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法治既是改善营商环境的重要手段,也是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江海区聚焦高质量发展,把法治作为最好的营商环境,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谱写基层治理新篇章,以“法治引擎”推动江海在“百千万工程”的赛道上跑出加速度、创出新成效。
禾美外海,面面俱到
外海面作为江门地区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传统美食,制作技艺却十分考究,一个手工外海面的诞生看似简单,实则糅杂了手艺人的匠心和汗水。民以食为天,争以调为先。近年来,外海街道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将外海面“和、弹、切、晒”四步制作技艺融入到调解工作中,为禾美外海贡献司法力量。
“和”出联动调解队伍。外海面的基础是和面,将面粉和鸡蛋和成团。外海街道为突破基层治理的痛点、堵点,依托信访超市,与综治办、人社所等部门合署办公,形成像和面一样“工作联动、矛盾联调”的工作格局,提供优质的调解服务。
“弹”出多元化纠资源。外海面特有的弹压技艺,须要用竹杠对着面团反复弹压直到起筋,才有爽滑弹牙的口感。外海街道充分发挥“1+6+N”综合治理体系作用,整合各方资源,安排村居法律顾问到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值班,为群众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服务,运用村居法律明白人的力量将基层矛盾化解在家门口,将行业专业人才纳入调解人才库,为专门的调解领域提供专业的法律服务。
“切”准群众关切需求。外海面能细长如丝,在于手艺人的刀工,只有长时间的练习才能心细刀准把面团切成一丝丝的面条。外海街道切准群众需求,在调解工作中开通“线上+线下”“内达+外送”等多种调解渠道,通过庭所共建、警民联调、两地跨界、行业共调的多种工作模式,做出一份符合外海群众口味的“调解面”。
“晒”出经验交流技巧。切好的面条要叠成面饼,放在阳光下晒干,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手工外海面。调解工作也需要“晒”出心得,交流经验,才能总结出一套完整高效的调解模式。外海街道在工作中注重与各调解组织的交流,定期召开调解工作会议,各调解组织通过“晒”出调解案例,交流调解技巧,总结调解经验,不断提升调解能力,有效预防化解本地矛盾纠纷。
传统文化需要传承,调解工作需要创新。外海街道将传统面食文化融入到人民调解新方法中,不断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收获群众满意“幸福面”。
禾美高新,鱼(法)鱼(企)得水
外海街道的“生恭鲤鱼”于2021年成功入选江门市第八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项目名录,是一种流行于外海一带的民间纸扎工艺,至今已有四百年历史。在中国,法字从“水”,象征法的公平,法平如水是自古以来普罗大众对法的期望。通过“如鱼得水”“鱼跃龙门”“年年有鱼”三部曲,打造法治营商环境特色调解品牌体系,为禾美高新贡献司法力量。
如鱼得水。定期到各村、居组织调解培训,并深入了解辖区内矛盾化解情况,捕捉“弱信号”。运用“粤平安”平台、综治网格员巡查机制,做到情况明、底数清,处理矛盾纠纷更是心中有数,“如鱼得水”。
鱼跃龙门。麻园司法所地处江海区法务聚集区,法律服务种类丰富,通过整合区域内法治资源及专业力量,发挥对辖区基层熟悉的优势,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为企业提供及时、精准的法律服务。在法治高质量发展的保驾护航下,近年来,辖区内部分小公司逐步成长为高新企业,法治力量助力企业实现“鱼跃龙门”。
年年有余。通过“线上+线下”的法律咨询服务,结合一村(居)一法律顾问、律师进工业园等措施,方便企业群众更便捷、更高效地办理法律服务。2022年至今,成功化解了24宗企业类矛盾纠纷,合计案涉金额近260万元;引导、指导企业解决法律问题30余宗,为企业大量节省了时间、开支,减低司法成本,使企业实现“年年有余”的美好愿景。
良好的法治环境就像良好的水源,企业如鱼,水质佳则鱼欢跃。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借力法务集聚区及优势法律服务资源,麻园片区的调解工作将“鱼鱼得水”。
禾美礼乐,龙舟争先
五月中旬,省级非遗“礼乐龙舟”陆续举行龙舟起龙仪式,礼乐街道八坊各条“沉睡”的龙舟相继被唤醒。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礼乐街道发挥龙舟“龙头”“扒丁”“舵手”三项关键部位作用,以龙舟文化打造特色调解品牌体系。
“龙头”基层引领。调解主任是基层调解工作的带头人,遇到矛盾纠纷,总是走在最前,是第一时间组织矛盾各方进行调解的最重要力量,人民调解工作做得好不好,“龙头”就是最好的体现。
“扒丁”齐心发力。调委会成员、法律明白人、村居法律顾问建成共商机制,在法律框架下调处化解矛盾,增强法律保障,共同发力,将礼乐的人民调解法治化工作进一步推向前。
“舵手”把稳方向。发挥“1+6+N”综合治理体系作用,运用“粤平安”平台、综治网格员巡查机制,提前预警,指明方向,将调解工作从矛盾纠纷找上来转变为及时发现矛盾纠纷苗头,及时组织调解力量介入,就地化解。
锣鼓喧天,各条龙舟齐心发力,破浪前行,赛龙夺锦,礼乐调解工作将以实际行动保障基层治理工作“风调雨顺”,助力江海法治工作在全市基层治理和法治建设中争先进位。
禾美江南,逛公园悟和谐
江南街道拥有白水带自然风景区、城央绿廊等休闲公园场所,江南街道紧紧围绕“法治江海”建设,发展“枫桥经验”,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以地理环境优势,运用新理念、新方式、新办法调解新型矛盾纠纷,有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传承“枫桥经验”, 推进基层群众自治。依靠传统道德、公序良俗调处化解矛盾纠纷是“枫桥经验”核心要义之一,指导辖区调委会充分调动社区居民、相关企业志愿参与人民调解的积极性,以到公园散步探讨矛盾化解的切入点为创新,围绕治安、卫生环境和邻里纠纷等方面开展调解,在运动健身休闲中与矛盾纠纷调解“同频共振”,增强了居民的信任感,将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阶段,促进邻里间的小和谐,江南社区的大和谐。
整合资源,发挥法治保障核心作用。公园里的花、草、木是构成园景的要素,公园里休憩交流的人是“最美的风景”。江南的调解工作也构筑了美丽的公园画卷。全面整合司法所、综治中心、辖区法律工作者力量,共同参与矛盾纠纷预防、排查和化解工作,定期举办联席会议,推动信息互通、工作联动,形成矛盾纠纷化解合力;深入推动司法所和派出所对接,着力建立警调对接机制,切实做到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德法共治,搭建社会治理共同体。江南美好的风景,需要大家的共同维护。“一花一草皆生命,一枝一叶总关情”。江南注重加强人民调解员培训,引导调解员在法治宣传、德治文化教育领域的角色融入。发挥调解员贴近群众的优势,指导调解员善用好风俗好传统、道德约束等手段化解矛盾纠纷,大力宣传传统美德,倡导公序良俗,助力构建文明风俗 ,做到法安天下、德润民心。
“绿草荫荫,润了我心”。依托城央绿廊、网红公园的美景,让“美”润入“心”,让社会更和谐。
海阔潮平风正劲,奋起扬帆正当时。江海区通过聚焦高质量发展,打造法治新“枫”尚,为全区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进一步推动构建了江门市“和谐社会 禾美五邑”调解品牌体系,更为打造独具“粤味”的广东调解品牌作出贡献。在未来的发展中,江海区将继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谱写基层治理新篇章,为全区人民创造更加和谐、稳定、繁荣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