爱上江门。

着力稳住外贸基本盘。支持企业出海抢抓订单、开拓市场,积极参加境内外重点展会,推动外贸全面恢复。搭建对外开放新平台,积极申建开平保税物流中心(B型),加快江门市RCEP企业服务中心、大广海湾RCEP经贸科技文化合作交流中心永久会址建设,拓展与各成员国的经贸交流合作。加快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积极发展网购保税进口业务,壮大本土跨境电商主体实力,支持企业用好“跨境电商+海外仓”等模式扩大出口。做实做强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打造“江门制造”出口金名片。谋划建设LNG、生鲜水果、冻肉等大宗商品进口基地,争取纳入省六大进口基地范围。发挥侨商桥梁纽带作用,助推外贸加快发展。加强口岸建设,拓展海铁联运“通关+物流”功能,提供便捷高效的出海通道,实现“一箱到底、通达全球”。

(五)强力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只增不减,发挥台山“广东第一田”粤字号粮食主产地引领作用,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新建高标准农田8万亩,基本消灭可复耕复种撂荒地,保障大湾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深入践行大食物观,开展农业“上山下海”培育行动,充分利用缓坡地扩大农业种植,加快建设川岛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整体谋划打造广东(江门)渔港经济区。加快特色农业发展,实现陈皮、大米、茶叶、鳗鱼、马冈鹅、禽蛋六大特色优势农业产业链总产值达680亿元,加强“新会陈皮”等地理标志产品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保护,做强马冈优品等行政区品牌,打造镇海湾水产等特色品牌。推进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建好国家级广东丝苗米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及14个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力争新增1家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大力发展设施农业,鼓励畜牧上楼养殖,推进水产养殖提质。提升农业科技水平,积极推进农业育种成果转化。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培育壮大休闲旅游、预制菜等新产业新业态,深化新会全国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开平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建设。筹建市供销集团,加快供销农产品直供配送网络建设,联农带农助力乡村振兴。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巩固农村道路、饮水、电网、通信、污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农村公路100公里,改造农村公路危桥6座,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83%以上。推进乡村风貌提升,新建50个乡村绿化美化示范村,建设100条红色美丽侨村和一批美丽圩镇,统筹镇村连线成片建设“邑美侨乡?世遗风韵”等7条乡村振兴示范带,打造一批辨识度高、别具特色的网红地、打卡点。深化农村改革,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推动公共型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加快台山省级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深化与广西崇左市的东西部协作,继续做好与黑龙江七台河市的对口合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做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常态化帮扶,坚守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壮大县域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积极培育经济强县,推动新会区成为全市首个GDP千亿强区。优化城市功能布局,推动蓬江、江海、新会三区建设融合,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提升中心城区发展能级,进一步增强辐射带动力。发挥鹤山、台山毗邻广佛、港澳的地域优势,主动承接先发地区人口、产业、服务功能转移,朝全国百强县努力进发。增强开平、恩平发展内生动力,积极打造开平生物医药、恩平智能装备等特色产业园,支持开平创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示范县,让各县(市、区)在不同赛道上争先进位。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强化乡镇联城带村节点功能,深化镇街体制改革,建强蓬江棠下、新会司前和大泽、鹤山共和等中心镇,做强新会大鳌、恩平沙湖等专业镇,做优台山川岛、开平赤坎等特色镇,形成一批名镇名品,促进强镇富民。建立健全区域平衡发展基金使用机制,深化蓬江江海与恩平、新会与台山、鹤山与开平的结对合作,每组至少建设一个产业合作园区,打造一批示范项目。推动公共服务均衡发展,深化跨县域教育集团办学,推进职院结对全覆盖,加强县域医共体医防协同机制建设,让群众共享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成果。县域强则市域强,我们要抓住县域这个重要发力点,把县镇村发展的短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潜力板,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向着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

(六)大力建设绿美江门,创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江门样板

积极推进绿美生态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实施林长制三年行动计划,推动自然保护地建设,因地制宜开展林分优化林相改善,加强水源涵养林、沿海防护林保护修复,加快创建台山镇海湾万亩级红树林示范区,提升生物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提高城乡一体绿美品质,建设一批森林城镇、森林乡村和绿美古树乡村等,加快打造“城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绿美侨都。促进林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国家储备林,有序发展林下经济,积极推广花卉苗木、坚果等作物种植,让森林资源变成致富“聚宝盆”。实施全民爱绿植绿护绿行动,共同打造推窗见绿、出门见景、记得住乡愁的美丽家园。

持续抓好环境污染防治。扎实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深入打好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推进氮氧化物(NOx)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协同减排。深入落实河湖长制,以潭江牛湾国考断面水质达标攻坚为核心,推进潭江分段治理,努力实现地表水国考、省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100%。新增城镇生活污水管网100公里、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能力12.88万吨/日,力争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完善固体废物收集处置体系,推动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建成运行。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守护好江门的蓝天、碧水、净土。

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强化规划引领和用途管控,完成市县两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加强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做好城市绿线管理,合理安排绿化用地。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有序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加快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大力推进新型储能、分布式屋顶光伏建设。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变革,扎实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清洁低碳转型,大力发展清洁生产、节能环保产业和绿色低碳技术,新增绿色社区超14个,让全社会共享更多“绿色福利”。

(七)积极深化改革攻坚,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激发企业活力。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让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深入推进国资国企改革,支持国企参与产业投资、工业园区和重大基础设施开发建设,健全经营业绩考核体系,推动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完善200强企业服务专班机制,提升中小微企业诉求快速响应平台的服务水平,扩大免申即享、直达快享等“一触即达”的服务范围,确保政策红利及时、足额传导至市场主体。开展涉企收费专项治理和防范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专项行动,加大融资支持,增强民营企业活力。在经济运行趋向好转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更加积极主动服务,支持企业应对挑战、抢抓机遇,多帮一把、多扶一程,为企业恢复发展添劲加力。

优化市场环境。积极创建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推进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与“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标准化有机结合,实施差异化监管,推动社会信用环境向善向好。全力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支持建设企业质量提升创新中心、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线下服务站点。加强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推动质押融资等金融创新,争取设立国家级快速维权中心,争创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深化仲裁委改革,激发仲裁发展活力。用好华侨华人离岸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设立域外法律查明机构,深化外交部、司法部海外远程视频公证试点工作,提供便捷、多元的法律服务。

提升政务效能。推动政府侧流程再造,优化服务流程和方式。持续推动照后减证和简化审批,降低市场准入准营交易成本。推广应用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平台和粤商通移动端,提高企业开办网办率。全面铺开房屋市政工程招投标“评定分离”改革,实现全流程电子化。深入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持续提升审批效能。加强数字政府统筹集约建设,深化市域治理“一网统管”,拓展“视频办”服务应用,推动政府数字化、智能化能力提升,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八)扎实推动文化强市建设,展现新时代侨都精神文明新风貌

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播工程,抓好“四史”教育,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让理想信念、主流价值深深扎根。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用好全市143处革命遗址遗迹、59处革命文物等红色资源,发扬周文雍和陈铁军、龚昌荣、林基路等先辈的革命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选树道德模范、行业楷模、侨都工匠等先进典型,大力营造见贤思齐、崇尚英雄、争做先锋的浓厚社会氛围,增强社会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和践行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深化文明城市创建,持续提升志愿服务水平,焕发江门这座“爱心之城”的文明之美。

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挖掘海丝文化、岭南文化、侨乡文化、工业文化等资源。讲好陈白沙、梁启超、陈垣等文化名人故事,办好梁启超先生诞辰150周年纪念活动,接续历史文脉。擦亮世遗名片,加强开平碉楼与村落、侨批档案的保护活化,深入开展侨文化研究。筹建城市历史博物馆,打造城市博物馆群。做好大洲湾遗址、官冲窑址等海丝遗迹保护,参与推动海上丝绸之路申报世界遗产。加快国家工业遗址甘化厂、新宁火车站旧址保护修复,推动长堤风貌街创建省级历史文化街区,留住城市印记,激发城市荣誉感和创新动力,提升文化凝聚力。

推进文体事业繁荣发展。优化公共文化服务,完善高品质文体设施和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加快市档案中心等项目投入使用。打造“江门艺术季”品牌,集中力量打磨提升一批彰显侨乡精神、雅俗共赏的文艺精品力作。推动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市场优势,加快文创产业发展,促进非遗文创化,打造形象万千的出圈作品。挖掘影视文化底蕴,发挥江门“天然摄影棚”的优势,打造大湾区重要的优质影视作品取景拍摄及后期制作地。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办好全国女子排球锦标赛等国家级大型体育赛事。广泛开展全民健身体育活动,办好市第十届运动会,举办“三大球”、马拉松、滑板等流行化、年轻化群众体育赛事,展现青春江门风采。

(九)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让群众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年各级财政安排民生支出367.94亿元,增长5%。扎实推进省、市十件民生实事和民生“微实事”,努力把一件件好事办好,把一桩桩实事办实,让发展更有温度,让幸福更有质感。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全力援企稳岗扩就业,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稳定就业,推进就业困难群体分级分类帮扶。强化劳资纠纷排查化解,推进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全过程动态监管。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推动广东厨艺技工学校创建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持续推进“园区技校”项目,深化“邑管家”品牌建设,开展建筑工匠大比武,壮大能工巧匠队伍,让劳动者技能更强、收入更高、生活更有保障。

加快健康江门建设。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支持市中心医院打造省高水平医院,加快市新三甲医院等公立医院建设,加强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推动重症医学科、老年医学科、儿科资源扩容,加大医疗卫生人才引进力度。推进“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实现20%以上基层医疗机构达到国家推荐标准。推进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试点工作,建设华侨华人中医药人才国际交流培训高地。认真做好新阶段新冠疫情防控工作,落实“乙类乙管”要求,保障好群众的就医用药,着力保健康、防重症。关爱医务人员,全市主要旅游景区对全国医务人员全年免费开放。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抓好国家卫生城市复审迎检,齐心共创干净整洁的城市环境。

健全多层次保障体系。完善梯度救助体系,兜牢兜实底线民生。深化社保制度改革,发展企业年金和个人养老金,推动社保经办“跨省通”“湾区通”“镇村通”。支持商业健康保险发展,增强“邑康保”保障力度。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实现经办服务网络镇街全覆盖,提高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率,推进药品、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提速扩面。提升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站点质量,推动长者食堂健康运行,发展普惠托育服务,托起“一老一小”稳稳的幸福。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建设,落实好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加强退役军人服务站建设,开展创建双拥模范城活动,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弘扬慈善文化,提高全民参与度,让乐善好施在江门蔚然成风。

(十)持续树牢安全发展理念,推动平安江门法治江门建设再上新台阶

提升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强化金融监管和风险监测预警,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积极防范化解房地产领域风险,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保障粮食能源安全,推动金岭粮库扩建工程加快建设。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道路交通、城镇燃气、危化品、消防、水上交通和渔业船舶等重点领域专项治理,筑牢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坚决防范较大、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全力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强化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工业产品等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和装备配备,完善社会参与应急救援机制,提升应对处置突发事件、生产安全事故和自然灾害的能力。

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高质量建设“两中心一基地”,完善“智慧网格+综治中心+粤平安云平台”全覆盖立体式智慧化工作体系,持续优化“信访超市+外送服务”网络化工作机制,健全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加强“雪亮工程”应用,提升基层治理网格化、精细化、信息化水平。强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筑牢全民禁毒防线,依法严惩群众反映强烈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给人民群众看得见的安全感。全面贯彻实施法治建设“一规划两纲要”,提高重点领域行政立法质量,深入开展“八五”普法,以高水平法治保障高质量发展。

此外,我们还要持续做好国防动员、双拥共建、侨务、外事、台港澳、统计、民族、宗教、人防、海防、打私、地方志、妇女儿童、残疾人、红十字会等工作。


三、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目标在前,使命在肩。我们要牢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牢记“三个务必”,持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牢记“国之大者”,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扎实推进依法行政。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主动向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纪检监察专责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深入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完善政府部门权责清单,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持续打造基层综合行政执法建设“江门品牌”,深化政务信息公开,不断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

着力增强本领能力。引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不断提高政治能力、战略眼光、专业水平。着力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强化廉洁政府建设。推动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发展,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续深化纠治“四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健全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让基层干部有更多时间精力谋发展、抓落实。加强审计监督、统计监督,扎实推进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用政府的紧日子换取群众的好日子。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时时做不惧千万事。推动高质量发展,没有捷径,唯有务实务实再务实。全市各级各部门必须只争朝夕、乘势而上,凝聚方方面面的力量,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把手中的“施工图”转化为湾区江门的“实景画”。

各位代表!风好正是扬帆时,奋楫逐浪创未来。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自信自强、同心同德、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奋力打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综合实践区,为广东在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作出江门新的更大贡献!


名词解释


1.双随机、一公开”:在监管过程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

2.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的简称,是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于2001年推出的衡量科学研究绩效、跟踪科学发展趋势的基本分析评价工具,现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普遍用以评价高校、学术机构、国家/地区国际学术水平及影响力的重要评价指标工具。

3.两院一体”:医疗机构托管敬老院或利用闲置资源开办养老服务。

4.邻里中心”:集商业、文化、体育、卫生、教育等多种生活服务设施于一体的“居住区商业中心”。

5.金种子”行动计划:通过完善工作机制、优化培育环境、降低企业上市改制成本等工作举措,提高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能力,争取20212023年三年实现境内上市企业倍增。

6.十百千万”行动:围绕制造业当家,结合重点产业创新需求,联合高校、科研机构组建10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推动200家标兵、尖兵高企“树标提质”,选派1000名科技特派员帮助企业解决产业技术难题,培育服务10000家创新主体。

7.揭榜挂帅”:由政府组织,把需要攻坚的关键核心技术项目“张出榜来”,让有实力的科研机构、高校揭榜,以科研成果来兑现科研经费投入,促进产学研合作。

8.高技能人才培养十大重点项目:包括侨都制造业技能根基工程、公共实训“扩面提质”行动、乡村工匠培育计划、技工院校“扩容提质”行动、“产教融合”提升计划、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赋能”行动、“技师+工程师”科技创新模式、“园区技校”项目、技能大赛“青苗计划”、技能人才全方位激励行动。

9.4+N消费促进节庆活动:4”是指春节汽车展、夏季“家520”购物节、秋季“食在五邑”美食节、冬季“123买年货”购物节等四季促消费活动;“N”是指开展夜经济、汽车、美食、咖啡茶饮、购物、文旅、5G等主题促消费活动。

10.一网通办”:依托各级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和全省统一申办受理平台,全面优化业务办理流程,深度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全面推动政务服务“网上办、指尖办、就近办、一次办”。

11.一网统管”:依托数字政府一体化支撑平台和感知体系,统筹数字化治理资源,提升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数字化履职能力,实现省域治理“可感、可视、可控、可治”。

12.两中心一基地”:国家政法智能化技术创新中心江门市域社会治理孵化中心、江门市市域社会智慧治理技术创新中心、江门市市域社会智慧治理应用示范基地。

13.雪亮工程”:以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为指挥平台、以综治信息化为支撑、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的“国家战略保障性工程”。

14.一规划两纲要”:一规划是指国家、省、市三级的法治规划;两纲要是指中央、省、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和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


米乐m6app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