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来,江门市司法局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围绕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1+6+3”工作安排,聚焦“一个统筹、五大职能”,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市和司法行政工作,连续五年获得法治广东建设考评优秀等次,江门镇街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做法入选国家试点、全国推广,奋力推动法治江门建设走在全省前列,以高水平法治护航高质量发展。
一、坚持实干担当,深化法治统筹,持续推动全面依法治市工作走深走实
一是全面贯彻实施法治建设“一规划两纲要”,连续两年开展“十大法治惠民实事项目”评选。统筹做好2022年度法治广东建设考评工作。开展法治建设“述、评、督、考、责”联动机制先行试点工作,市委主要领导作为珠三角城市唯一代表在省委常委会会议作述法工作报告,我市连续五年获评法治广东建设考评优秀等次,“法治侨都”金字招牌持续擦亮。
二是健全法治建设机制。提请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听取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市委依法治市办与市委党校联合举办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基地揭牌仪式,签订合作共建协议,共同推进学习宣传研究阐释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
三是全面开展法治督察。抓严抓实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发现具体问题535个,发出提醒函23份,提出工作意见37条,排查出问题线索127条,推动突出问题真改实改、整改到位。
四是强化法治结对工作,互学互鉴共同提升。与惠州市开展法治建设结对提升和学习交流,商定结对提升工作计划,建立县(市、区)级结对提升工作机制,促进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推进提升。
二、坚持守正创新,深化侨都赋能,高水平推进涉侨法律服务工作开创新篇
一是高质量建设华侨华人离岸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出台十项举措助力侨都高质量发展,提供多元化涉侨公共法律服务。今年累计办理法律咨询2684宗、法律援助1040件;公证9936件,其中涉外公证5104件。
二是用好用活深圳国际仲裁院江门中心,成立华侨华人国际商事调解中心,启动中国(深圳)证券中心江门联络处和深圳国际仲裁院江门中心金融工作部,建立“华侨调节+仲裁服务”模式,加快打造珠江口西岸商事争议解决服务优选地和国际商事仲裁新高地,更高水平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涉侨商事纠纷源头预防、前端化解。今年以来,办理案件总计222宗,标的总额约51亿元。
三是持续深化海外远程视频公证试点。成功推动台山市公证处入选第二批司法部、外交部海外远程视频公证试点,今年以来,已完成20宗海外远程视频公证。
四是积极推行“一证即办”公证服务模式。推动17项公证“一证即办”2日办结,累计提供“一证即办”公证服务1.6万多次。
五是加快涉外法律服务工作布局。全省率先召开全市涉外法治建设工作会议,成立市华侨华人离岸公共法律服务专家顾问团队,进一步健全涉外法律服务业体制机制,提升涉外法律服务质量。
三、坚持求真务实,深化依法行政,推动法治政府建设行稳致远
一是积极探索政府立法新路径。加强与全国人大法工委江海基层立法联系点的联动对接机制,用好用活2个省政府立法基层联系点和18个江门市政府立法基层联系点。推动重点领域立法,完成《江门市城市建筑外立面管理条例》《江门市社会治理智慧网格服务管理条例》《江门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等法规规章草案审查工作。
二是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汇聚侨力量,圆梦大湾区,以高水平法治彰显“中国之治”》成功入选我省法治政府示范创建推荐单项类名单。深入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广东江门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管理和服务标准化试点》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司法部列为“全国试点”,举行江门市行政执法国家级标准化试点项目启动活动。“江门粤执法”累计产生案件15.8万余宗。全市73个镇(街)办理案件9.5万宗,累计办案数量和人均办案量均位列全省第一。先后举办全市乡镇(街道)行政执法类公务员培训班和江门市第二届(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大比武”活动,选定10个行政执法监督联系点和17名社会监督员,不断提升基层行政执法监督质量和效能。深入推进包容审慎监管,加大市场领域免于处罚、从轻处罚、减轻处罚清单和免于强制清单的公布力度,累计发布减免罚清单547条,以执法监管温度提升营商环境热度。
三是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参谋助手作用。全省首创法律顾问工作观察团,出台全省首部《政府法律顾问工作白皮书(2022年)》。今年以来,办理市政府法律事务257件,其中审查市政府行政决策和重大项目209次、重大合同48份,出具书面法律意见187份,保障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项目落地实施。
四是强化全市规范性文件的立体化管理。审核、复核市级行政规范性文件57件,备案审查各县(市、区)政府规范性文件32件,办理各部门的咨询答复55件;组织开展常态化清规工作,其中完成修订市级规范性文件17件、延期4件、废止15件。
四、坚持法治为民,深化基层治理,群众法治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一是做优做强法治惠民三大特色品牌。继续深化“律动侨都 法润江门”周六一小时义务公益法律咨询活动、法治大讲堂、“法治政府面对面”三大法治品牌,暖民心问民需解民忧,累计受益人群达1000万人次。
二是积极探索“法援+”模式,进一步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建立法律援助与诉讼、信访、劳动检查执法及劳动仲裁等“法律援助+”协作联动机制。
三是持续打造侨都普法宣传新矩阵。组织召开2023年“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评议会暨市普法工作联席会议。组织开展“法治七进”活动,对命名的13个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08个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实行动态管理、巩固创建成果,培养村(社区)“法律明白人”5357名,普法和依法治理科获评“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称号。
五、坚持底线思维,深化平安建设 ,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更加有力
一是高质量推进司法所建设。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全市共开展矛盾纠纷排查20175次,调处矛盾纠纷6622件,涉及金额2.42亿元,司法确认935宗。推动成立涉侨纠纷联合调解室,积极探索“华侨调解+江门仲裁模式”,《江门“碉楼五式”调解工作法,打造多元解纷“枫”景线》获评“广东省十佳人民调解创新经验奖”。
二是扎实做好社区矫正工作。积极推进“法治、平安、精准、智慧社矫”四个建设,深化社区矫正对象走访纳入“粤平安”综合网格服务管理事项省试点工作,高标准建成市本级智慧社区矫正服务中心。
三是认真抓好戒毒管理工作。多次组织对市强制隔离戒毒所进行安全生产、戒毒管理等督导检查,指导做好各项工作,进一步提升场所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水平。
四是认真做好戒毒人员日常教育戒治工作,围绕教育戒治中心任务,扎实开展戒毒人员心理健康教育、康复训练以及回归指导工作,持续提升我市戒毒工作水平,连续21年实现安全“六无”工作目标。积极做好禁毒宣传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等工作。
逐梦新征程,奋斗开新局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谋划好明年的法治江门建设工作尤为关键。江门市司法局将聚焦经济发展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踔厉奋发、笃行不怠、苦干实干,奋力推动法治江门建设走在全省前列,以高水平法治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为再造一个现代化新江门作出司法行政机关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