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制度的四梁八柱作出了部署和要求。江门市审计局积极适应新常态,不断践行新理念,积极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审计,为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
一、重视保障,强化基础。
一是组建强有力的审计组。审计组成员由具有丰富自然资源审计经验的业务骨干组成,并配备一名熟悉计算机审计的数据分析人员。二是合理分工,层层压责。根据被审计领导干部所在地区自然资源禀赋特性,将审计组细分为多个工作小组,明确各组工作职责和审计任务,促其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同时互相合作,共同推进审计工作。三是坚持学习,以学促审。审前组织学习审计署、省审计厅举办的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培训,审计过程中多次就有关事项咨询国土、环保、水务和林业等部门的专业意见,加深对专业技术数据和指标的理解。
二、重视焦点,强化实效。
为保障审计质量,审计过程中始终贯彻“因地制宜、聚焦重点”的原则开展审计,结合被审计干部所在地区自然资源资产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情况和区域特点,明确审计思路,坚持“三查三看”,即:一查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看制度、责任、人员是否到位;二查各项定性指标实际执行情况,看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实际效果;三查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方面的重大违规违纪问题,看是否存在严重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影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风险隐患、重大污染事件、重大损失浪费等情况。客观揭示不作为、慢作为、假作为等问题,积极发挥审计在推进自然资源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服务和监督保障作用。
三、重视创新,强化效率。
一是扩大计算机审计应用。审计数据分析人员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奥维地图对土地、基本农田、水资源开展计算机审计,确定审计疑点后,再到现场进行取证核实,有效提高审计精确度。另外结合实际情况关注土地、水务部门使用的监督业务信息系统,特别关注自然资源资产基础数据信息系统建设和使用情况,使用计算机审计技术分析是否存在修改结果数据、虚报、瞒报等问题。二是强化审计成果互用。在财政审计和专项资金审计中密切关注各部门关于环保相关政策落实情况。将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相结合,同时摸清领导干部任期“生态账”和“经济账”,实现两项审计资源共享、成果共用。
四、重视问题,强化整改。
审计整改是落实审计项目成效的关键,审计部门牢牢把握党中央关于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部署方向,扛起政治责任,永葆审计人的初心和使命,不折不扣抓整改,做好审计“后半篇文章”。制定完善整改台账,明确整改责任,实行挂销号动态管理,通过走访座谈、现场核查的方式加强对整改工作的跟踪督促、指导协调,促进被审计单位积极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长效管理机制,补齐生态文明建设的短板,推动被审计干部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审计“治已病防未病”作用,确保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环境保护责任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