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镇个别案件适用从轻、减轻或不予行政处罚情形时,应用法律法规依据需载明该法律法规的全称并且具体到条、款、项目。”近日,江门市新会区行政执法进驻监督工作专班(以下简称“专班”)在某镇行政执法监督意见反馈会上,对该镇存在的问题予以指出,并要求限期纠正整改。这是新会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按照全市的统一安排,探索“1+1+N”行政执法监督机制,以“嵌入式”进驻11个镇街开展行政执法监督,抢抓“大桥经济”“黄金内湾”历史机遇,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创新举措。
据介绍,“1+1+N”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即是以“健全一套机制、组建一支队伍、构建多重监督维度”为抓手,通过组建工作专班轮流进驻镇街,擦亮进驻监督“探头”,发挥专班“小快灵”的特点优势,对镇街行政执法工作把脉问诊,对症下药,纵深推进镇街综合行政执法走深走实,持续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健全一套监督机制
解决好“谁来监督”的问题
早在2023年12月,新会区政府按照《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的部署,印发《新会区行政执法监督工作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建立由区政府统一领导、区司法局负责全区执法监督具体工作、各有关部门承担内部监督的协同高效执法职责体系,压实监督责任,以“问题清单+建议书+汇报”形式落实督查督办,高标准推进进驻监督工作。
“我们区政府提出要对镇街开展‘剥洋葱’执法监督,这是从政治的高度来推动镇街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工作,无疑是给了我们吃了一颗‘定心丸’,我们干起活来更有底气和信心。”专班相关负责人表示。
2023年,新会区地区生产总值达1011.25亿元,首次突破千亿大关,成为江门首个千亿强区。以往,镇街综合行政执法“管得着的看不见、看得见的管不着”的现象普遍存在,新会区根据上级部署要求,对行政执法职权下放进行调整,设置执法机构,成立指导专班,着力解决“权不够”“谁来管”等问题,不断完善执法资源,规范执法程序,扎实有力持续深化推动镇街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规定》的出台,进一步健全了镇街综合行政执法监督机制,真正意义解决了“谁来监督”的问题。
工作专班如何组建?怎样才能最大发挥其在行政执法监督“小快灵”“轻骑兵”的特色优势?新会区在江门市司法局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大胆探索,由区委依法治区办牵头,吸收包括自然资源、卫健、城管、农业等5个重点领域执法部门的精干力量组建专班,结合各镇街产业发展和高频执法事项等,成立不同的专班队伍进驻“嵌入式”监督,同步以“导师制”提供业务指导培训,形成“队伍统一调度安排、工作统一归口管理、进度统一掌握督促、问题统一剖析总结”的“四统一”专班运作机制。
新会区相关执法办负责人介绍说,“这种‘嵌入式’监督,就像我们在镇街设置了‘探头’和‘前哨’,可以及时发现纠正镇街行政执法工作存在的问题。专班又像一队‘轻骑兵’,具有机动灵活的特点,指哪打哪,在实践中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织密一张监督网络
解决好“怎么监督”的问题
解决好了“谁来监督”的问题,在实践中如何开展监督?新会区走出了一条具有“新会特色”的行政执法监督新路径。
在专班进驻前,新会区司法局主要负责人带队下沉镇街,召开专班进驻监督动员部署会,各镇街主要领导、各执法分管领导、相关执法职能部门负责人参会。会上,对镇街进行充分动员,讲清讲透开展进驻监督的目的和意义,通报各阶段的工作安排,争取镇街最大程度的支持和理解,为专班的正式进驻创造一切有利的条件。
“本以为镇街会有抵触情绪,但是我们将专班进驻监督的目的讲清楚后,他们知道我们是来帮助镇街进行‘法治体检’,进一步规范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并不是‘挑刺’‘找麻烦’,镇街也很支持我们开展这项工作。”专班相关负责人说。
有了镇街的支持理解,专班的工作就事半功倍。他们编织了一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督网络,切实做到“全覆盖、无死角”。在专班的指导下,各镇街落实进驻前的自查自纠,列出自查问题清单,主动申报线索,把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鲜明导向树起来,一级抓一级、层层落实监督。
此外,专班还进一步拓宽社会监督渠道,实现12345热线、信访部门、复议诉讼案件信息互联互通,对各镇街在行政执法方面的投诉举报特别是反复举报投诉线索开展“回头看”,紧咬线索不放,层层抽丝剥茧,以“刀刃向内”的决心“动真格、硬碰硬”。
一个地方法治化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和群众最有发言权。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是优质营商环境的具体表现,也是法治化建设的价值取向。近年来,江门市通过“试点探路”“示范引领”的方式,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持续深入推进行政执法监督联系点和社会监督员工作,大力推进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和实施行政执法减免责清单,建立健全“综合查一次”机制,全面提升行政执法质效。
新会区构建以企业、行业组织、村(社区)等为集结点的社会监督网络,发挥好行政执法监督联系点和社会监督员作用和优势,聚焦镇街行政执法工作的痛点、堵点、难点,切实听取基层群众的意见建议,打通行政执法监督“最后一公里”。
“进驻式监督不需要镇街另外做一套台账。除了召开动员会,了解镇街综合行政执法运行情况,专班还通过查阅镇街各职能部门的日常执法工作材料,约谈行业、村(社区)、执法部门代表,深入企业、执法一线实地检查等方式,做到‘关键少数必谈、关键资料必查、关键场所必访’三个‘必’,力求一针见血,对症下药。”专班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以前我们通过案卷或者数据进行表面分析,这样监督不够全面,也很难发现综合行政执法在镇街是否出现‘中梗阻’,进驻监督可以具象化、直观化,不仅可以看到镇街行政执法哪些做得不规范,还可以发现哪些没有做或运行不畅,及时提醒他们查漏补缺。”
据了解,自3月25日正式启动进驻监督以来,专班已实地走访调研企业和违法现场15次,听取企业、村居委等社会代表意见45次,谈话84人,列出线索底稿210多条,切实做到“无事不扰,有事必应”,以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提升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形成一个监督闭环
解决好“提质增效”的问题
监督机制和网络完善了,镇街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如何在规范化的基础上实现提质增效?新会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专班进驻后,对照《意见》和《三年行动计划》重点工作,对全面梳理细化监督任务,明确责任分工,形成6类监督重点、24项监督材料和32项风险具体表现,以“重点督查+全面督查”方式,对执法工作开展情况逐项检查,做到全方位、全流程监督。
问题线索往往隐藏在一些不起眼的执法行为中,需要专班人员练就一双“火眼金睛”。专班建立“每日一归总、一研判、一会商”研判工作流程,实行问题线索“发现、甄别、延伸、反馈、督办”的全周期管理,有效解决调查不深不实、归总不精准等问题,精准点穴,形成问题清单。
专班还坚持“监督、整治、提升、推广”一体推行,在精准监督、画像执法短板的基础上,深入剖析问题症结,及时召开阶段性工作通报和推进会,及时反馈被监督单位甚至相关区直部门。对立行立改或影响较大的,阶段性发出《行政执法监督建议书》,要求限期落实整改。对共性问题同步反馈区级执法部门会商研究,进一步健全联合执法、提级督办等协作机制,提振基层执法队伍干劲,提升执法效能。
同时,专班深入挖掘、总结推广镇街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的鲜活经验,持续放大典型效应,努力打造更多基层治理的“新会样本”,实现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取得“发现一个,整改一个,带动一片”良好的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
“进驻监督不是一阵风就过去了,我们常态化开展监督‘回头看’,紧密跟踪督导整改成效,‘一竿子’插到底,确保监督形成完整闭环,不走过场、不搞形式主义,推动镇街综合行政执法真改实改,提质增效,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助力‘百千万工程’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谈及未来设想,专班相关负责人对“新会经验”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