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供销社紧紧围绕粮食安全“国之大者”,立足“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不断做优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大力破解种粮劳动力短缺、单家独户生产成本高等问题,着力保障粮食生产扩面积、增产量、提效益,实现农户增产又增收、农事省心又省力。
产前推广绿色农资提升生产质量。为引导农民科学施肥用药,推动实现农业绿色生产,依托全系统424个基层农资经营服务网点,搭建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重点、村级为终端的农资服务网络,由社有农资企业集中统一向上游农资供应商批量采购新型增效肥料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全系统内绿色农资销售均价低于市价5%。通过“龙头企业+县域服务平台+乡镇实体服务站+村助理+农户”服务模式,实现县域绿色农资供应24小时响应和2小时送达。2023年1-10月全市系统化肥、农药、农膜等绿色农资销售额40.97亿元,同比增长4.21%;实施面源污染防控面积14.8万亩,每亩减少农药包装废弃物180克、减少农药使用量850克。
产中全程服务解放农村劳力。为有效破解耕种效益低、土地撂荒等难题,全市系统4家农技服务公司将水稻生产托管服务由病虫害统防统治、肥料统配统施等单一环节拓展至耙田、机插、收割等全过程,通过机械化、规模化种植管理,托管服务耕地亩均可多挽回粮食损失30-50公斤、节本增收120-150元,解决“谁来种地”“地怎么种”问题,有效避免了农田“非粮化”“非农化”的倾向。2023年1-10月全市系统土地托管面积25.64万亩;开展撂荒耕地整治改造、复耕复种撂8600多亩,亩产700斤。
产后补齐短板保障种粮收益。为解决水稻收割后因晾晒场地受限、阴雨高温天气导致稻谷霉变、变质,以及大米附加值低、农民种粮收益不高等问题,在全市范围内建成稻谷烘干中心3个、加工中心4个,实现日烘干量230吨、加工精制米30吨;加强与规模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合作,实行统一品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农资供应渠道、统一订单收购,打造了台山“农家康”、恩平“山泉小稻”、开平“十里溪”等大米品牌,大米均价较市场提高30%以上。