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8月3日,武汉大学“珞珈职航之青樱计划”广东江门队(以下简称“实践队”)前往开展以“非遗文化在身边,传统技艺共传承”为主题的调研活动,参观了江门市文化馆、江门市博物馆陈白沙纪念馆和东艺宫灯收藏馆。
江门市文化馆:
守护五邑印迹,传播优秀文化
实践队首站来到江门市文化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馆,通览江门市的非遗项目。江门五邑钟灵毓秀,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遍布侨乡大地。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千百年来世代相传,逐渐成为五邑人民的文化基因和共同记忆。在江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江门市建立了国家、省、市、区四级非遗名录体系,一大批珍贵、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有效抢救和保护。
实践队于江门市文化馆前合影
参观中,实践队员们了解到,目前江门市共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05项,其中国家级8项、省级26项,市级112项,处于广东省前列。江门市文化馆承载着五邑人民的文化基因和共同记忆,展示和传承五邑地区的优秀传统文化,让每一位市民和游客更深刻地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价值与魅力,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与自信,同时也推动了江门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
实践队在参观江门市文化馆
实践队员纷纷表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要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与付出,只有这样,才能让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实践队员体验用茅龙笔书写汉字
江门市博物馆之陈白沙纪念馆:
千年天地逢开辟,一代规模见主张
接着,实践队前往江门市博物馆之陈白沙纪念馆。在陈白沙纪念馆讲解员的引领下,陈白沙先生“圣代真儒”“岭南一人”的大儒形象跃然眼前。陈白沙先生继承孔孟的儒家思想,开明儒心学之先河,主张“学贵自得,学贵知疑”,开创了“江门学派”,是岭南唯一入祀孔庙的大儒。通过参观馆内珍藏的陈白沙先生的手稿、书画作品以及生平用品,实践队员们仿佛也见证了陈白沙先生 “立志圣贤”的一生所愿和“学贵自得”的精神追求,以及他作为“岭南一人”在岭南文化乃至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
实践队于陈白沙先生雕像前合影
此前参观江门市文化馆时,实践队员们便注意到“江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茅龙笔的发明者正是陈白沙先生。茅龙笔,又名茅笔,由陈白沙先生独创。用茅龙笔写字,笔法生辣野趣,刚劲有力,颇受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的喜爱。2008年,白沙茅龙笔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茅龙笔的诞生,不仅仅是书写工具的一个偶然发明,也开拓了书法艺术的一个新风格。陈白沙先生也是籍其茅龙笔书法在中国书法艺术史中留下了浓墨的一笔。
实践队员在聆听讲解员讲解“茅龙笔的诞生”
在参观过程中,实践队员们了解了茅龙笔的制作过程,领略了岭南地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更深刻体会到陈白沙先生“学贵知疑”教育理念的重要性。
东艺宫灯收藏馆:
探寻非遗技艺,传承工匠精神
实践队与东艺宫灯传承人合影
傍晚,实践队来到了东艺宫灯收藏馆。据东艺宫灯收藏馆工作人员介绍,宫灯又称宫廷花灯,可溯源至东汉时期,历史悠久,是中国彩灯中最富特色的汉族传统手工艺品之一。宋元崖门海战后,南宋宫廷艺人、御师将宫灯制作技艺在江门传承发扬。自此,宫灯流入江门寻常百姓家,成为春节、元宵、中秋等佳节必备之物。东艺宫灯则因东方艺术而得名,作为南派宫灯的杰出代表,已经成为中国传统代表性文化符号之一,蜚声海内外,在2012年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实践队员在参观东艺宫灯收藏馆
实践队员们跟随东艺宫灯传承人参观东艺宫灯收藏馆,了解宫灯木雕工艺、中国花鸟画、拓印技术和中国结等“宫灯四元素”以及38道制作工序,感受中华传统文化深厚而独特的魅力。
东艺宫灯收藏馆
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江门的东艺宫灯逐渐融合了中原文化和岭南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侨”味宫灯。东艺宫灯收藏馆在江门生产东艺宫灯,再将宫灯出口到全世界,架起了华侨与祖国沟通的平台,成了以“侨”架桥的载体。东艺宫灯不仅承载了浓厚的中华文化,也传承着海外华侨华人爱国思乡的情愫。
在参观过程中,实践队员们深刻感受到传承人坚持传承、发展和宣传非遗文化的不易,更是为传承人日复一日的坚持、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所深深感染。
结语
经过一天深入细致的实地探访与调研,实践队员们对江门市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全面而深刻的认知。非遗技艺中凝聚的工匠精神,深深感染了实践队员们,无论是葵艺编织的细腻与精巧,还是茅龙笔制作的繁复与考究,抑或是东艺宫灯雕刻的精细与繁杂,都凝聚着传承人们无数的心血与汗水。他们对待工作的严谨态度,对技艺的精益求精,让实践队员们深刻体会到了“匠心独运”的真谛。“工匠精神”不仅仅是对技艺的尊重与传承,更是对文化的坚守与弘扬。保护人类共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崇高责任,也是实现人类文脉绵延,坚定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