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受国务院委托,审计署审计长胡泽君向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作了《国务院关于2018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以下简称审计工作报告)。一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审计机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重要要求,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加大对党中央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跟踪审计力度,加大对经济社会运行中各类风险隐患揭示力度,加大对重点民生资金和项目审计力度,更好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反映在今年的审计工作报告中,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坚持党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做好审计工作的根本保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最本质、最鲜明的特征。一年来,审计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审计委员会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既客观反映一年来经济社会新进展新成就,又着力揭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推进三大攻坚战、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把党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落到实处,促进中央政令畅通。
二、首次对中央一级预算单位实现审计全覆盖。实行审计全覆盖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部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后,审计署在派出审计局设置上实现对中央部门、中央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全覆盖,2018年首次对中央一级预算单位实现审计全覆盖,并延伸审计了256家所属单位。结果表明,2018年中央部门本级预算总体执行率达88.1%,比上年提高8.5个百分点,预算编制标准化、科学化和精细化水平总体上有所提高。但也揭示了一些部门和所属单位预决算编报不够完整准确、资产管理及会计核算不够规范、依托管理职能或者利用行业资源违规收费等问题。同时,审计工作报告还指出了在重点民生资金管理、重大项目建设、重大政策措施落实、三大攻坚战重点任务推进,以及国企国资管理、金融业务开展等领域存在的问题。
三、着力反映减税降费等3个重点专项审计情况。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组织全国审计机关开展了减税降费、清理拖欠民营和中小企业账款、惠农补贴“一卡通”管理使用情况等3个专项审计。审计中,紧紧围绕“六稳”要求,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始终秉持审慎包容的审计理念,恪守审计权力边界,做到依法审计、客观评价,全力推动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如在减税降费政策措施落实方面,积极评价了大规模减税降费取得的显著成效,同时也揭示出优惠政策执行不到位、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依托行政职权和影响力违规摊派或收费等问题。在清理拖欠民营和中小企业账款方面,审计指出12部门和19省少报98.92亿元拖欠账款后,多数单位已整改;有的地方因财政困难,拖欠账款尚未有效解决;一些单位违规收取或未及时清退保证金,以及限制使用银行保函方式缴纳保证金。在保障民生等8类惠农补贴资金管理方面,揭示了惠农补贴散碎交叉、管理和发放不够规范,以及一些单位和个人骗取套取或违规使用等问题,切实推动维护群众利益和资金安全。
四、民生审计广度和力度进一步加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一年来,审计机关紧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认真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加强对就业补助和失业保险、基本养老、医疗保险、保障性安居工程、扶贫等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联系紧密的重点民生资金和项目的审计。既肯定成绩,又揭示民生资金在筹集、管理、分配和使用等环节存在的问题,着力推动党中央、国务院各项惠民富民政策落到实处,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如针对就业优先政策落实情况,既指出相关地区就业主要指标顺利完成,又揭示了就业补助资金套取骗取、违规发放和闲置等问题;针对脱贫攻坚任务进展情况,审计机关紧扣“精准、安全、绩效”,突出“两不愁、三保障”重点任务,指出本次审计发现问题金额占抽审资金的比例较上年下降3.1个百分点,但也存在少数地方擅自拔高或随意降低标准、一些地区存在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等问题,努力推动脱贫成果真正落到困难群众身上,经得起历史检验。
五、突出财政资金绩效管理。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加快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按照这一要求,审计机关深刻把握“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要论断,将绩效审计理念贯穿工作全过程和各环节,坚持“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推动预算单位不断增强绩效意识,将全面预算绩效管理推进到资金使用的“最后一公里”,促进财政资金提质增效。如在中央财政管理部分,审计工作报告反映了全面预算绩效管理机制相关问题,指出绩效目标设定不够科学、评价不够规范、信息公开比例较低等;在重点专项资金和项目等部分,反映了相关资金结存闲置、项目建成后效益不佳、盲目决策造成损失等问题。
六、注重揭示重大违纪违法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腐败是我们党长期执政面临的最大威胁。按照促进权力规范运行、促进反腐倡廉的要求,审计充分发挥专业性强、涉及面广、反应快速等优势,聚焦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靶向发力,不断加强对公权力运行、公共资金使用、国企国资管理、重大环保工程建设等领域的审计监督,对重大问题线索扭住不放、一追到底,发现一起、移送一起。同时坚持审计下沉,着力揭示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微腐败”“小官巨贪”等问题,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一年来,审计共移送违纪违法问题线索478起,涉及公职人员810多人,造成损失浪费380多亿元,并深入分析了上述问题线索的5个突出表现,推动有关部门标本兼治,从源头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
七、深入反映体制机制问题并积极推动整改。一年来,审计机关坚持把重点审计事项置于经济社会运行的大背景下分析,把审计发现的具体问题放在改革发展大局下审视,及时反映预算管理、财税体制、科技创新等方面存在的体制机制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建议,推动完善制度和深化改革。如在中央部门预算执行审计部分,对一些问题长期反复出现的现象,分析揭示了3方面体制机制问题。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也指出相关制度不完善、落实不到位是成果转化率低的重要原因。针对反映的问题,报告从体制机制层面提出4方面14条建议,以利于推动具体问题立行立改、涉及体制机制及历史遗留因素等复杂问题持续整改,更加有效落实“治已病、防未病”的重要要求,健全和完善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工作长效机制。
下一步,审计机关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部署要求,认真督促有关地方、部门和单位落实整改责任,年底前依法公告审计工作报告反映问题的全面整改情况。
原文链接:国务院关于2018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2019年6月26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