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了“1+6+3”工作安排,要全力构建新时代侨都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在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华侨华人交流合作重要平台和深入推进“六大工程”中,古村落是不可或缺的载体之一。
江门各县(市、区)散落分布着大量古村落。历经多年风雨,这些古村落现状如何?近年来,为做好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许多村落陆续申报各级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积极探索传统古村落活化路径,助力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经济发展,古村落逐渐恢复昔日的光彩。
古村落发展要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历史与现实如何互动?文化与经济社会如何融合?传统文化与美丽乡村怎样同步?如何让侨乡古村落焕发新活力,为侨都发展赋能?即日起,本报推出“人文侨都魅力乡村——探寻江门古村落密码”系列报道,走进古村落,了解村落背后的人文历史,发掘其蕴涵的人文侨都密码。敬请垂注!
“乡愁,就像黄昏时分的树影,拖得再长,也离不开树的根。”在许多广府人和华侨华人的心目中,良溪古村便像这棵大树的根。800余年前,罗贵率众南迁至良溪古村,铸就了继南雄珠玑巷之后又一次较大规模的移民活动,良溪也被专家誉为“后珠玑巷”。这段历史记载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近日入选第八批省非遗项目名录公示名单。
斑驳的古墙,繁茂的老树,幽深的小巷,朴素的古建筑,层层挑起的飞檐……良溪古村坐落在江门市蓬江区棠下镇北面,村里山、水、树木、建筑与古村环境的组合,展现出古村落、人与自然和谐图景。它像一个穿越历史时光的坚强的老人,在喧嚣城市中坚守着一种精神,记录着这座城市的年轮,见证着中国侨都的发展与变迁。
率众南迁史诗 演绎敢为人先的品质
走进良溪古村,古朴醇厚的气息扑面而来,仿佛穿越时光,一幢幢古旧的明清建筑映入眼帘,一条条由青石板铺成的幽深小巷纵横交错。
“良溪古村像是埋在海底的‘南海一号’,走进人们视野后,才发现文化底蕴是多么深厚。”江门市华侨历史学会副会长、秘书长黄柏军如是感叹。
2006年8月,珠江文化研究会学者、国家一级专家组成调查组到良溪古村考察。专家们通过多次调查,认为良溪古村和南雄珠玑巷两地历史渊源较深。族谱记载,南宋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正月十六,罗贵率领36姓97户人家,从南雄珠玑巷启程大举南迁,一路马不停蹄,跋涉千里,备受艰险,历经几个月终于扺达良溪,是中国移民史的大事件和广府文化发展的重要起点。良溪村也成了珠玑巷移民群南迁的第一落脚点,中原文化、岭南文化和海外文化的深度冲撞交融地,被历史上尊称为“南迁终点”“后珠玑巷”和“第二中转站”。
“从北方迁徙而来的一大批移民带来了中原地区的先进耕作技术和文化,为珠江三角洲的开发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他们的子孙繁衍不息,构成珠江三角洲居民。”黄柏军说。
后人为纪念罗贵,在良溪村口建立了罗氏大宗祠。如今,走进良溪古村,最引人瞩目的便是罗氏大宗祠。大宗祠面宽三间,砖木结构,一式硬山顶,显得平实、厚重而又大气。良溪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罗志光向记者介绍,每年清明时节,各地的罗氏和其他各氏后裔纷纷回良溪祭祖。近年来,每年回乡祭祖的乡人达数万之众。
“良溪有其特殊性,它承载了一个宗族的地方历史记忆,良溪的历史资源丰富,包括以五部堂为中心的乡村联盟史迹资源,以罗天池为中心的名人史迹资源,以五韫堂为中心的侨乡文化资源等。”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教授石坚平说。
时过境迁,当时筚路蓝缕的艰辛早已不复存在,而敢闯敢拼、敢为人先的良溪精神也早已烙在五邑人的骨子里。在黄柏军看来,五邑华侨敢为人先的精神与良溪古村先民一脉相承,凝聚成爱国爱乡的情愁,一直延续至今。
下“绣花功夫” 让沉睡的古村焕发新活力
“广东省古村落”“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近年来,良溪古村先后被授予多个头衔,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引领下,良溪古村用“绣花功夫”,让沉睡的古村落渐渐苏醒,焕发新的活力。
“从前入村的路非常崎岖,现在的道路平坦舒适又美观。这些年通过环境整治,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由镇通往良溪古村落的路也加铺了沥青路面,村民出行更加便利。”谈及良溪古村的变化,罗志光感受颇深,除了交通等硬件设施外,良溪古村还通过发展旅游挖掘历史文化元素、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保护与修缮历史文物建筑,提升文化服务平台承载力,以“文化+旅游”融合推动了良溪品牌形象改造升级。在面向村民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同时,又完善了旅游基础建设,真正实现了“主客共享”。
既要宜居又要用旅游带动村民的收入。棠下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该镇开展良溪村聚心环湖路面改造工程、良溪古村保护性旅游开发工程、良溪村主干道房屋外立面复古及周边景观提升改造工程等三个项目。塑造更美的良溪,为擦亮“后珠玑巷”品牌、大力发展乡村文化旅游、促进村民增收奠定了基础。
环境改善了,文旅服务设施健全了,良溪古村的人气也日渐旺了起来。“疫情前,我们和研学机构、旅行社签约合作,每天至少有四五辆大巴过来游玩参观。村民们摆摊售卖农产品,也尝到了旅游带来的甜头。”罗志光说,原来在外工作的乡贤也选择回乡创业,目前村里有民宿、茶楼、牛餐馆等多种旅游业态,游客可以在良溪古村实现“吃喝玩乐”一站式旅游。
此外,棠下镇还大力开展乡村文化旅游节暨“棠下牛肉”美食节、“良民良风,清溪长流”——纪念良溪古村建基888周年祭系列活动、“中华诗词之乡”系列活动、柑普茶文化体验活动等,赋能良溪古村文旅发展,向社会大众广泛宣传推广良溪特色产业、文旅资源、美食文化。良溪古村逐步形成具有侨乡特色及影响力的乡村文旅品牌。
当好文化载体 塑造华侨华人精神家园
据介绍,未来,良溪古村将着重打造“古良溪十大名片”,分别是后珠玑巷原点、三十六姓溯源古道、明清古民居群、良溪古水道、良溪古城墙遗址、石板古道、功名书香印迹、节孝流芳、良溪世外桃园、江门唯一圆形碉楼——镇北楼及镇东楼。
在旅游路线的开发上,良溪古村将以良溪古驿道为载体,大力发展“寻根+文化”“乡村+节庆”“亲子游与教学游”“乡村+文创”“乡村+美食”“乡村+民宿”等特色乡村旅游业态,将历史古村落、特色小镇、山水生态、人文历史等相结合,集购物、乡村小食、文创、娱乐、罗氏祖训文化等元素,打造“良溪古街”。同时以南迁良溪为中心,贯穿石头村名人、民俗品牌,组团发展“寻根文化”。此外,还将串联起罗氏大宗祠、罗贵墓、护城墙、码头等具有历史意义的文物点,形成良溪古村旅游路线。该村还将加大招商开发力度,挖掘野外文化遗址,打造良溪上坑“洒洒水”诗词休闲景区。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支持江门建设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江门市政府提出,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江门要积极打造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让海外华侨华人获得一个发挥自己文化力量的舞台。市委十三届十六次全会上,我市提出全面实施“科技引领、工业振兴、园区再造、港澳融合、侨都赋能、人才倍增”六大工程,全力构建江门高质量发展战略新格局。
“在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和深入推进六大工程中,古村落是不可或缺的载体之一。”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教授石坚平表示,过去,万千良溪人从这里走向珠三角、走向港澳、走向世界,如今他们回到良溪古村寻根。良溪古村独具特色的“寻根文化”便是最好的载体,成为广府人和华侨华人的精神家园。未来,良溪古村大有可为。
延伸阅读
●良溪景点●
罗氏大宗祠
罗氏大宗祠位于良溪村村口,面宽三间,砖木结构,一式硬山顶,显得平实、厚重而又大气。罗氏大宗祠的碑文上详细记载着祠堂始建和重修年代,该祠堂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六年,咸丰十年重修。
韫石堂
在良溪村,堪称古建筑民居群最富丽堂皇的私人住宅韫石堂,是村中保存最完好的清末建筑。韫石堂坐落在一排沧桑的民居中,屋子的结构是传统的岭南民居风格,中央大厅的屏风及左右房门都镶着由红、橙、黄、绿、蓝5种颜色拼成五彩透光的玻璃。屏风和窗棂上则镶嵌着精巧别致的雕花玻璃或者雕字玻璃。
●良溪特产●
柑普茶
柑普茶俗称陈皮普洱茶,以新会陈柑皮同陈年云南普洱茶作为原料,具有化痰、止咳和消滞提神的功效。据说这种茶是良溪村道光进士罗天池始创。在良溪村,柑普茶制作技艺是一个有着100多年历史的传统工艺。
学者声音
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教授石坚平:
借力“中国侨都”品牌 做好“寻根文化”文章
近年来,良溪古村文化开发利用越来越充分,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建议良溪古村的发展要对接更高层次的平台,对接好粤港澳大湾区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用共同的“根、魂、梦”,凝聚侨心侨力,打造成华侨华人的精神家园。与国内“移民文化”“寻根文化”发展较好的山西洪洞大槐树、广东南雄珠玑巷等地相比,江门良溪古村也具有一定优势,国家赋予江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华侨华人重要合作交流平台的历史机遇,良溪古村可以借助中国侨都的品牌,在“寻根文化”上大做文章,讲好侨都故事,传播江门好声音。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宋旭民:
整体规划、包装 发挥“1+1>2”的效应
良溪古村位于珠三角核心区,周边交通较为完善,古建筑保存较为完整。然而,吸引游客光靠这些并不够。建议跳出良溪看良溪,可以将棠下镇周边的资源进行整合,整体规划发展要比单一发展更有吸引力,打包良溪村乃至棠下镇的文化习俗、特色活动,串联起棠下各个历史文化点,形成“1+1>2”的效应。
好风凭借力。良溪古村作为江门“寻根文化”的重要载体,还要搭建好自身的平台,借助江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和市委“港澳融合”“侨都赋能”工程的东风,为讲好侨都故事搭建丰富的舞台。
江门市华侨历史学会副会长、秘书长黄柏军:
转氏族记忆为集体记忆 增加更多情感共鸣
良溪古村要做好华侨华人和广府人的文化认同和情感认同,利用并发扬好“寻根文化”,将“寻根故事”讲好,把“寻根精神”形象化、具体化,凝聚侨心侨力,吸引更多华侨华人回乡投资兴业。可以借鉴南雄珠玑巷的发展路径,借助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力量,成立智库,汇集人才,让各方面资源帮助良溪古村发展出谋划策,将单一的罗氏族群记忆转换为广府人的集体记忆,增大更多海内外广府人的情感共鸣,这样的交集、交流会将产生无限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