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市审计局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审计理念,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审计工作,并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务实举措,以此作为锤炼广大党员干部为民服务本领的“磨刀石”和检验广大党员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的“试金石”。
一、加强统筹协调,突出审计特色
(一)抓学习,悟思想。市审计局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问题的重要思想和经典论述,继续强化乡村振兴审计的政治属性,把乡村振兴审计纳入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工作清单,增强做好乡村振兴审计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实施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起来,确保各项政策衔接顺畅、发挥集合效应、落实政策“最后一公里”。
(二)抓重点、促落实。为推动稳定粮食生产、守住耕地红线、提高高标准农田质量、人居环境整治等政策落实到位,市审计局派出审计组重点审查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产业发展、涉农资金统筹整合等四个方面情况,摸清相关政策措施落实、资金分配管理、安全绩效等状况,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
(三)抓统筹、保进度。为高效开展审计项目,审计组按照审计项目实施方案重点工作内容分为4个工作小组,强化责任,落实任务。按照要求开展小组汇报、中期汇报、向上级汇报,做到“日日有进度、周周有成果”。落实好“穿透式”审计要求,围绕政策、资金、项目,全流程、全链条审深审透,确保按时保质完成审计任务。
二、强化审计监督,促进政策落实
(一)围绕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情况,审计组从任务完成情况、建设管理过程、后续管护及使用等三个重点方面入手,通过核实卫星图斑疑点;跟踪项目从立项到验收的全过程相关资料;以工程质量为核心,上山下乡,实地考察高标准农田的建设位置是否合理、渠道与机耕路后期管护是否到位等审计方法核实问题线索,掌握具体情况。
(二)围绕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审计组从厕所革命、生活垃圾、生活污水三个方向着手,调阅了农村公厕建设的实施方案,了解公厕建设的实施方式和建设标准,对部分新建、改建公厕进行现场踏查,并积极听取了现场村民对公厕建设的意见,发现存在部分建设工程偷工减料、虚增工程量、部分设施损坏、蹲位尺寸不合理等问题;收集了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建设和运行管理工作方案、设备采购与分配资料、第三方服务合同等,结合实际考察结果与群众反映情况,全面了解生活垃圾处置现状;掌握了当地农村人口基本情况、黑臭水体排查实施方案和台账、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目标任务与进度、各项环境监测数据,发现了配套资金不到位、后期维护不及时等问题。
(三)围绕产业振兴和增加农民收入,聚焦当地特色产业,根据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的总体要求,掌握当地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现状、资金管理情况、园区管理运营等情况。
(四)围绕推进涉农资金整合,审计组全方位、多角度的掌握各项任务清单,对资金的分配、下达、绩效考核进行跟踪审计,因地制宜、细化任务、科学配比。实施审计时对补助对象、补助条件、实施要求和监管措施等都认真开展核查,力求解决制约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短板问题。
审计重点抽查了涉农专项资金3.6亿,涉及38个项目,共抽查41个单位、企业、合作社或家庭农场,15个乡镇、231个村。通过审计,共发现四个重点方面的15个主要问题,并对应审计发现问题,提出4条主体清晰、操作性强的审计建议。审计指出问题后,被审单位立行立改,提高了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加大了对高标准农田、农村公厕、污水处理设施的后期运维力度,重视了农村产业振兴发展。
三、坚持学思悟践,促进知行合一
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审计机关开展乡村振兴审计工作的最终目的。承载“以人民为中心 以审计聚民心”的审计情怀,市审计局坚持把党史学习教育与推动审计工作相结合,弘扬党的光荣传统、优良作风,践行党的初心使命、根本宗旨,强化公仆意识、为民情怀,同时以学促知、以知促行、以行见效,立足审计职能开展乡村振兴等民生项目审计,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现实的群众利益出发,促进改善和保障民生,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目前,市审计局还对社会保障、学前教育、政府投资等民生资金和民生项目进行审计,持续跟踪乡村振兴审计发现问题的后续整改情况,推动解决老百姓“急愁难盼”问题,以为民服务的成绩检验学习教育的成效,践行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目的,真正做到审计业务工作与党史学习教育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两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