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五邑,秀美江门。
辽阔的海洋,蜿蜒的江河,繁荣的都市,一山一水一城皆风景。行走在江门广袤的大地上,无处不彰显着生态文明的魅力,闪耀着绿色梦想的光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生态文明建设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
“十三五”期间,江门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和省委、省政府要求,创新机制,不断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实现生态环境“高颜值”和经济发展“高质量”协同并进,既保持了绿水青山,又收获了金山银山。
这是担当,更是使命。
五年砥砺前行,出硬招,下重拳,全面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
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美丽江门生态“成绩单”令人振奋:2020年,PM2.5年均浓度降至21微克/立方米,首次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第二阶段标准(25微克/立方米),创历史最好水平。PM2.5、PM10、SO2、NO2、CO指标达到2014年全面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以来最好水平。河长制湖长制工作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4000万元,成为广东省首个且唯一一个获得此项激励的地级市。潭江牛湾国考断面涉及区域内主要支流全面消除劣Ⅴ类水体,国考、省考断面均达到Ⅲ类水体及以上,全市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100%稳定达标。市域森林覆盖率44.62%,森林蓄积量0.25亿平方米。新会区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称号,开平市取得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荣誉。
阔步前行新征程,幸福生活踏歌来。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上,江门定会勠力同心,久久为功,愿景长青,未来可期。
绘就一幅生态文明蓝图
这是生态制度、法规日趋完善的五年。
这五年,于江门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涉及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体制机制与时俱进的五年。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十三五”期间,党中央、国务院加强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完善制度政策,开启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高瞻远瞩指迷津,胸怀天下绘蓝图。市委、市政府认识到搞好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2015年5月,江门刚刚获得地方立法权,首部实体法《江门市潭江流域水质保护条例》就聚焦生态文明建设。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深化生态领域改革。2017年,我市高规格成立“江门市环境保护委员会”,实行党政主要领导“双主任”制,形成了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四套班子和各级各部门共同推进工作的局面。同时,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坚决把河湖治理的第一责任扛在肩上,担任市双总河长,并分别担任最重要的西江江门段和潭江的市级河长,高位推进河(湖)长制工作。
压实生态环保责任。通过“一岗双责”责任制,落实区域环境保护工作责任,搭建起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推动形成“大环保”工作格局。
严格实施问责制度。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工作任务实施“双公开”;五年来,共发布59期“环保红黑榜”,公开“黑榜”问题347个;153人因涉及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被约谈或追责问责。
在强化顶层设计的同时,我市还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出台《江门市潭江流域生态保护补偿办法》,成为在全省率先出台并实施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地级市;创新推进城区生活垃圾分类……不断推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试验成果。
严格的制度和严密的法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可靠保障。江门以此来守护绿水青山:
制定纲领,张目未来。编制《江门市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2018—2020年)》,明确了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目标愿景,通过挂图作战,细化分解任务,有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
主动立法,完善制度。出台《江门市潭江流域水质保护条例》《江门市市区山体保护条例》《江门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等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让生态文明法治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可行。
筑牢生态屏障,划定生态红线。划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区,让主城区彻底告别燃煤锅炉时代;淘汰黄标车、禁行黑烟车、公交车电动化……为高质量发展撑起绿色“保护伞”。
从《江门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到《江门市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生态文明建设行动方案》,五年来,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水”“土”“气”污染防治制度系统推进,合力绘就青山绿水、诗意栖居的美好图景。
“近年来,江门坚持科学立法立规,着力构建完善可行的生态文明法治制度体系,发挥了制度建设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引领、规范和保障作用。”五邑大学生物科技与大健康学院副教授白书立这样评价。
打好一场污染防治攻坚战
这是生态工作砥砺前行、爬坡过坎的五年。
再好的顶层设计,也需要扎实的基层实践,才能逐渐从“理念”“制度”变成“现实”。
2018年,市政府将“污染防治攻坚战”列入政府工作报告,坚决统筹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
生态环境保护是一场关乎民生的硬仗。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林应武多次强调,全市上下要不折不扣贯彻党中央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各项决策部署以及省委工作要求,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决战决胜污染防治攻坚战。
呵护绿水青山,江门克难中攻坚、攻坚中迈进。
回望“十三五”——减煤、控车、抑尘、治源、禁燃、增绿,一系列举措频频出台,向污染宣战。
让蓝天更蓝。“十三五”期间,我市围绕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调整,突出源头治理,推动大气污染防治从治标向治本转变。深入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聚焦能耗、环保、质量、安全、技术等方面,通过强化生态环境执法、严格质量许可和监管、加大节能监察力度、突出安全生产检查、严格技术设备工艺淘汰标准等措施,推动落后产能依法依规关停退出,排查整治“散乱污”工业企业(场所)3793家,全市新增技改项目500多个,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7.2%。全力加快能源结构调整,严格控制新增煤电,大力整治燃煤锅(窑)炉,禁燃区31台燃煤锅炉完成淘汰、全市90台工业燃煤锅炉全部完成清洁能源改造和超低排放改造,91条建筑陶瓷生产线完成“煤改气”或淘汰。“十三五”期间全市新铺设天然气中压管网899公里,清洁能源占比大幅提高,城镇天然气用量达7.4亿立方米。突出抓好交通运输结构调整,“十三五”期间全市共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近2.2万辆,公交车100%实现电动化,完成全行政区域的黑烟车禁行区域划定,铁腕整治黑烟车、超标柴油车,同时加快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
让碧水更清。我市以河(湖)长制为抓手,坚持工业源、农业源、生活源和内生源“四源共治”。围绕潭江保护和治理持续开展水质达标攻坚,流域安排各类整治项目218个,落实重点企业污水排放总量减排。牛湾国考断面涉及区域内主要支流全面消除劣Ⅴ类水体,国考、省考断面均达到Ⅲ类水体及以上,为国家实行采测分离以来最好水平。在全省率先实现市、县、镇三级出台全面推行河长制实施方案,构建了“河长+河道警长+民间河长”的全方位管水护水体系,创造性提出巡河履职“三个清单”,打造江门治河新模式。天沙河、龙溪河、会城河等多条黑臭水体治理换新颜,再现鱼翔浅底景象。
让土壤更净。“十三五”期间,我市持续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完成2个土壤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项目,建成“中西南北”四大固废处理中心,中有开平市新龙回收加工厂有限公司,西有恩平华新水泥有限公司,南有崖门工业固体废物处置中心,北有江门市东江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总收集处理能力49.4万吨,有力地保障了侨乡大地的洁净。
环境问题,刻不容缓。既要治标,更须治本。
我市对各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零容忍”,向污染环境的恶劣行为“亮剑”。
聚焦中央交办督办问题,高位推动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交办的261件案件、省级环境保护督察交办的433件案件均已全部办结;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固体废物专项督察反馈意见的31项整改任务和省级环保督察30项整改任务均已全面完成。
“市生态环境局努力从人民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反复出现的问题出发,拿出更多改革创新举措,把生态环境等问题一个一个解决好,确保生态环境问题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廖辉文说。
唱响一曲生态发展歌
这是坚持生态优化、绿色发展的五年。
去年6月,市民伍惠贤在江海区开了一家茶庄,主营开平大沙茶。为什么选择卖大沙茶呢?伍惠贤说,这是因为大沙镇生态环境好,“在那里抬头远眺,群山环抱,碧水荡漾,在诗画般的山水里,品一缕醉人的茶香,让人喝得安心”。
开平大沙以保障饮用水源地安全为前提,走出了“茶香果甜景色美·山清水秀大沙美”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一方面发展生态有机茶产业;另一方面整合“山、水、茶、花”的生态资源,发展生态旅游和生态康养等产业,带动了当地居民增收创收。
就在伍惠贤的茶庄开张后不久,2019年10月,开平市成功入选全国第四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让“两山”思想深植湾区侨乡。
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落脚点是让百姓真正得到实惠。我市瞄准“两山”理论“转换点”,借力“生态+”,从拼资源变为吃“生态饭”,把绿色发展理念深植大地,让越来越多像大沙镇这样的镇尝到了甜头。
我市还不断优化提升产业结构,积极发展清洁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大健康、新材料五大新兴产业快速上马,2019年五大新兴产业集群实现总产值约2000亿元,约占工业总产值的46%,为经济的发展质量不断提高注入绿色新动能。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鹤现身新会沙仔岛;万燕齐聚新会大鳌;古劳水乡鹭鸟齐飞……一幅幅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水草丰美、白鹭成群的景色美不胜收,一条条优美的碧道助力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旅游兴旺。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很关键。“十三五”期间,我市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持之以恒打造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这五年,加紧完善环境基础设施。全市61个建制镇实现镇级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新建成配套污水管网600多公里。全市共有4607个自然村覆盖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自然村污水设施覆盖率从2018年的17.1%提高至42.24%。全市首个生活垃圾焚烧项目——开平固废综合处理中心投入运营。目前,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达4240吨/日。
这五年,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通过“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动,全市所有村庄已完成人居环境基础整治任务,80%以上村庄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全市累计完成农村户厕改造48.56万户,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达100%。建立健全“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城乡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和“村村保洁”机制,覆盖率达100%。
这五年,城镇人居环境品质飞升。高品质完成12个大型公园、逾150个中小型公园、49个“口袋公园”的建设和升级改造。蓬江区城心轴线、江海区城央绿廊、新会区中心园林区各美其美的景象如画卷徐徐铺展。蓝绿相映,碧翠融城,仿若景在城中生、人在画中游,实现了人民群众“三百米见绿、五百米见园、三公里见林”的生活向往。
良好生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十三五”期间,政府、企业、个人自觉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使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人人有责、共建共享的工程;新能源车、共享单车随处可见,垃圾分类、杜绝浪费蔚然成风,侨乡人们将绿色低碳融入生活,上下同心、干群同力,以自上而下的制度设计和自下而上的全民行动,汇聚出最强大的“绿色合力”。
生态文明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站在“十四五”新的历史起点上,在阔步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征程中,我市步履愈加坚定、思路愈加清晰,气势恢宏的绿色发展画卷将铺展得更加广阔、更加灵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