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沙堆镇梅阁村得知一个好消息,在侨力量的助力下,梅阁学校旧址修葺升级工程已基本完工,待内部装饰进一步完善后,这里将成为梅阁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村民、乡亲聚会、活动又多了一个好去处,乡风文明建设再结硕果,这也是梅阁村汇聚侨力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有力见证。
沙堆镇梅阁村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六百多年的建村历史,是著名侨乡,有旅外华侨、港澳台同胞乡亲3万多人,素来有“海内海外两个梅阁”的说法。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建设的不断推进,梅阁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大变化,村民的生活更具幸福感。特别是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及农村“三基四化”专项治理工程有力推进的背景下,梅阁村更是迎来了发展新机遇。家乡的变化也牵动着海外乡亲的心,他们时刻关心着家乡的发展。面对新发展,在镇、村党委的支持下,梅阁村和谐乡亲联谊会再次发挥纽带作用,凝聚侨力量,重点打造特色侨文化,让其成为梅阁村乡村发展进程中的闪光点。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钟珍玲
重修梅阁学校旧址
发挥阵地作用 力促乡风文明
沿着村道而行,你会发现,梅阁村的风光确实很不错,良田片片,屋舍俨然,小河绕村而过,有一种岁月静好的美感。而且,这也是一条生活气息浓郁的村庄,村内农贸市场、学校、小广场、公园等配备一应俱全。
就在村文体广场旁,有一处古色古香的建筑,门楣上刻有“乐野蒋公祠”几个大字,现在,工人们正忙着对内部环境进行装饰。这里就是梅阁学校旧址,充满历史感的建筑,承载着一代又一代梅阁人的求学记忆。
据了解,梅阁学校旧址始建于1913年,旧时也作蒋氏公祠,后来成为族内幼儿集中上学的地方。一开始是分房办学,后来合并为梅峰小学,直到解放。解放后,仍坚持办学,直到上世纪80年代梅阁学校建成搬校后,就闲置了。
在梅阁村发展过程中,不少村民都提出意见,梅阁学校旧址极具历史意义,就这样空置了十分可惜。恰逢乡村振兴东风吹来,带来机遇,在梅阁村“两委”的带领下,大家也开始活络心思,重修梅阁学校旧址的方案应运而生,按照规划,修葺升级后的梅阁学校旧址将成为梅阁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设有村史展览厅、图书室、休闲活动室套,发挥阵地作用,助力乡风文明建设。
规划一出,梅阁村和谐乡亲联谊会立刻就行动起来,争取村民以及海内外父老乡亲的支持。“梅阁学校旧址是承载了梅阁集体记忆的重要场所,这是全村关注的工程。不少海外乡亲也非常支持这项工作,都说期盼已久。”梅阁村和谐乡亲联谊会秘书长蒋寿国告诉记者。众人拾柴火焰高,在华侨力量的带头下,梅阁学校旧址修葺升级工程基金很快就落实了,工程得以顺利开展。
“以后,修葺一新的梅阁学校旧址不仅仅是村民活动的场所,更是梅阁村华侨力量的象征,是联系海内海外“两个梅阁”的纽带。我们也将利用好这个阵地,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宣传梅阁村历史文化,更好地团结梅阁乡亲齐发展。”梅阁村驻村“第一书记”芦晓军表示。
乡村振兴不停步
重点打造特色侨文化
梅阁市场周边环境整治成效显著,市场变得整洁卫生,路边违建不见了,停车规范了,一排排整齐的商铺招牌和整洁的蓝色遮阳棚让人眼前一亮;村委会小会堂被修葺一新,党旗飘扬,基层党校活动多多,爱国爱党教育更入人心;长达7公里的“美丽廊道”整治工程开工了,村内交通环境再升级,村民生活更舒适……
如今,梅阁村仍在不断改变,踏踏实实走好乡村振兴的每一步。芦晓军透露,在基础配套不断升级完善的前提下,梅阁村也正在寻找个性发展道路,尝试发展文旅产业,为村民致富谋出路。
其实,梅阁村自然风光优美,历史文化资源丰富。这里有南营碉楼、炮台山沙丘遗址、梅阁庙宇、蒋氏祖祠、梅阁学校旧址等历史文化印记,每一处都是历史的沉淀。这里还有梅阁码头旧址、梅阁侨报社等华侨历史资源,到现在,《梅阁侨刊》仍坚持发行,跨越万水千山,把海外乡亲和家乡父老的情谊紧密地连结在一起。纵观梅阁村发展史,每一个重要节点都有侨力量贯穿其间,爱国爱家的侨文化已经成为梅阁村根深蒂固的本土文化。
记者从梅阁村委会获悉,目前,村内正在规划梅阁码头旧址修葺工程,及时维护宝贵的侨文化历史建筑。同时,依托梅阁村和谐乡亲联谊会,梅阁村正搜集并整合相关侨文化历史资料,将在村内开展主题展览活动。梅阁村将凝聚“海内海外两个梅阁”的力量,以爱国爱家侨文化为核心,打造乡村振兴特色项目,助力本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