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是一本厚重的书,记录着过往的点点滴滴;教育,则是一盏不灭的灯,照亮着前行的道路。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浓厚氛围,激励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自信自强、踔厉奋发,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更大贡献,在第40个教师节到来之际,经全国教育系统评选表彰工作领导小组审核评选,我市1个集体(团队)获评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6位教师获评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
为激励更多教师向榜样学习,践行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教育家精神,记者对获奖的先进集体和教师进行了采访。下面,一起来了解他们的故事。
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江门市紫茶小学
百年名校为江门教育“增香”
名校沃土育英才,人才辈出耀四方。近两年,江门市紫茶小学学生中有5人次获国家级奖项,200人次获省级奖项,1120人次获市级奖项,926人获区级奖项,成功培养出一大批有崇高理想信念、有勤学好问态度、有身强志坚品质、有求真尚美素养、有吃苦耐劳精神的“厚德、善学、健体、尚美、勤劳”的新时代“五品少年”,为江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据了解,紫茶小学已建校一百一十九载,目前拥有4个校区,总建筑面积93940平方米,拥有教学班142个,学生超7000人,教师职工近400人,区级以上名校长、名教师等34人,办学规模全市领先。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做好教育工作的根本保证。紫茶小学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学校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和特色建设,积极探索“1+2+6”党建工作模式(“1”是围绕“一个目标”,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夯实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2”是坚持“两个带动”,充分发挥党建对教师的带动作用,充分发挥党建对少先队的带动作用;“6”是做实“六个融入”,通过思政教育“六融入”,将校园文化、宣讲活动、课堂教学、艺术活动、课外实践、为民服务融入爱党爱国教育,打造“立体思政”),把党建工作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深度融合,全力打造“红心追梦,茶蕾绽放”党建特色品牌。
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课程特色则是教育教学体系的核心与基石。紫茶小学所研发的“紫蕊”特色课程体系已成为学校的名片,课程体系包含语言与交流、科学与探索、运动与健康、艺术与审美、逻辑与思维、社会与人文六大类拓展课程。
紫茶小学还构建了“一核三聚六路线”教研机制,一核是以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为核心,三聚焦是聚焦跨学科教研、跨学科综合学习和过程性评价,通过六条路线来实施,包括分析与规划、研修与实践、提炼模式与课例、特色与创新、考核与复盘、示范与品牌。
紫茶小学学风、教风、校风良好,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校园”“全国中小学科学实验学校”“全国优秀红旗大队”“全国优秀少先队集体”“全国优秀中队”“广东省小公民道德建设实践基地”“广东省红领巾示范校”“广东省优秀现代化教育实验学校”“广东省绿色学校”等荣誉。
完善的体制、机制,和谐的育人环境为紫茶小学孕育出了一批又一批名师。近两年,该校教师队伍有9人次获国家级奖项、165人次获省级奖项、542人次获市级奖项、881人次获区级奖项,为江门教育增添靓丽的底色。
全国模范教师
恩平市冯如小学校长冯奕安
做孩子们的“造梦师”
在恩平市冯如小学校长冯奕安看来,梦想的力量是无穷的,它能成为一盏明灯,照耀心灵、点明方向。孩子是未来,教育工作者应该成为“造梦师”,帮助孩子立梦、追梦、圆梦,这也是他一直执着追求的方向。“在教育的征途上,我一直坚守教育初心,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让每一个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做孩子们的‘造梦师’。”冯奕安说。
2018年9月,恩平市冯如小学正式投入使用。从学校奠基,到教学大楼拔地而起,再到如今有超3000名师生,冯奕安见证了这所以“中国航空之父”命名的学校的诞生和成长。
建校初期,面对交通堵塞、师资整合、学生分流、制度建设等诸多难题,冯奕安秉持“让每个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办学宗旨,争取家长、社会和上级的支持,带领师生一起建设“新的家园”。
校长作为学校的“掌舵者”,其教育理念深刻地影响着学校的发展。如何办好群众“家门口”的好学校?冯奕安有自己的一套看法。
冯奕安立足校情,准确定位学校的办学方向,把“追梦教育”作为学校的办学理念,围绕“春之声、夏之舞、秋之韵、冬之暖”四季追梦主题,构建赤、橙、黄、绿、青、蓝、紫的“七彩缤纷追梦人”育人体系。
与此同时,冯奕安带领团队把航空科技教育融入学校整体办学,构建以基础学科为主,校园文化熏陶和科创主题活动为两翼,形成“一主两翼”的航空科技特色课程,让航空科技特色教育在校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成为特色办学和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截至目前,该校先后被授予全国航空特色学校、广东省文明校园先进学校、广东省少先队红旗大队等50多项荣誉称号。“在全校师生的努力探索实践下,恩平市冯如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先后被授予江门市协同教育质量先进单位、江门市校本研修示范学校等称号,学校师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有2500多人次获奖。”冯奕安说。
冯奕安以“带好一个团队,办好一所学校”为目标,让每一位教师都享有公平且有温度的成长空间。实施“引路子、压担子、扶梯子、搭台子、树牌子”五大工程,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青年教师。
作为广东省张锦庭名校长工作室成员,冯奕安搭建起广东省首个名校长工作站——广东省张锦庭名校长工作室恩平工作站,并负责工作站的日常工作。同时,他充分发挥自身示范引领作用,不遗余力地在师德教育、教育教学、科研管理、教学管理等方面对恩平市名师、骨干教师、校长、副校长进行指导帮扶,助力推进恩平市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台山市川岛镇中心小学党支部专职副书记
梁海洪
为海岛学子铺设未来之路
自1996年以来,梁海洪将热血倾注于台山市的教育热土,默默奉献,以行动彰显海岛教坛的坚韧与执着。如今,作为台山市川岛镇中心小学党支部专职副书记的他,依然倾尽心力,以智慧为桨,为海岛学子铺设未来之路。
在教育的田野上,梁海洪就是辛勤的园丁。作为小学语文老师,他深入钻研教学艺术,积极探索教育真谛,为学生搭建探索知识的桥梁。他的课堂总是充满欢声笑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茁壮成长。他鼓励学生多读书、多思考、多实践,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梁海洪的努力,得到了学生与家长的广泛认可。在他的悉心指导下,一批又一批学生走出海岛,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然而,他并未止步于个人的教学成就,而是秉持先进理念,强化教学管理,注重榜样引领,善用现代信息技术,将海岛的文化、自然、历史等资源融入学校教育,打造独具魅力的海岛学校。
为了改变海岛教育的落后面貌,梁海洪跨渔排、走乡村,用真挚情感与生动实例,唤醒大家对子女教育的重视。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川岛镇中心小学的教学质量显著提升,岛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明显提高,都安心地让孩子留在岛上接受优质教育。
面对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困难,梁海洪时刻关心,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他深知,只有让教师无后顾之忧,才能全身心地投入教育事业。同时,他积极为青年教师提供成长机会,鼓励他们参加培训和学习,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在他的指导下,一批又一批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成为海岛教育的中坚力量。此外,梁海洪也以身作则,做好各项工作,以无私奉献的精神感染其他教师,成为他们学习的榜样。
二十八载教育生涯,让梁海洪收获众多荣誉,成为乡村教育的楷模。他的事迹激励人心,成为年轻教师的引路动力。在他的引领下,川岛镇中心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升,连续多年获得“台山市年度教育教学综合评价优秀奖”,并被评为“台山市优秀学校”。
梁海洪用自己的坚守和奉献诠释了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和担当,为海岛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也期盼未来能继续引领更多教师投身海岛教育事业,挖掘海岛独特资源并将其融入教育理念、课程设置与校园文化之中,为海岛的孩子提供优质教育。
全国优秀教师
新会一中附属凤山湖中学办公室副主任、初中数学高级教师杨先富
满腔热血育英才
杨先富身上的标签有很多:他既是新会一中附属凤山湖中学办公室副主任、初中数学高级教师,也是共产党员、归国华侨子弟。
25年来,杨先富长期坚守教育教学的第一线。精研教法,在多年教学实践中形成高效的教学方法;寓教于乐,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收效良好;倡导养成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以德育为先,育人为本,教育教学成绩优秀。
“全国优秀教师”“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江门市优秀教师”“新会区优秀教师”……杨先富拿到了许多荣誉,但他见到记者的第一句话是“我只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平凡的工作”。这不仅仅只是一个谦逊的话语,而且是杨先富对教育事业真挚的热爱和无私的奉献。
作为归国华侨子弟,杨先富儿时跟随父母从异国他乡回到了祖国怀抱。“从小,我就从父母身上学到了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更明白了教育对于个人成长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因此,我立志成为一名教师,用知识的光芒照亮学生的未来之路。”杨先富说。
有志者事竟成。杨先富成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始终秉持着“以学生为中心,用心教书,用爱育人”的理念,既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又做学生学习的陪伴者,满腔热血育英才。
在杨先富心中,他始终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个人特长和梦想。作为教师,他的责任就是发现并挖掘他们的潜能,引导他们走向成功的道路。因此,他特别注重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倾听他们的想法和困惑。
杨先富也深知教育是一项需要不断创新的事业。为此,他勤练专业基本功,精心研究教材,提高教学效果。课堂上,他把平淡的知识讲透彻、讲出新意,学生愿意听、容易接受。多年来,他任教的班级成绩均居镇校前列。他参与学校的教学改革,所编制的讲学稿深受好评,主持的广东教育学会规划课题《讲学稿课堂模式下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已经结题;参加广东省乡村骨干教师能力高端研修班(初中数学)学习,跟岗广东省名教师温晖工作室学习,撰写的论文和编制的教学设计获得了不少奖项;他在广州市第二中学的示范课例,被评为优质课。
“我相信,只有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需求,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杨先富自信地说。
奋斗在教育强国的路上,杨先富未有丝毫懈怠。展望未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依旧是他清晰而笃定的教育教学方向。
“‘全国优秀教师’不仅是我个人的荣誉,也是我们教师团队的荣誉。”杨先富表示,他将继续坚守教育岗位,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信念投入教育事业,为培养更多优秀的下一代而不懈奋斗,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江门市技师学院智能制造学科组组长吴恩来
营造“人人皆可成才”氛围
从一名技校生到成为江门技工教育领域的名师,江门市技师学院智能制造学科组组长、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吴恩来每一步都走得十分踏实。年仅32岁的他,已成功收获全国技术能手、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广东省职工经济技术创新能手等大批荣誉。
在技工院校的生源中,大部分是没有考入普通高中的学生,相较而言,他们的学习基础相对薄弱。吴恩来认为,让学生重树自信心,营造“人人皆可成才”的氛围十分重要。
李德铭曾是吴恩来的学生,学生时期曾获省级技能竞赛第一名。几年前,学而优则教的他留校任教,和吴恩来成了同事。“吴老师经常传递‘学习技能必须与时俱进,细节决定成败’的思想。我还记得几年前备战全省技能竞赛时,在吴老师的指导下,我和队友在短短几个月内,从零开始学习编程,整个过程很艰辛但却收获满满。”李德铭表示。
学生想要通过学习技能改变人生,必须贴近一线,成为社会需要的人,这是吴恩来一直深谙的道理。成为工作室带头人后,吴恩来充分利用工作室的平台资源,把课堂“搬”进工厂,把工厂“装”入课堂。比如,吴恩来在工厂调研学习中发现,工厂还在通过人手进行焊接,生产质量参差不齐,效率也不高,于是便主动提出带领学生进厂改造产能,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
近年来,吴恩来开展校企合作产学研项目15项,获实用新型专利6项,获企业研发资助达30万元;通过“传帮带”培养名师弟子80多人,青年教师6人,培训企业技术骨干294人。
以赛促学,以赛促练。江门市技师学院是一个技能竞赛氛围十分浓厚的大集体,吴恩来在学生时期曾获省级技能竞赛第一名,任教后还获得国家级技能竞赛第二名。“正是因为我曾经通过参加技能竞赛改变了命运,所以一直努力帮助更多学生通过技能竞赛改变命运。”吴恩来说。
“当年,我走进竞赛赛场后发现,技能考查点细小而琐碎,很容易失分。例如,竞赛设置了详细的专业技术规范标准,包括机械上的每一条扎带与扎带之间距离必须严格控制在5厘米以内、电线的装配不能露出一点铜线等。不过,在吴老师的指导下,面对严格的竞赛标准,我和队友处变不惊,最终收获全省第一。”吴恩来的学生廖浩怡说。
近年来,吴恩来指导师生参加职业技能竞赛,2人获全国技能竞赛第一名,14人次获省级技能竞赛第一名。“新时代青年走好成才之路需要掌握和践行六大要领:理想、学习、专攻、创造、勤奋、立德。看准一件事,就要专心致志、精益求精、心无旁骛地努力做下去。”谈及未来,吴恩来表示,他会遵循以上原则,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劳动精神,为江门培养更多优秀的高技能人才。
恩平市君堂镇中心小学党总支书记曾飞鹏
为乡村孩子开启“学习之门”
他躬耕教坛31年,依然保持着对教育真挚的热爱和朴素的情怀;他坚守乡村教育,将具有本土特色的校园文化融入学校常规课程教育,培养学生个性化发展;他爱生如子,切实为乡村孩子解决上学期间遇到的难题。他就是恩平市君堂镇中心小学党总支书记曾飞鹏。
出生在乡村的曾飞鹏,在1993年7月参加工作后,毅然选择回到农村当教师,一直在扎根山区小学。31年如一日,他坚守农村教育的沃土,为乡村孩子开启了多彩的“学习之门”。
作为恩平市君堂镇中心小学的“领头人”,曾飞鹏挑起重担,以党建工作为抓手,发挥辐射引领作用。他积极实施党建工作与品牌创建有效融合,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他以创建教育系统党建示范学校为抓手,借助党建工作室积极打造农村学校品牌。
“君子谦谦,堂堂正正”“大道至简,江海之学”“均和安雅”……作为君堂镇小学教办主任,曾飞鹏从校名中获得灵感,先后为君堂镇中心小学、君堂镇大江中心小学、均安学校提炼校园文化,助力学校个性化发展。比如,推动君堂镇中心小学以“君子谦谦,堂堂正正”为核心打造君子文化,精心设计文化墙、礼园等校园景观,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具有“君子”气息,并借助引进省级非遗项目“茶坑石雕刻技艺”、恩平市非遗项目“婚庆礼饼”和“土法黑豆沙制作技艺”,开设石雕兴趣班和烹饪兴趣班。
此外,他还推动党建工作与学校内涵有机融合。2021年,曾飞鹏带领君堂镇中心小学以劳动实践为引领,开发学生劳动实践基地;推动君堂镇大江中心小学开设“粽园”劳动实践基地和“粽”体验室,帮助学生形成劳动价值观。
“太好了,我们乘坐定制公交车开学咯!”9月2日是恩平市各中小学生开学的日子,君堂镇大江中心小学部分学生们乘坐“定制公交车”,快乐迎接新学期。据了解,君堂镇大江中心小学学生居住地分布较广,部分学生上学路程较远,交通不便,家长接送困难,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为从源头上解决家长接送子女的困难,曾飞鹏与恩平市恒顺公交公司为居住地较为偏远的学生开通“定制公交”专线,解决他们的上学难问题。2021年以来,先后开通16条客运专线,帮助500多名学生实现从家门口到校门口的“点对点”接送,保障学生平安回家。
面对均安学校附近缺乏停车场地,每逢上学、放学时间,校门口经常交通堵塞的问题,曾飞鹏与君堂镇干部多次到现场调研,推动闲置鱼塘改建成安全接送区,方便家长接送孩子。
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
江海区景贤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莫斯汝
办有温度的学校
“亲爱的孩子们,新学期开始了,希望你们能够带着好奇心和求知欲,勇敢地探索未知,要有创新精神,勇于突破,做自己的勇士,让新的学年充满可能性!”9月2日,江海区景贤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莫斯汝在开学典礼上对学生如是说道。
1999年9月,莫斯汝怀揣着教书育人的梦想,第一次站上讲台。从普通教师到学校校长,从一所学校的校长到江海区景贤小学教育集团的总校长,莫斯汝一步一个脚印,始终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发扬不待扬鞭自奋蹄的“开荒牛”精神,不断突破自我,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全市首个实施“双班主任制”、创新推出“MLW”数智教育模式、建成全区第一个自助借阅绘本吧、定制了全区第一个红领巾积分兑换柜、第一块电子班牌、第一个朗读亭、第一支点阵笔……莫斯汝先后担任天鹅湾小学校长和江海区景贤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在任期内全力推动两所学校成为地区有影响力的品牌学校,教学质量和综合实力跃居全市前列。“一路走来,每一次的创新改革都充满挑战,但这是推动学校适应新时代信息化飞速发展的必经之路。”莫斯汝表示。
“我和同事们一起开发了全区第一个数智劳动平台、第一个数字德育评价体系,将数字化、人工智能技术融入日常教学和学校管理,对学校发展起到了积极影响和巨大的推动作用。”近年来,在莫斯汝的引领下,江海区景贤小学致力建设智慧校园,成为“数智”教育先行者,打造了学校教育数字化转型“江海样板”。该校充分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服务教育教学,利用数据模型对学校常规、教育教学及师生成长进行高效的智能化管理。该校“‘数智’劳动教育实践共同体”项目还成功入选教育部2022年度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项目名单,是全国唯一一个入选的基础教育类项目。
今年9月,江海区景贤小学(北校区)正式启用,江海区景贤小学进入“一校两区,南北比翼,协同发展”的新阶段。万里星途,乘风启航,莫斯汝初心从未改变:“我理想中的学校,应该是一所看得见笑脸和未来,闻得见书香和花香的学校。孩子阳光自信,拥有坚韧不拔的勇气,拥有勇于创新的思维,拥有推动社会进步和家国情怀的责任心。我将乘着新时代的东风,加满油、把稳舵、鼓足劲,办有温度的学校,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有温暖,让教育成为亮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