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兜山下,银洲湖畔,黄茅海旁,崖门镇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种植新会柑最理想的区域之一。崖门自古就有种植新会柑的传统,近年来,随着新会陈皮品牌价值的提升,崖门镇的新会柑种植面积也以每年10%—15%的速度增长,目前,全镇种植面积已达5800多亩,科学的种植方式带动崖门实现陈皮全产业链发展。
依山种植 构建“小生态圈”提高柑果品质
崖门镇横水村是该镇新会柑种植规模较大的村,共600多亩。周光华经营的“柑丰有机园”是该村的一个大柑场,共种有约1.3万棵柑树。
“崖西片区是典型的丘陵地貌,一直有山地种植农作物的传统。目前,崖门种植新会柑约九成采用山地种植。”崖门镇农办工作人员介绍,崖门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而且靠海,雨量充足,夏季常受台风影响,山地种植可以有效地防涝、防风,“山上空气好且阳光充足,种出来的新会柑皮香味美,可以制出高质量的新会陈皮”。
柑丰有机园的柑树依山而种,不像水田种植那样排列整齐,树下还长了些杂草,显得有些“凌乱”,但这里长出的新会柑色泽很美,凑近闻之,果香怡人。
周光华说,他有意留下部分杂草:“适当留下部分杂草,虽然不好看,却可在果园内形成一个‘小生态圈’,一方面,杂草可留住土地的养份和水分,减少化肥的使用;另外,杂草多了柑园的生物链条,更完整,虫害也会减少。”
柑丰有机园经营至今已有9年,作为新会区(崖门镇)柑橘黄龙病防控示范区和新会陈皮标准样本采集点,周光华坚持有机种植,并以有机肥和有益菌等替代部分化肥和农药。“每年的3月、6月、9月,我们柑场会用有益菌配有机肥淋灌柑树,有益菌可以有效增强树的‘免疫力’。”周光华说。
崖门镇位于圭峰山、牛牯岭山、古兜山三个山脉所形成的‘U’字型口的西南面,自古就是新会柑的最佳种植地之一,加上科学的种植方法,崖门镇出产的新会柑广受欢迎。周光华介绍,柑园的客人主要来自珠三角,“很多客人来我们这里,一买就是上万斤,去年有一个客人一次性买了十万斤”。
产学研结合 打造新会陈皮全产业链
近年来,在新会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新会陈皮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并形成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全产业链条。崖门镇也已形成了集种植、加工、销售等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条。
2007年,江门市诺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关炳华经过调研发现,古兜山附近的土壤环境很适合种植新会柑,于是,他在银湖湾新洲围租下500亩地,打造了目前新会最大的连片新会柑园。关炳华说,银湖湾位于咸淡水交界区,土地肥沃,降水充沛,适合水果种植。但由于近海,每当咸潮来临,土壤盐碱化程度变高,又会影响植物成长。植物还经常会遭受台风的侵袭。
为攻克这些难题,诺诚农业成立之初便与华南农业大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等院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同时,聘请了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教授梁月光、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张丹雁等专家组成专家团,为柑园的标准化种植、优化育苗、改良选种、病虫害防治等工作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
现在,土壤盐碱化程度变高等问题已经被逐一攻破:诺诚农业利用水闸对柑园外围的排水河进行截流,同时引入古兜山泉水灌溉,双管齐下,稀释了土地的盐碱度;采取疏植的方式,每亩只种50-60棵,保证每棵树都有足够生长空间和充足阳光的同时,增强了柑树的抗风能力……诺诚农业的柑园成为广东省新会柑标准化示范区、国家柑橘栽培综合标准示范区。关炳华介绍,目前,柑园施肥、栽培、灌溉、修剪等各个环节均按标准化流程进行,“虽然投入比较大,但种出的新会柑品质很好,产量也比较高,平均亩产达六七千斤”。
打造新会柑种植示范区的同时,关炳华于2014年成立华会食品公司,主要生产新会陈皮、小青柑、柑普茶、陈皮茶包等产品。从新会柑种植,到陈皮的初加工,再到工厂化的深加工,诺诚农业基本实现新会陈皮全产业链发展。去年底,诺诚农业与丽宫国际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成立江门创富诚陈皮有限公司,在新会打造一个面积达2万平方米的千吨级正宗新会陈皮标准化仓储中心。该中心集标准化仓储、物流、展示、金融服务等为一体,目前已投运。
如今,新会柑、新会陈皮已成为引领崖门镇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成为该镇三产发展的重要品牌:崖门镇坑口村内,“陈皮飘香”景点融合陈皮展销、柑普茶品茶体验和陈皮仓储等功能,可为游客提供游、食、购、娱一体服务;7月19日,中国首家陈皮主题酒店——古兜温泉小镇月泉湖居酒店开业,酒店特设陈皮体验馆,游客在其中可品尝正宗陈皮美食、柑茶等,还能购买上等道地的新会陈皮等产品;7月19日至8月19日,崖门镇内,首届新会(古兜温泉)陈皮养生旅游嘉年华活动正在举行,该活动通过旅游推广新会陈皮文化,将大健康产品新会陈皮与旅游、养生相融合,将新会陈皮推向全国和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