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政府面对面”
开放交流、碰撞思想、共商法治。2月23日下午,2023年首期“法治政府面对面”节目走进深圳国际仲裁院江门中心。江门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芶晓彤,江门市委副秘书长、深圳国际仲裁院江门中心主任、江门仲裁委员会主任黄郭勇,市中级人民法院三级高级法官谢敏忠,市工商联四级调研员林小芳做客节目,畅谈深江仲裁合作,携手共建湾区一流营商环境。江门市总商会常务委员黄晓涛,江门照明电器行业协会秘书长罗志达,市司法局、市中级人民法院、市工商联部分干部、企业家和群众代表50余人受邀参加节目,市司法局四级调研员、江门仲裁仲裁工作事务中心负责人蓝军主持节目。
节目嘉宾重点围绕如何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服务好市场主体和企业家,为江门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从深国仲江门中心的落地、深江仲裁合作如何促进江门仲裁事业的发展、商事仲裁与诉讼的区别与联系、区域间仲裁合作如何促进法治江门建设、工商联如何与仲裁委加强协作,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享,让民营企业家和群众更加深入地了解仲裁、相信仲裁、选择仲裁。
芶晓彤在节目中表示,深国仲江门中心项目的落地,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一曰天时。中央作出的加快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双区驱动”战略等部署,为发展国际仲裁、推动仲裁区域化发展提供了宝贵契机,也为作为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和“中国侨都”的江门带来了绝佳的历史机遇。江门因时而动,顺势而为,主动谋好一域助力全局,贯彻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作出“1+6+3”工作安排,深入推进“侨都赋能”“港澳融合”等六大工程。以深国仲江门中心为抓手建设华侨华人公共法律服务国家平台,推动大湾区营商环境和国际形象整体提升,其时已至、其势已成。二曰地利。江门被省委赋予“打造成为珠江西岸新增长极和沿海经济带上的江海门户”的重要使命。眼下,深江铁路、黄茅海跨海通道等项目建设捷报频传,珠江口东西两岸加速融合,江门“承东启西”的独特区位优势和发展价值愈发凸显。江门是底蕴深厚的广东老牌工业城市,经济活力充足,商业经贸活跃,去年我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73.4亿元,增长3.3%、增速排名全省第2,为建市以来最高排位。江门还有着较高的法治建设水平,市司法局始终坚持以高水平法治护航高质量发展,一体推进法治江门、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在法治广东考评中,江门连续四年位列优秀,去年更创下全省第三的历史最佳成绩。上述优势叠加,使江门成为深圳国际仲裁院向外拓展、辐射影响力的理想落脚地。三曰人和。深圳国际仲裁院是中国首屈一指的仲裁机构,具有深厚的行业积淀和广泛影响力。市委陈岸明书记、吴晓晖市长与深国仲都有一定的渊源,对深国仲非常有感情,一直亲自推动这项合作。当江门表达合作意愿后,得到深国仲刘晓春院长等院领导的热情回应,双方对于如何以仲裁协同创新服务国家大战略有高度的共识,可谓一拍即合。深江仲裁合作也得到省的大力支持,进一步增强了建设深国仲江门中心的信心和动力。
芶晓彤指出,建设国际仲裁合作平台,与当地的经济和市场环境、法律制度、司法水平、仲裁人才储备、政府的支持政策都息息相关,实质上是要构造出一个优质的法治生态圈,这是一个多元主体协同共建的“系统工程”。建设深国仲江门中心将为我市的法治建设提供强大的动能,更好地体现法治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一是助力法治化营商环境的营造。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一直以来我市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去年我市营商环境综合评价全省第6、上升3位;市场主体总量达69.5万户、排全省第6,增长7.4%;引进世界五百强、中国制造业五百强、上市公司、专精特新企业共40家。深江仲裁合作通过优势互补、机制互通、资源共享,将深圳和香港的高端法律资源引入珠江口西岸,提升我市解决商事纠纷的质效,助力珠西、粤西乃至大西南的商事主体在“引进来”“走出去”中安心投资。
二是提升江门法治的开放度和影响力。深江仲裁合作为我市带来了更多的高端法治资源,更多的国际化法治交流机会,对我市拓展涉外法治布局,提升江门法治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具有积极作用。江门努力将深国仲江门中心打造成为珠江西岸商事争议解决服务优选地,并充分发挥侨都资源优势,面向世界,为海内外华侨华人提供高效便捷国际化的仲裁服务。
三是助力法治人才队伍更好地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深国仲江门中心的成立会在江门法律服务市场中产生“鲶鱼效应”,进一步激发行业活力,为江门法治人才队伍注入新鲜血液。要充分利用深圳国际仲裁院的“软规则”,助力江门的法治人才更好地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展现江门法治人才的应有的担当和作为。
节目期间,受邀嘉宾还与现场观众进行了热烈的互动交流,通过思想的碰撞,真诚的交流,企业家和观众近距离对仲裁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达到良好的节目效果。
节目结束后,企业家和观众还参观了深国仲江门中心的一流的办公环境,进一步感受深国仲江门中心专业化、国际化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