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风景如画的开平市塘口镇,世界文化遗产与5A级旅游景区交相辉映,自力村村落与碉楼群不仅是旅游的胜地,更是社会治理创新的试验田。近年来,塘口镇以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为契机,构建了一套融合党治、法治、自治与德治的多元乡村治理体系,特别是其独创的“加减乘除”禾美调解方程式,在乡村治理法治化的道路上绽放异彩,为乡村振兴绘制了一幅和谐美好的蓝图。
“加法”提速,高效调解暖民心
塘口司法所深知时间就是效率,效率则关乎信任。他们通过“加法”提速,将调解工作首要任务定为“快”。为当事人提供贴心服务,争取各方信任要“快”。掌握当事人的实际需求,促成共赢协议要“快”。为当事人提供调解便利,减少维权成本更要“快”。塘口司法所巧用诉源治理新载体,积极联合驻村“第一法官”,借力塘口镇“无讼社区”、网上巡回法庭以及“人民调解+线上司法确认”数字化调解模式,跑出了就地解纷“加速度”。通过“诉调对接+法律援助”的创新机制,联合开平法院,仅用3小时便成功调处了49名保洁工人的欠薪案件,展现了司法为民的高效与温情。
“减法”解纷,温情调解化干戈
在塘口镇,恒叔调解室是家喻户晓的“金字招牌”。这里,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谢羡恒同志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搭建起一张严密的矛盾纠纷预防调处网络。无论是征地拆迁的棘手问题,还是跨境赔偿的复杂纠纷,恒叔调解室都能以“自家人理自家事”的温情态度,依法公正调解,有效减轻了社会压力,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减压阀”。今年年初调处的一宗分手索赔案,当时已怀孕三个月的女方向男方索要高额分手费。塘口司法所联合恒叔调解室快速制定调解方案,调解员通过“一倾听,二关怀,三对话”的“背对背”调解法,既当普法员又当心理辅导师,分别对双方进行释法说理,以共情缓解当事人的心理压力,最终促成双方和平分手。
“乘法”聚力,多元联动筑防线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塘口司法所积极推动“多元联动”机制,不断扩大解纷“朋友圈”。在“警调联动”“访调对接”“诉调对接”协同作战的基础上,注重通过“信访超市+外送服务”扩大调解工作“半径”,构建起矛盾纠纷化解的坚固防线。塘口司法所积极依托塘口镇信访驿站为纠纷当事人提供“外送”调解服务,成功化解了民间借贷纠纷、非工伤赔偿纠纷等多宗案件。“乘法”调解效能不仅提高了矛盾纠纷就地增援和稳控的作战能力,还有效防止了小问题演变为大冲突,避免了社会矛盾的积聚升级和“民转刑”案件的发生,切实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除法”清源,法治教育润心田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提升群众法治意识是法治建设的核心,塘口司法所妙用“碉楼下的法治课堂”和乡村“法律明白人”队伍,扫除群众学法用法的难点盲点。通过创新打造“一分钟法治广播站”“榕树下的法治讲堂”“道德银行”法治积分兑换制等普法载体,结合文旅产业开展法治宣传“来赶集”、送“法”进景区等普法活动,在镇内景区融入“碉楼样式”的法治宣传栏、法治标牌等普法学法元素,逐渐塑造出塘口镇全域旅游的“沉浸式”法治宣传新模式。这一系列举措不仅提高了群众的法治素养和自我保护能力,还为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本土化实践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塘口镇的“加减乘除”禾美调解方程式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显著的成效赢得了群众的信赖和赞誉,它不仅为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径,更为乡村振兴描绘了一幅和谐美好的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