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下午,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在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刘小明、民航局副局长李健、国铁集团副总经理李文新、国家卫健委疾控局负责人贺青华介绍春运返程疫情防控工作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刘小明表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当前疫情防控情况下春运返程问题,在2月12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强调,人口流入大省大市要按照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要求,加强对返程人员的健康监测,做好交通工具场站消毒通风等工作,切实做好防控工作。交通运输部认真贯彻、科学谋划错峰返程和疫情防控工作。
春运历时40天,节前15天,节后25天,今年是近6年最早的春运,学生流与探亲流相互叠加,节前客流基本和往年规律一致。节前(1月10日至24日)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共发送旅客11.43亿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2.0%;日均7622万人次,峰值出现在1月22日的腊月二十八,达到了8453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2.0%和1.2%。节后随着疫情的变化,防控形势严峻复杂,节后返程客流大幅下降,没有出现明显的返程高峰。据统计,截至2月14日,节后(1月25日至2月14日)全国共发送旅客2.83亿人次、日均1348万人次,同比分别下降82.3%,仅为往年春运客流的六分之一。
从客流类型看,未来一段时间,主要是农民工返岗和学生返校客流,公务商务客流较少、旅游客流很少。预计2月底前客流以农民工返岗流为主。综合判断,农民工返程客运量约为3亿人次,到目前已经返程约8000万人次,到2月底将要返程约1.2亿人次,3月以后返程约1亿多人次。预测待返校的学生客运量约为1亿人次,学生返程时间将根据开学时间确定。
刘小明特别强调,虽然今年春运返程没有传统意义上的高峰,但统筹好疫情防控和运输服务安全是新的大考,为此,下一步,交通运输部将从四方面入手开展工作,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和返程运输保障工作。
一是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工作举措,认真做好客运场站和交通运输工具消毒、通风、卫生清洁工作,加强一线从业人员安全防护,坚决遏制病毒通过交通运输工具传播。组织企业做好乘客信息采集和信息安全工作,保障旅客信息可追溯。二是统筹做好优化运力和班次安排,加大运力、场站、人员等投入,保障返程客流需求。严格控制交通运输工具上座率,推广四川省农民工返岗“春风行动”经验做法,开展“点对点、一站式”直达运输服务。降低乘客在途交叉传染风险。指导各地稳妥有序恢复城市公交、客运班线等交通运输服务。三是持续加大春运安全监管和隐患整治力度,加强雨雪冰冻天气下的应急运输管理,全力保障旅客出行安全。四是密切关注疫情变化情况,持续加强对旅客流量的监测分析,适时调整运力安排,有效满足人民群众出行需求。
以下为答记者问环节文字实录↓↓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刘部长介绍了今年的返程没有传统意义上的高峰,但是现在也有专家分析,会有比较集中的客流。所以想请您具体介绍一下,接下来这段时间大概还会有多少人返岗,主要是哪些群体?
刘小明:综合研判,受疫情的影响,今年的春运返程不会出现传统意义上的高峰,目前的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从今年的大年初一到2月14日(正月二十一),全国共发送旅客2.83亿人次,日均为1348万人次,这些客流绝大部分是返程的探亲客流和一部分返岗的农民工。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82.3%。
李健:受疫情的影响,民航客流量大幅下降,从1月25日至2月14日,民航日均运输旅客47万人次,是去年同期的1/4。按照国家联防联控统一部署,为了有效减少人员的出行,民航局从1月21日开始,连续四次发布免费退票的政策。据统计,截至目前,中外航空公司共办理退票超过2000万张,票面金额超过200亿元。
李文新:党中央、国务院对于节后实施错峰返程,降低疫情传播风险,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措施,现在已经取得显著成效。原来预计春运节后的铁路客流是2.8亿人次,日均是1120万人次。但是实际情况是,到2月14日为止,节后累计发送不到4000万人次,日均184万人次,同比下降83%。从2月11日起,铁路发送旅客已经连续4天低于100万人次,累计退票达到1.15亿万张。所以,我们经过研判认为,近期铁路不会出现返程的客流高峰。
从客流结构分析来看,铁路节后返程客流主要由五部分组成:一是商务差旅;二是旅游流;三是探亲流;四是学生流;五是务工客流。其中,商务和差旅客流大幅下降,旅游流近期也不会集中出行,探亲客流已经基本返回,学生客流,一方面不少省市已经宣布2月底以前不开学,所以这一部分客流和务工客流不会叠加。另一方面,实施错峰、错区域和错层次开学,学生返校也不会形成集中客流。占我们预测总客流量20%的务工客流,就成了节后返程客流的主要组成部分。我们预计,节后务工客流一共是5600万人次,其中2900万人已经返程,目前待出行的还有2700万人。由于各地企业错时复工复产,这部分旅客将陆续分散出行,也不会形成客流高峰。 从车票预售情况看,从现在到2月底,最高峰日售票量不超过100万张,与去年同期相比,不到1/10,这也意味着铁路客流将继续维持低位运行,不会形成客流高峰。
对于返程运输,铁路部门也做了充的准备。精准安排错峰返程运力,实行分散售票策略,不卖无座票,实施隔座售票,将客座率控制在50%左右。现在的客座能力最大的是800万一天,如果按照50%的客座率,至少能够满足日均400万人次出行,而目前旅客出行的需求在100万以内,对于输入和输出地比较集中的务工团体客流,还可以组织专列或者包车形式,确保有序错峰返程。
李文新:铁路部门已经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科学有效的发热旅客应急处置流程。为应对疫情需要,我们每一趟列车上都预留了一定的席位作为临时隔离区,满足应急需要。在列车上,如果发现发热旅客,列车工作人员将立即对其进行隔离,按照车上发现发热病人处置程序进行处理,及时将发热旅客下交前方有留验站的车站,移交地方防疫部门,进一步开展医学筛查和治疗。对于发热旅客活动区域,进行应急性消毒,列车到达终点后,再进行全面的终末消毒。经过筛查,如果发热旅客为确诊或者疑似病人,我们将第一时间向地方政府防疫部门,通报密切接触者的信息,便于查找。
李健:虽然复工复产暂时不会带来客流的高峰,但根据防控工作的新要求、新特点,我们继续深化原有的措施。首先是加强对客流的监控,随时做好运力调整。将实施航班调整的便利化措施,部署相关的航空公司对旅客订座实施监控,一旦客座率比较高的,将调换大机型或增加航班,降低病毒传播的风险。第二是防控结合。一方面是“坚决防”。对进出机场的全部旅客进行体温检测,应查尽查。同时对于发热旅客及时处置。各航空公司也加强国内航班旅客的信息收集,在值机、登机各个环节配备了体温检测和医疗应急设施设备,尽最大努力避免把病毒带进机场、带上飞机。另一方面做到“精细控”。各运输机场加强通风消毒,结合航站楼的结构、布局和当地的气候,采取切实可行的通风、通气措施,航空公司做好航空器空调系统的检测和清洁,加强检测的频次,及时更换关键部件,确保客舱的空气清洁。同时,在客舱里设置相对独立的“留观区”,分散安排旅客座位等精细化措施,不让机场和飞机客舱作为病毒传播的渠道。另外,对于机上发热的旅客,我们还专门制定了技术指南。客舱乘务员都是经过专门训练,航班上同时配备了机载防疫包等相关设备,如遇发热旅客,乘务员将按照程序及时处置。对航空器的终末消毒,就是航班结束后要彻底消毒,包括座位等等,这些都要依照相关程序来做消毒工作。我们还专门研制了机上专用消毒剂,既能有效杀灭病毒,又能满足飞机适航要求,防止飞机损伤。以上技术指南,我们近期还将发布英文版,供外国的航空公司和机组参考,同时也欢迎大家对指南提出宝贵的意见。
贺青华:刚才讲到乘客在乘坐火车、飞机这些交通工具过程中出现发热,首先要把发热病人进行隔离,除了采取隔离措施外,我们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要把所有密切接触者进行登记,因为有乘客出现了症状,密切接触者如不进行登记,他一走可能出现症状,也许两三天以后出现症状,登记以后,对于这些密切接触者,要告诉他们一旦出现情况应该怎么办,找谁办,要跟他们把这个事情讲清楚。交通工具的密切接触者怎么判定,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的防控方案第四版讲的很清楚,比如在密闭的交通工具中,如高铁密闭环境下,病例所在的整节车厢都应该作为密切接触者,但是登记时并不要求实施全部14天的隔离,要进行健康指引,告诉他们一旦发现情况以后应该采取及时就医等相关措施。刚才讲到对飞机机舱和火车车厢里面如果发现病人,飞机和火车的消毒问题,国家卫生健康委制定了不同类型的交通工具的消毒操作技术指南,讲得很具体,应当怎么消毒,用什么消毒剂消毒,多长时间做一次。
深圳卫视记者:随着企业的复工,大量返程的员工会密集集中乘坐各种交通工具,这样会不可避免的造成他们之间的亲密接触。我们在这块如何做到有效的防控?
贺青华:大家通过铁路、公路、飞机返回各自的学校、返回各自的工作岗位前,首先要对自己的健康状况进行判断,你之前是不是感冒发烧了,有没有健康上的不允许。如果健康状况允许的话,你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建议戴口罩,要注意个人卫生,比如手卫生,另外咳嗽时要适当地采取一些防护措施,也不要随地吐痰。一旦在你交通旅行过程中发现有其他乘客发生了咳嗽或其他症状的时候,要密切配合司乘人员做好登记,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这是为你好,也是为大家好。一旦这个旅客被确诊了,你作为密切接触者应当马上进行14天隔离,如果登记的信息不全,就找不到你,这是对你自己健康的不负责,也是对你家人和朋友的不负责。还有一个方面,就是对司乘人员,也要做好健康保护,需要戴上口罩,无论乘客也好,乘务人员也好,一般的医用口罩就可以了,没有必要戴N95口罩。同时戴上手套,因为要经常做擦洗的工作,戴上手套,定期进行消毒。发现乘客留下了一些痰液、卫生间的污物等,要及时进行清洗和消毒,通过这些工作可以有效防止病毒通过交通工具造成传播。
刘小明:我做个补充,刚才贺局长讲的非常好,特别是对个人的防护,提了明确的要求,既是保护自己,也是保护其他的旅客。针对返程客流的情况,交通运输部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科学防控、精准施策的重要指示精神,会同人社、卫健、公安、铁路、民航等部门,同舟共济,联防联控,部门协同,部省联动,政企合作,统筹做好返程客流运输和疫情的防控工作。具体讲有五项措施,加上刚才贺局长讲的个人这一块,就是六项。一是做好交通场站和交通运输工具的消毒、通风、卫生清洁工作,加强乘客的体温检测。二是严格控制交通运输工具客座率。春运期间,长途客运班车、班轮和农民工包车客座率原则上不超过50%,为乘客隔位、分散就座以及在交通工具的后排区域设置途中留观区域创造条件。三是做好乘客信息的登记溯源工作,采集道路、水路客运乘客身份证件信息和联系电话,按照班次分类收集,及时转交给卫健部门。我们还在综合交通出行大数据开放云平台上线了道路客运乘客信息登记系统,免费供道路客运企业使用。四是积极开展农民工返岗包车运输。交通运输部2月7日印发通知,推广四川省的经验,对劳务输出大省和外地人员聚集的地区,加强运输组织,错峰返程,发送“点对点”直达包车,免收高速公路通行费并保障优先便捷出行,从而实现出发有组织、健康有监测,运输有保障、运达有交接、全程可追溯。目前,四川、山东、福建、浙江等省份的地方政府积极组织开展农民工“点对点”运输服务。截至2月14日,累计帮助2.6万名农民工返回工作岗位。五是加强交通运输一线从业人员自身的防护,避免交叉感染。目前,春运返程正在持续,疫情防控任务依然艰巨,复工返岗运输保障工作刻不容缓。交通运输部将和各有关方面一道,强化协同配合,强化在途防疫措施,为大家复工复产、返岗提供安全便捷的运输保障服务。
李健:其实刚才前面已经提到了一些。民航大概有几个措施:一是控总量。二是全程温度检测。包括进机场、登机、在机上。三是所有场所,包括飞机、旅客经过的通道,都要进行消毒。飞机上的高效过滤器等重要部件,增加检测频次、及时更换。四是特别加强对包括安检、乘务等一线从业人员自身防护的措施,这既是保护自己,也是保护旅客。五是在飞机上设置了“留观区”,如果遇到发热病人,可根据机组的安排,坐到留观区。最后,要对“留观区”进行重点消毒,对飞机做终端消毒。这有一整套的技术操作指南。最后,我还想说,请旅客放心。民航局将按照国务院提出的“科学、认真、冷静”的原则,在满足人民群众出行的同时,继续做好相关的防疫工作。
李文新:我们铁路系统结合实际,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做好返程疫情防控工作。第一,最大限度避免旅客聚集,从旅客买票、进站、乘车、出站,全流程减少旅客聚集,尽量分散。第二,强化发热旅客筛查和应急处置。目前我们已经下交车上发热旅客502趟次596人。第三,加强站车通风、消毒、保洁工作。第四,加强铁路职工自身健康防护。因为铁路职工在一线,直接服务旅客,所以对自身防护,我们严格按照标准落实。对于职工出乘、退乘,每次要进行体温检测,对于超过37.3度的,暂停上岗。借这个机会,也呼吁广大旅客在返程途中做好个人防护,配合测量体温,戴口罩、少走动,共同营造良好的乘车环境,齐心协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日本读卖新闻记者:2月14日北京市政府公布所有的返京人员到京后需要居家观察,对外国人来说,也有从日本回来的人,北京市所说的所有返京人员是否也包括从外国回来的人在内?
贺青华:我也关注到北京市出台了这个政策,对所有返回北京的人员要求居家14天观察。我想这个政策是北京市根据本地疫情防控工作的需要出台的,因为返程人员途经的情况不清楚,从北京防控疫情的情况来讲,北京市出台这个政策有相关的考虑。
香港中评社记者:有媒体认为,中国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现在正处在关键期,春运的返程又会不可避免地带来人流的聚集。请问,如何防止疫情通过交通运输工具传播,并且降低客流输入地区的输入性风险?
贺青华:如何防止通过交通工具传播疫情,有两个方面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