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办公室通报了2018年度法治广东建设考评结果,我市与广州、珠海、深圳、肇庆考评得分均在90分以上,获评优秀等次,省委予以通报表扬。这标志着我市法治广东建设自此由“良好”迈进“优秀”行列,首次获评法治广东建设优秀城市。
2018年度法治广东建设考评是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成立后,第一次组织开展的重大法治考评活动。从2018年始,省依法行政考评并入法治广东建设考评,考评结果是衡量一个城市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标志。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法治化就要做到规则公开透明、监管公平公正、依法保护各类所有制企业合法权益。通过法治来规范政府和市场的边界,让江门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中深化改革投资的沃土。
近年来,我市通过统筹全局、以上率下、全面发力,大力加强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一批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制度创新成果、改革举措纷纷落地。“开办企业1天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体系领跑全国,商事制度改革获国务院通报表彰,政法工作群众满意度全省第一,群众安全感得分位列全省第六,立法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简政放权
法治化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走进位于堤西路的市行政服务中心,能看到很多人正在这里办理证照。作为“一门式”政务服务平台,只要材料准备充分,群众在这里办理证照就会有条不紊,甚至获得“秒批”。
在市场监管登记窗口前,来办理营业执照的余小姐就获得“1天开办”的处理。在完成了商事登记、刻公章、银行便捷开户以及税务业务后,不用3个小时,余小姐就为她的家具有限公司拿到了营业执照。她不断点赞:“最大的感受是省时省心省力,减少了跑腿。遇到不懂的问题,有人耐心解释,让我清楚知道整个办理流程。”
“开办企业1天实现”是我市深化政务公开、打造阳光政府的必然结果。我市“多证合一”改革持续领跑全国,在全国率先实施“九证合一”、企业“十五证合一”和个体工商户“五证整合”改革,今年更是实现开办企业1天办结,成果显著。
近年来,我市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法治化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一是加大“放”(减证放权)的力度。2018年全市范围共取消证明事项195项,全面完成219项“委托制”改革赋权事项承接工作,有效疏通办证难的“堵点”,缓解了办事难的“痛点”。二是强化“管”(监管)的力度。“办证难”“准入不准营”等突出问题得到解决后,我市落实事中事后监管等做法受到国务院通报激励。在全省率先上线运行市县两级通用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体系,“一次抽查、全面体检”的做法全国领先,也成为全国跨部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试点城市。三是优化“服”(政府服务)的举措。通过打造“一门式”覆盖市、区、镇(街)、村(居)四级网上办事大厅体系,打通了服务企业、群众“最后一公里”,实现只进一扇门即可完成所有事情办结的便利,实现“一网通办”。
科学立法
规范行政权力运行边界
为保证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提升行政决策公信力和执行力,我市认真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程序。全市各级政府、各级机关共聘请法律顾问398名,100名社会律师、公职律师和专家学者组成江门市政府法律顾问专家库。法治队伍的保障,使依法行政能力建设更务实有效。
自觉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监督。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全过程记录、重大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强化府院联动,实现行政与司法的良性互动。制定《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我市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工作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提高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全力推进“两法衔接”工作,在生态环境、食品、药品等领域联合执法成效明显,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通过科学立法规范行政权力运行边界。我市地方立法重点聚焦“山”“水”“城”等领域,先后制定实施了《江门市潭江流域水质保护条例》等5部地方性法规。去年5月在全国省市两级人大常委会负责同志学习班上,我市作为全国唯一一个地级市代表作地方立法经验介绍,“江门经验”登上全国讲堂。为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健全人大机关与社会公众、媒体等沟通机制,我市审议通过《江门市地方性法规立法评估规则》,建立了争议较大的重要立法事项引入第三方评估的工作规范。
法治惠民
夯实法治江门建设根基
江海区礼乐街道某村村民梁某与邓某因双方重修旧屋边界问题产生矛盾,导致重修旧屋计划迟迟不能落实。近日,这起个案因驻村法律顾问的介入而得到圆满解决。“有纠纷,找律师。”这是我市基层法治建设的剪影。法治理念的普及使矛盾纠纷在基层得到依法有效化解。
基层稳则天下安。在构建全方位的法治创建工作中,我市全面开展法治建设“四级同创”活动,把法治的理念植入群众心田。全市100%镇(街)、村(社区)达到省级法治创建标准。万人律师数指标达到2.25,圆满完成2018年江门市十大民生实事任务。73个镇(街)设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1316个村(社区)设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实现公共法律服务全覆盖。全市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阶段性成果,成功侦破了一批大案要案,打掉黑恶犯罪团伙、九类涉恶案件破案数等多项指标排在全省前列。作为“枫桥经验”的江门样板,基层治理“鹤城模式”在全省作经验交流推广。
落实法治基础建设的同时,全民法治理念和法治意识也在不断强化。我市先后打造“市政府常务会议学法制度”“公职人员在线学法考试”“中学生在线学法考试”等学法品牌,增强领导干部、国家工作人员和青少年学生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建立国家机关普法工作报告制度,组织召开我市首届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评议会,推进国家机关普法责任制的落实;稳步推进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知识产权民事、刑事、行政案件审判“三审合一”工作成效显著,两级法院审结知识产权案件同比下降13.28%;我市6个法治文化主题公园获评2018年省级“法治文化主题公园”,其中2个法治文化主题公园入围全省“十佳”。
“肯取势者可为人先,能谋势者必有所成。”多年奋进,我市迈进法治广东建设优秀城市行列,这是一个更高的起点。在不断加快法治建设的进程中,江门将一以贯之,久久为功,针对问题和薄弱环节,严格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进一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加强执法监督,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强法治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积极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努力把我市建成全省最安全稳定、最公平公正、法治环境最好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