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来,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紧密结合统筹推进常态化条件下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积极对表对标创建模范机关和开展“政治能力提升年”行动的有关要求,以发挥党建“夯基、引领、统揽、驱动”四个作用为抓手,创新打造“红色加速度”人社党建品牌,持续推动人社事业“提速提质提效”。
一、发挥党建夯基作用,筑牢政治信念“忠诚魂”。一是强化“三位一体”联动学习新机制。坚持把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局党组会第一议题和各党支部“三会一课”第一主题,构建“局党组带头精读细研示范学、支部组织丰富形式触动学、党员主动常态持续学”的学习新机制,为筑牢理想信念、强化立根铸魂按下“加强键”。1-7月,局党组开展集体理论学习18次,各党支部(总支)开展“三会一课”学习86次,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推动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二是打造党员教育新阵地、新模式。整合党员活动室和职工阅览室功能,创新设计“春风习习-初心书苑”,打造党味浓厚的学习交流新阵地,服务党员300余人次。制定2020年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开展“经典学习时”“创新大趋势”“人社新经纶”“发展总动员”“民情全接触”五类学习模式,促进党员干部不断丰富专业知识、提升专业能力、锤炼专业作风、培养专业精神。根据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开展“疫情下宏观经济走势及当前化解经济风险的若干问题”专题线上培训;邀请市统计局专家开展经济形势分析专题报告会、邀请市委党校专家开展党内法规专题培训等,1-7月共举办各类“特色定制培训班”“专家专题报告会”“学法专题培训”8次,促进党员干部了解社情民情、掌握经济形势,开阔视野格局,优化知识结构,增强履职本领。三是注重营造比学赶超氛围。开展人社窗口单位业务技能练兵比武活动,推行“日日学、周周练、月月比”活动,不定期通报各地各单位的线上学习情况,边比边练、以比促练,掀起“学党规、学政策、强技能、强服务”的岗位练兵热潮。先后举办全市人社系统练兵比武全市赛和承办全省片区赛,其中,新会区人社局在珠中江三市片区赛中勇夺第一,有效提升人社窗口单位工作人员政治素质、服务意识、业务能力、服务技能,提升群众满意度。
二、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跑出人社发展“加速度”。一是坚持党建与业务两手抓。将稳就业保民生、推进“广东技工”“粤菜师傅”“南粤家政”三大培训工程、实施“湾区人才”工程、稳定和谐劳动关系、决战脱贫攻坚等人社重点工作纳入党建督办,健全党组织参与“三重一大”事项决策机制,确保党建工作与“六稳”“六保”等核心任务目标同向、部署同步、工作同力。二是建强基层组织。制定《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工作指引》,从落实党支部教育、监督、管理、服务职能拟定23项任务清单,层层夯实党建主体责任。结合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组织各党支部以学促行,以每个党支部包干一项人社重点任务的形式开展“红色加速百日攻坚”行动,切实把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到实际行动上。三是树立实绩导向。2020年以来,全局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成效突显:牢牢稳住就业“基本盘”:针对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稳就业促发展,先后牵头出台“援企减负12条”“引导务工人员返岗5条”“2.0版促进就业九条”“深入推进三大培训工程方案”“专业技术人员牵引工程”等新政策、新措施,打出“减负担、稳就业、保民生、育人才、促发展”组合拳,累计减免7.5万家用人单位社保费23.04亿元,为7千多家企业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资金2.52亿元,发放各类就业创业补贴4017.62万元。组织扶贫返岗专车专列接送逾万名异地务工人员返回江门,通过网络招聘会促成1.03万人成功就业,创新推出共享员工供需对接和失业再就业线上服务平台;着力保障重点群体就业,发放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补贴973.41万元,惠及高校毕业生2063人次;组织我市3所技工院校逾1000名学生分赴100多家企业支援生产一线,组织48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组成五邑企业“复工战”HR先锋队,为5.13万人提供求职与岗位对接服务;组织1600多家企业16万人次职工备案开展企业适岗培训,全省首创策划“粤菜师傅-彩虹计划”地方特色风味菜创业项目,建立“粤菜师傅+旅游+农业+电商”产业联盟,启动“南粤家政”综合服务示范基地建设工程,建成“南粤家政”数字化服务平台。全市新建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3家,遴选新建省博士工作站15家,新引进在站博士后6人,新增高层次人才659人。劳动监察案件数、欠薪案件数和欠薪案件涉及劳动者人数继续同比下降。
三、发挥党建统揽作用,焕发人社服务“新活力”。一是领导率先垂范,自觉践行服务基层理念。围绕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由局领导班子率各党支部组建“暖企”党员先锋服务队,先后开展 “送补贴”“送政策”“送服务”三送活动、“稳就业”“保就业”工作调研,局班子成员带队密集走访60多家重点企业,送上“真金白银”的“干货”帮扶政策,纾解企业资金压力,提振企业发展信心,破解企业发展难题,打通为民服务梗阻,形成以点带面、以线带片的服务效应。二是全员深入一线,打通基层服务“最后一公里”。坚持“人民至上”理念,创新实施红色组织力提升“百人行动”,组织全局113名党员干部对接100余家重点企(事)单位、社区(居委)等服务对象开展“六个一”活动,促进党员干部在下沉基层服务中锤炼党性、转变作风、砥砺品行。例如,局机关第二党支部协助指导江门市工匠协会成立党支部,局党组成员主动到工匠协会党支部讲党课,开创协会党建工作新局面,推动技能人才协会组织规范化发展;就业服务中心党支部联合蓬江、江海各社区党支部开展“南粤家政”工程进社区活动,为社区居民送上暖心家政服务和公益培训;职业训练指导中心党支部贴合产业人才需求,联合棠下、潮连街道党组织开展“一镇街一产业一方案”技能人才培训班,将技能人才培养服务延伸至镇街、进厂企、入社区。三是狠抓简政提效,促进人社服务换档升级。持续开展人社行风建设“一号工程”,不断优化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流程,全市229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许可和公共服务事项实现零跑动或最多跑1次,占总数98%,累计精简证明材料155份,精简率达70%;开展人社服务快办行动,持续推动“清事项、减材料、压事项”工作,开展企业招用员工、高校毕业生就业等12个“打包一件事”改革。四是强化技术赋能,提升人社服务水平。疫情以来,人社党员干部日夜加班火速上线网络招聘数字化专区、企业复工复产补贴专区、“五邑人社”微信小程序、江门市人才安居乐业生态园信息系统、“共享员工”供需对接平台和失业再就业服务系统,实现招聘对接“零接触”、10多项惠企补贴申报“零跑动”、50多项人社惠民服务“指尖办”、30多项人才补贴项目“网上办”、失业再就业服务“便捷办”、调配闲置劳动力资源“智能办”,并在全省率先开通电子社保卡“C—B”医保扫码支付,以“智慧人社”建设不断提升服务企业、群众、人才、基层的效能。
四、发挥党建驱动作用,擦亮人社扶贫“新成色”。一是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制定局领导班子指导推动全市人社扶贫工作方案,由各党组成员担任就业扶贫、技能扶贫、社保扶贫、人才扶贫、省际扶贫、结对扶贫等六个专项扶贫工作组组长,开展人社脱贫攻坚普查,不断提升人社扶贫政策扶持力度。二是提前完成决胜脱贫攻坚年度任务。截至目前,全市90名技工院校贫困学生生活费补助应发尽发;符合政府代缴城乡居保费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员6970人应保尽保;符合条件领取养老金待遇的建档立卡扶贫对象2154人按时足额领取养老金;有就业意愿的贫困劳动力6466人全部享受精细化就业服务并实现就业;开发扶贫车间、扶贫工作坊106个,带动就业643人,开发公益性岗位421个,带动就业227人,新增1家省级示范性就业扶贫基地。三是创新打造人社扶贫特色品牌。深化省际劳务协作,创新设立劳务协作补贴,帮扶崇左贫困劳动力到广东就业2348人、就近就地就业3109人;先后赴广西贺州、云南楚雄州等劳动力丰富地区开展劳务合作对接活动,为我市重点企业吸纳异地务工人员972人。将“广东技工”“粤菜师傅”“南粤家政”三大培训工程导入省际技能扶贫协作,结合帮扶地区产业发展需求,2020年先后为广西崇左市天等县、大新县、龙州县以及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康定市200多名帮扶对象免费开展挖掘机驾驶、粤菜师傅、家政服务等技能培训,有效促进城乡劳动者实现技能就业和脱贫致富。四是选优配强贫困村致富带头人。选派党员骨干担任开平市水口镇宝锋村驻村第一书记,该同志牵头开展宝锋村党群服务中心升级改造,推进宝锋村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完善基层党组织队伍建设;盘活宝锋村土地资源,村小组集体经济收入得到大幅提升;多方筹集资金大力整治村容村貌,补齐宝锋村基础设施的短板;用足用好就业扶贫车间、技能扶贫等政策红利,逐户制定针对性帮扶措施,建档立卡贫困户已全部实现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