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来,全市商务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1 + 1 + 5”工作部署,扎实推进“招商引资项目落实年”行动,商务运行总体平稳,主要指标稳中向好。
一、2019年商务发展基本情况
(一)“招商引资项目落实年”成效显著。
全市引进投资超1亿元项目209个,投资额1298亿元,与2018年同期相比(下同)分别增长7.2%和5.7% 。引进超20亿元产业项目17个,总投资586亿元,实现了各市(区)至少各引进1个超20亿元产业项目并动工建设的目标。项目落地建设加快。全市推动126个2019年引进的超亿元项目动工建设,落地率为77%,动工率为60.3% 。9个投资超20亿元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供地、当年动工”。
(二)实际吸收外资快速增长。
全市新设外商投资企业266家,合同外资13.9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8.23亿美元,以商务部人民币口径统计54.54亿元,增长14.96%,增速在全省排第6、珠三角排第2,增量全省位次第3,比上一年跃升2位。
(三)出口结构持续优化。
据海关统计,全市进出口总值1425.4亿元,下降3.2%,其中,出口1136.1亿元,增长1.2%;进口289.3亿元,下降17.2%。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市一般贸易出口782.0亿元,增长7.0%,占全市出口总值的68.8%,比重上升3.7个百分点。民营企业进出口660.6亿元,增长4.7%,比重上升3.5个百分点。出口高新技术产品138.5亿元,增长2.4% 。
(四)市场消费平稳增长。
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20.43亿元,增长8%,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在全省排名第6。
二、主要工作
(一)坚持以党建统领全局,加强党对商务工作的全面领导。
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梳理问题22个、整改措施36项;聚焦省委巡视反馈的问题和意见,梳理出6大方面25个问题,提出整改措施53项。扎实推进模范机关创建,贯彻落实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以党建促进群团和“两新”组织工作,统筹抓好意识形态、安全生产、志愿服务、扶贫济困、对口援建等工作。
(二)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推动重大项目加快落地。
一是聚焦重点区域,开展精准招商。围绕五大战略新兴产业,实施“百企上门招商”,林应武、刘毅、许晓雄、蔡德威等市领导率队赴北京、广州、深圳、青岛以及日本、韩国、新加坡、德国、以色列、印尼等地开展专题上门招商活动,在香港、澳门、深圳、广州等地举办多场大型招商推介活动。
二是提升招商引资服务水平,加快项目落户落地。开展“暖企业、促投资”行动,建立“市政府主要领导联系跨国公司直通车机制”,发挥江门市招商引资工作联席会议协调作用,建立招商引资项目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对重点项目的动态跟进服务。每季度组织举办全市重点项目集中动工(投产)活动,共推动328个项目集中动工(投产),投资额达1365.1亿元。
三是落实“稳外资”措施,促进企业增资扩产。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外资十条”等投资鼓励政策。积极协调解决外资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推动外资企业增资扩产。全市外商投资企业增资项目83个,涉及投资总额12.27亿美元,合同外资6.20亿美元。
(三)落实“稳外贸”措施,促进出口稳定增长。
一是积极稳妥应对中美贸易摩擦。成立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常务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出台多项外贸扶持政策措施。建立健全江门市外贸工作联席会议、口岸工作联席会议、关地企直通车等协调机制,建立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企业和产品数据库,建立重点企业首席服务官制度,对30家重点外贸企业实施“一企一策”帮扶。
二是大力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组织企业参加40多场境外展览会,其中“一带一路”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展览会20多场。据海关统计,2019年,我市对香港、欧盟进出口分别轻微下降0.8%和0.4%,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东盟、欧盟部分国家重合)进出口下降0.8%,对东盟、韩国进出口分别增长4.3%和9.8% 。
三是补强进口短板。出台《江门市扩大进口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的实施方案》,组织企业参加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广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鼓励企业扩大关系民生的产品进口。
(四)营造良好消费环境,推动消费转型升级。
一是积极举办促消费活动。搭建“春夏秋冬”四大促消费平台,举办春季汽车消费节、夏季“家5·20”家居购物节、秋季“食在五邑”美食节、冬季“123买年货”购物节等促销活动,鼓励各市(区)围绕特色产业举办促销活动,掀起消费热潮。积极应对非洲猪瘟对猪肉供应造成的影响,组织经销商进行冻肉对接供应,保障市场供给。
二是稳定重点领域消费。抓住“国五”退市前的机遇,分别在春季、秋季举办“国际车展”,开展汽车促销活动。2019年,全市汽车销售额134.06亿元,增长2.6%。引进保时捷专卖店。
三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研究制定电子商务扶持政策。市政府与阿里巴巴签署建设农村电商项目战略合作协议,编制《江门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2018—2025)》《江门市农村物流发展规划(2019—2025)》,积极推动农村消费。2019年,乡村实现零售总额293.48亿元,增长14.6% 。
四是推动消费转型升级。加快江门市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新增16个流通追溯节点。支持农产品冷链物流项目建设。研究制定会展业扶持政策、盐田班列扶持政策,降低商贸流通成本。举办展会信息发布会,积极发挥展会对消费的带动作用。
(五)加快口岸建设,提高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
江门大广海湾保税物流中心(B型)获批建设,新会天马港二期对外开放通过验收,港澳籍船舶入境维修试点工作顺利开展。推进口岸提效降费,2019年12月,江门市口岸进口、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分别为15.65小时、1.51小时,与2017年全年相比分别压缩80.07%、70.75%。2019年,江门市共免除查验没有问题外贸企业吊装移位仓储费用450.11万元,受惠企业2231家。
三、主要存在问题
(一)出口形势依然严峻。
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美国进口商大量囤货未被加征关税的商品,提前消耗了对美出口存量。俄罗斯、印度、阿根廷、南非等国家汇率贬值,购买力下降,将影响我市对新兴经济体的出口。
(二)利用外资后劲不足。
过去两年,我市一大批合同外资项目快速入资,由于有效合同外资存量不足,将出现实际外资与合同外资“倒挂”的现象。
(三)促消费力度不够。
我市缺乏促进消费的有力扶持政策,商家举办促销活动的规模不大,促销力度不够。
四、2020年工作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的意见》《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和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江门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会精神,抢抓“双区驱动”“双核联动”良好机遇,坚持新发展理念,加强党对商务工作的全面领导,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商务高质量发展,为打造珠江西岸新增长极和沿海经济带上的江海门户作出新贡献。
(一)发挥商务职能作用,坚决打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
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四个一”应急处置机制,加强商务(口岸)领域防控工作,全力保障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做好商贸流通企业和进出口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工作,加强口岸疫情防控和管理服务。及时做好疫情对商务发展影响的分析研判,落实减轻企业负担的政策措施,千方百计帮助企业抢抓订单、稳定生产经营、规避国际贸易风险,增强企业发展信心,齐心合力,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保持商务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二)推进党风政风满意工程。
贯彻落实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持续推动党建工作的规范化。积极创建模范机关,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整改落实情况“回头看”,继续推进落实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认真做好依法行政、综治平安、安全生产、保密、政务公开等工作,认真办理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建设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机关。
(三)推进招商引资质量提升工程。
一是把招商引资作为“党政一号工程”,各市(区)至少引进一个20亿元项目并动工建设,力争东部三区一市均引进一个50亿元以上项目,西部三市至少引进一个30亿元项目。每季度组织举办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力争全年动工投资亿元以上项目超过150个。
二是推动重点领域招商有新突破。开展百企上门服务行动、百日项目攻坚行动、每季集中动工活动,紧盯广州、深圳、东莞等重点城市实施精准招商,探索建立“广深总部 + 江门基地”、“广深研发+江门转化”等产业合作体系。贯彻实施《外商投资法》及其《实施细则》,落实市政府主要领导联系跨国企业直通车机制,切实做好外商投资促进、保护和管理工作,稳定外资规模,优化外资结构。
三是创新和完善招商引资工作机制。推动各市(区)建立“8个1”的招商引资体制机制(一把手亲自抓招商、一个联席会议制度、一名专责领导、一个投资促进机构、一支专业化队伍、一张工作清单、一个载体库和一个服务系统),强化全市招商引资工作联席会议协调机制,推动项目履约、项目动工率有新提升。
四是探索推进园区建设和管理新模式,推动产业招商载体(招商承接能力)质量有新提升。
(四)推进外贸稳中提质工程。
一是拓展对外贸易多元化。实施2020年境外展览计划,组织企业参加50多场境外展览会。利用广交会、深圳高交会的前端和后端时间,举办进出口贸易对接会,拓宽对外贸易渠道。加强与港澳经贸届的对接合作,推动三地“拼船出海”,帮助企业稳住传统市场,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市场。
二是开展前瞻性政策研究。研究制定《江门市外经贸发展资金实施细则(2021—2023)》,优化调整现有扶持项目、提出新的扶持方向。
三是积极推动外贸转型升级。推动新会不锈钢制品行业申报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加大区域品牌宣传,推动外贸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加强自主品牌建设。大力发展外贸新业态,积极申报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发挥我市跨境电商和邮快件分拣清关中心的优势,推动跨境电商进出口有新突破。培育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吸引本地货源回流出口。
(五)推进培育壮大社会消费工程。
一是加大促消费力度。制定会展业扶持政策,促进“以会促销”。鼓励行业商(协)会、商家举办促销费活动,完善“春夏秋冬”四大促消费平台,扩大社会消费。组织企业参加国内重点展会,开拓内贸市场。
二是推动电商市场多元化发展。出台电子商务扶持政策,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支持企业开展电子商务业务。落实与阿里巴巴农村电商合作协议,加快农村电商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形成农产品上行运营机制。
三是改善提升消费环境。编制《江门市“十四五”商业网点规划》,加快江门市主城区商务中心联通,推进“夜经济”和打造品牌商圈,引进高水平高品质的消费服务企业,打造区域消费新热点。加快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推进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完善肉类蔬菜追溯体系应用,强化商贸领域的诚信建设工作,探索将开平水暖卫浴作为商贸诚信特色集聚区。
(六)推进口岸营商环境优化工程。
加强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高新区公共码头一期尽快建成投入使用,确保江门大广海湾保税物流中心(B型)如期通过正式验收,启动珠西国际陆港工程,加快鹤山“无水港”建设,打造多式联运国际陆港。谋划建设川岛对外开放口岸。优化通关流程和作业方式,扩大口岸开放,探索推进港澳籍船舶入境维修、粤港澳游艇自由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