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乡村工匠”工程,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发展,江门市职业训练指导中心于近日联合市文化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开展了第四期“敬业江门·乡村工匠”系列公益技能培训,通过非遗技艺培训,培养乡村实用技能人才队伍,提升个人技能与素养,增强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服务“百千万高质量发展工程”。
“我们在公众号蹲了好多天才抢到这节课!”
“课堂很有趣,希望以后可以多多举办这类型的培训!”
“我家孩子很热爱这类非遗文化和手工技艺,平时在学校里难得有机会体验。”
在乡村工匠的课堂里,回荡着学员积极热烈的讨论声和对课程的真诚建议。
本期培训班共开设8个课题,从儿时便熟悉的新会葵扇编织到充满“年味”的鹤山狮头绘制上色,从活灵活现的外海“生恭鲤鱼”、镇濠泥鸡、铜木镶嵌,到掌心一寸也有无限可能的江门蛋雕,再到独具本土特色的白沙茅龙笔书法和罗氏柑普茶制作……市职业训练指导中心进行课程设计优化,精备制作材料,并邀请省、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授课,开设着重工艺讲解、工序展演、制作实践等课堂体验,积极调动学员培训学习热情,获得热烈的反响。
为积极整合多方资源推进“乡村工匠”工程,江门人社部门今年以来开展各类“乡村工匠”培训971人次,新增取得“乡村工匠”相关技能等级证书或专项职业能力证书497人次。下一步,将持续盘活本土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深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亮点,依托专业师资、平台及课程资源,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充分发挥“乡村工匠”带领技艺传承、带强产业发展的作用,以乡村技能人才振兴为着力点,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文化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