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聚焦“政务服务一体化”,全力以赴推进全市政务服务一体化能力显著提升
对标先进地区,全面加快一网通办、智能办理、跨省通办等改革,推动全市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促进各市(区)政务服务均衡高质量发展。
加快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全域通办”。以国家、省大力推进“跨省通办”“无差别受理”工作为契机,持续跟进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梳理和动态调整,统一全市办理材料、业务表单及事项受理审查标准,开展事项流程再造,优化办理流程,统一服务标准,推进全城通办政务服务事项实现跨越式增长,更好服务“三区并进”。
大力提升“一网通办”能力。落实全程网办目标,全面推广应用“粤省事”“粤商通”等政务移动服务平台,加快实施政务服务“四免”(政府部门核发的材料可用电子证照的原则上免提交纸质证照、政府部门形成的业务表单数据可数据共享的原则上免填写、可用电子印章的免用实物印章、可用电子签名的免用手写签名),逐个推动电子证照、数据共享、电子印章、电子签名、网络实名核验等“数字政府”公共支撑能力“应用尽用”。年底实现1000项以上政务服务事项 “四免”,实现不少于600项政务服务事项“免证办”。
着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打造“政银通办”服务品牌,年底前,完成在全市380个银行网点开设“政银通办”服务专区目标,为群众打造身边“微型政务服务大厅”,上线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超过100项,推进城乡服务“就近办”;推进“侨都之窗”等政务服务自助机全覆盖,年底前,完成在全市城乡铺设超过1000台自助服务一体机(含政银通办服务一体机),实现超过120项高频服务事项全城通办、全天候办目标。
二、聚焦“政务服务软实力”,创新打造江门政务服务特色名片
围绕增添软实力,优化营商环境,解放思想,勇敢探索,加大推广“数字政府”改革在重点领域和行业的应用,着力将改革做深做透,打造具有江门特色的政务服务优秀品牌,推动政务服务再提速。
创新重点领域审批改革新路径。开展新一轮“深调研”,聚焦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和带动作用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全面梳理审批服务事项,探索以清单制、承诺制、委托制等推进再“放权”,在法律法规许可范围内进一步压缩审批时间,简化审批程序,优化审批流程,加快推动项目落地见效。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跨域通办江门样板”。结合我市侨乡特色,着力打破区域受理限制,继商事登记“智能湾区通”后,探索推动更多政务事项跨域通办,将涉及华人华侨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打造成我市特色和优势。
打造政务服务国字号品牌。依托我市不动产集成改革先发优势,加快推广市(区)不动产登记“税证联办”改革试点经验,推动台山、开平、鹤山、恩平四市全面落实不动产登记“税证联办”改革,实现改革全市覆盖,努力将不动产登记“税证联办”打造成“国字号”招牌。
优化重大项目服务效益。强化市、区联动,全面推行重大项目专班制服务,全面普及“重大项目导办帮办窗口”,实现对“一项目一专员、一项目一团队、一项目一方案”全流程跟踪、全方位配套服务在市区间有效传导和无缝衔接,为投资企业提供最低成本、最快效率的“贴心”服务。
三、聚焦“数据赋能新使命”,全面夯实“数字政府”改革基础砥柱
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盯“数字政府”改革建设赋能经济社会民生高质量发展目标,推动数据管理工作提质增效,努力在夯实数字基础砥柱上下功夫、出真招。
高标准建设江门“数字云脑”。按照“一网统管”的理念,推进全市 “云网数图” 一体化城市云平台建设,加快建好省政务大数据中心江门节点建设,打造“数字云脑”大数据应用中心,推进“大平台分中心”政府慧治工作。加快推动我市新型智慧城市、数字经济加快发展。
加快数据治理应用工作。抢抓数据新要素的发展机遇,加快我市“系统上云”、数据汇聚和治理应用工作,加紧实施系统化政务数据普查,全面摸清我市数据资源底数,加强数据资源共享交换制度机制建设,确保各部门按时完成政务数据编目和挂接率两个100%的“双百”目标,推进有效的数据治理和应用。
深化“互联网+监管”改革。全力推进行政执法“两平台”应用向市县两级执法单位全覆盖,并探索在乡镇综合执法中应用,夯实社会监管“数字”基础,为我市与时俱进进一步深化“互联网+”全行业治理应用模式探路开荒,为全省积累先行先试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